与新教材一起成长

时间:2022-07-23 10:14:59

与新教材一起成长

【摘 要】参与了新一轮课改的我,对课程改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以积极的态度、思变求变,认真学习,努力实践。近一年的辛勤耕耘,有困惑有惊喜,有失落也有获得。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丢掉“师者为先”的想法,与每一位学生平等相处,变讲为主的“一言堂”为开放、民主的学堂,就能够以饱满的激情,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在热烈的讨论中,和学生一起学习,和学生一同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教育

一、读读玩玩,当快乐王子

一年级学生有好玩、好动的特点,把阅读教学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可以让他们在读读玩玩中感悟语言,理解教材。例如在教授《影子》一文时,在学生通过阅读对课文内容有所认识后,组织学生在太阳底下做“踩影子”游戏,学生在游戏中真切地体会到了影子与太阳的位置关系以及影子对光源的依赖关系。这一开放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积极性。

二、读读画画,当小画家

形象思维是小学生的主要思维形式。小学生喜欢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将语言还原为画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条件。例如学习《四季》一文,在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四季的特征后,让他们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季节。学生通过画画,加深了对四季特征的认识,也在感悟语言的同时获得了再创造的机会,使自己的个性在绘画中得到张扬。

三、读读演演,当小演员

一年级新课程教材中许多课文的人物形象鲜明,场面生动有趣,如果把课文编成课本剧,既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主动探求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表演能力。例如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让学生表演课本剧,通过扮演文中的角色,将自己对文中小动物的不同特点表演出来,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小动物脚的不同形状,而且能够在语言上受到感染,在情感上得到陶冶。

四、读读议议,当小畅想家

学生都有表达的愿望,都有交流思想的要求。他们通过阅读活动,总会有所认识,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启迪。在学生有交流的需要时,我为他们创造出了探讨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学习《荷叶圆圆》一文,在学生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让他们围绕“我会把荷叶当成什么呢?”这个议题展开讨论,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讨论交流。可以充分发表个人的见解,体现出学习活动中的主人翁精神。

五、读读评评,当小评论家

我在每堂课上都为学生的口语能力提供了用武之地,“请大家仔细听,这位同学读得怎样”这是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请大家评一评刚才某学生读得怎样”这是指导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会给别人提看法。“你来读一读,能读得比他更有感情,声音更洪亮吗?”评读当中激发了口语交际的信心和口语技能的强化训练,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得到了升华。

总之,基础教育改革在语文课程实施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从课堂的主宰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学生一起在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里合作交流,平等对话,教学相长。我深感,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语文学习领域得以拓展,生与生、师与生在碰撞中开阔了视野,激活了思维。

参考文献

[1]吴忠豪.期盼语文课的美丽转身――从“教课文”到“教语文”[J].语文教学通讯.2011(06)

[2]沈国影.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华章.2011(11)

[3]郑国民著.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关注学生个性差异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下一篇:高职院校学生爱心意识的现状及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