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正在验证变革转型的力量

时间:2022-07-23 09:22:25

IBM正在验证变革转型的力量

在98年的成长历程中,IBM一直处于变革当中。今天,这个“蓝色巨人”早已不是刚成立时从事计时器和搅肉机业务的公司,而是一家享誉全球的咨询服务巨头。那么,IBM是如何做到今天这一步的

蓝色巨人IBM的每一次变革和转型都会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因为它无论是一大步还是一小步,都将带动社会的进步。从电子商务到随需应变,从随需应变到智慧的地球……

2008年,IBM营收1036亿美元,只比上一年微增5%,而利润却高达123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8%,毛利达到44%,在美国最赚钱的500家大企业排名中,从上一年第14上升到第8。6年前帕米沙诺出任CEO,大手笔花去500亿美元进行并购和研发,目的只有一个,就是IBM开始转型服务。IBM转型之初,外界和IBM普通员工都不能完全理解服务的核心,但今天人们清楚地看到IBM的服务正围绕“智慧的地球”展开。

为了让智慧的地球更好地在中国落地,2009年8月3日,IBM在北京高调成立“IBM中国分析决策创新中心”。其主要职能是,作为其全球分析决策创新中心网络的一部分,解决全球尤其是中国市场对于先进分析能力不断增长的需求,利用数据帮助客户建立智慧的商业系统,以进一步完善商业决策。

在IBM刚刚成立的中国分析决策创新中心办公室,《IT时代周刊》记者和路透社记者一起,与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总裁范克安进行了对话。

满头银发的范克安、是一位充满了睿智的管理者,他在IBM已经工作了32年。在他担任IBM亚太区负责人的时候,曾在上海居住一年,对中国市场有着深深的认识。

变革源自客户

《IT时代周刊》:IBM从十几年前就开始向服务转型。终于在今天让业界明白IBM服务转型的最终目标是“智慧的地球”。作为一位服务IBM公司32年的管理者,您对mM的转型是怎么思考的?

范克安:对于IBM来说,转变是唯一不变的一项原则。IBM的核心能力就是变革的能力。2011年,IBM公司就有100年的历史了,可谁会想到这样的百年老店最开始从事的是低技术的计时器和搅肉机业务?后来,IBM还做了一系列其他的转变,比如说有一段时间做了记分卡和打卡表业务,后来还做了个人电脑业务……从IBM的历史上来看,变革是不变的真理。

《IT时代周刊》:IBM要想改变世界,它首先就要改变自己。IBM怎么改变自己的?在转型所进行的收购中,IBM花费了多少资金?

范克安:IBM的每一次改变,都缘于感受到了客户需求的变化,反过来也促使自身进行变革。在过去的5年里,IBM主要围绕服务、解决方案、服务软件来进行转型。现在,IBM有80%的收入、90%的利润都是来自于软件和服务。在过去的五六年时间中,IBM收购了60家公司,耗资达到了200亿美元。2002年,IBM收购了普华永道的咨询部门,获得了很强的咨询能力。去年又收购了CONGOS公司,现在IBM还要收购一家分析软件公司……

《IT时代周刊》:持续的并购给IBM带来了哪些变化?

范克安:通过一系列的并购使IBM增加了软件、服务、解决方案的能力。如果没有这些能力,就不可能实现“智慧的地球”,只有拥有了这些能力,IBM才能提出“智慧的地球”概念。现在,IBM想用自己独特的能力来解决客户、企业、社会、政府等面临的复杂问题。这也是IBM的业务模式。

咨询服务市场诱人

《IT时代周刊》:咨询服务,欧美市场很好做,而在中国市场上,并不是特别的顺利,IBM的服务部门、咨询部门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与IBM整体的收入相比,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您怎么看中国市场?

范克安:我特别热爱中国市场。我觉得中国的IT市场其实是在延续非常规的模式进行发展。当前的经济环境对企业和政府来说,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但对咨询行业来说,反而出现了更多的机会。

现在有很多公司要提高生产力,要进行全球竞争,要变成世界级的企业,这时候就要加大对咨询业务的需求。他们需要IBM帮助他们提供一些实时的服务和转型项目的服务。因此,我对中国服务业市场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中国政府正在支持中国软件服务行业的发展,对IBM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现在,IBM正在为中国和全球的客户进行服务。

《IT时代用刊》:现在在中国成立分析决策创新中心,这时IBM来说,有何积极作用?对中国企业来说,又能获得怎样的帮助?该分析决策创新中心除了支持中国的客户外,是否还支持其他的客户?

范克安:IBM建立中国分析决策创新中心,主要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将来,该中心将由现在的300人发展到600人。为中国政府和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利用“智慧的地球”来创造更多的机会。

现阶段,IBM分析决策创新中心的首要使命是支持中国的客户。而且同,IBM在全球有6个创新中心,它们之间会有联系,进行共享。如果客户需要,也可以由这些创新中心来进行服务。

《IT时代周刊》:IBM提出“智慧的地球”战略,对中国客户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范克安:“智慧的地球”其实是把现在的实体世界进行数字化。对“智慧的地球”来说,里面一个主要的观念是城市的智慧化。中国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变成了很大的城市,怎样抓住机会变成智慧的城市呢?智慧的城市在很多方面要建立起社会系统,比如说公共服务、能源、电力、交通,在一起形成智慧的系统,这样才能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

现在,全球人口中有50%的人生活在城市里,到2050年会有70%的人,到2050年,这个数字会增长到60亿人。如果身处智慧的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平会得到很大的改善。而中国从现在到2050年会有100座新兴城市出现,会面临很大的压力。通过IBM提供的智慧的城市系统,可以改善城市的每一个方面,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改善。

智慧的地球面临挑战

《IT时代周刊》:现在,IBM怎样把“智慧的地球”这个概念落实到每一个行业去?

范克安:“智慧的地球”从最根源、最基本的层面来看代表的是变革。对于政府和企业来说,IBM认为他们都将转向智慧的地球。第一个原因是政府和企业都在致力于变革。比如说智慧的电网,很多企业、电力行业所用的电网都已经有50年之久了,他们必须想变才行。第二,在实施新的技术、在应用新技术的时候,把现实的实体世界变得数字化的过程,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软件能力和整合能力,如果没有这些能力会遇到很多的障碍,IBM公司有能力来帮助公司、企业和政府了解、实施,并且整合他们已有的资产。第三,实施智慧的城市、智慧的电力、智慧的交通……需要各部门联合。对企业和政府来说,必须要打破自己和企业之间的孤岛,通过联合运营来实施新的技术、接受新方法。现在看来,技术不是问题,需要的是能够了解这些技术、实施这些技术、整合这些技术。

《IT时代周刊》:对IBM来说,实施“智慧的地球”将面临哪些挑战?

范克安:面临的问题主要来自于文化方面、治理方面和变革接受程度方面,以及跨部门实施方面。在这些过程中,IBM的咨询部门将大有作为。

IBM咨询部门有三千名员工负责对战略、变革管理、治理和助力客户转型等方面进行咨询。而且在这个三千人的战略和转型团队中,有一个小的团队专门为IBM公司自己转型提供服务,在这里我们学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识,然后我们再把它应用到别的客户身上。

上一篇:全球代工巨头不敌寒冬伟创力关闭常州工厂在即 下一篇:模式之变撬开手机应用“天花板” 才解渠道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