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指导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信息采集与运用

时间:2022-07-23 04:42:09

职业指导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信息采集与运用

[摘 要]职业信息的采集与分析,是高校职业指导的重要环节,是有效开展职业指导的前提。本文通过研究职业信息的涵义,分析在就业指导视角下其对大学生就业的意义,针对当前职业信息采集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搭建完善的信息平台、拓展信息采集渠道及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构建完善的职业信息服务体系,进行有效职业指导,促进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职业信息;采集;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2008至2012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分别为559万、611万、630万、660万和680万,这种井喷式的增长超出了社会就业容纳能力,加之受全球性经济危机、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和产能过剩等问题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职业信息是职业指导的基础,职业指导者获得的信息越广泛,信息的质量越高,职业指导的把握性就越大,成功率就越高[1]。信息时代,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必须多渠道做好职业信息采集工作,掌握大量、准确的职业信息,才能有效提升职业指导质量、促进大学生就业。

一、职业信息的涵义与作用

职业信息通常是指与个人职业生活相关的知识或资料,其范围十分广泛,既包括反映整个就业市场职业状况方面的资料,也包括反映特定职业的性质、任务、要求、待遇以及升迁机会等和职业密切相关的具体情况,同时还包括与职业资格有关的教育与培训方面的信息[2]。其在职业指导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一)职业信息是大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根据CIP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了解自我与认识工作世界是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在职业指导过程中,职业信息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对于即将迈入社会舞台的90后大学生群体,如何利用现有的职业信息引导他们树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价值观,是各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大学生了解自我兴趣、性格、价值观的基础上,利用职业信息引导他们探索工作世界,并通过生涯人物访谈、实习实践、参观学习等方式,进一步了解相关职业特点,不断完善职业信息,指导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决策,并完成职业生涯规划。

(二)职业信息是高校毕业生成功就业的重要依据

当前,谁能在第一时间拥有更广泛、有效的职业信息,谁就有可能找到专业对口、称心如意的工作,实现“人职匹配”。职业信息包括招聘单位的生产经营信息、产品信息、企业文化、企业环境、薪资待遇等,这些都是毕业生必须掌握的第一手信息。如果对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及职业需求信息占有量匮乏,将直接影响笔试、面试的效果及职业决策水平,继而使就业成功率大打折扣。不少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猴子掰玉米”的情况,有的甚至在毕业后与多家用人单位违约,这些均反映出其对职业信息了解不充分。

(三)职业信息为高校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依据

当前高校专业建设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学生专业技能学习方面,理论教学课程较多,实践教学内容相对不足,导致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欠缺,甚至造成学非所用,与社会实际的技能需要脱节。高校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对职业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将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细化,并将其应用到专业建设中,使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未来实际工作需要相吻合。高校应深入企业,与企业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就业部门应该与教务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及时将企业的需求信息增加到课程建设中,并定期邀请企业反馈人才培养需求。

二、当前职业信息采集与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做好高校毕业生职业信息采集工作,是建立畅通的就业渠道,保证毕业生学有所用的先决条件,而职业信息的应用,直接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职业信息的作用虽然被广泛认同,但许多高校的职业信息采集只是停留在招聘信息、相关政策传达等较低的层面上,没有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深的层次上开展职业信息采集,影响了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

(一)职业信息采集面窄

从大学生职业指导以及就业过程分析,职业信息的全面采集对于向大学生推荐就业岗位、促进和稳定就业、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等方面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当前,很多高校仅对职业信息中的需求信息重视,对学生在该单位发展空间、该单位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及所需专业技能等信息极少采集和处理,甚至往往只以提供了用人单位数量、岗位数量、需求人数的多少作为就业指导部门工作的考核指标,就业服务工作流于形式,忽略了大学生对这些用人单位信息的有效需求,继而影响其职业决策。为毕业生提供需求信息,大多数高校仍停留在职业信息数据库库建立的初级阶段,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解约率的上升。

(二)职业信息采集渠道窄

目前,大多数高校获取职业信息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渠道:一是用人单位主动来访、来电;二是用人单位在高校就业信息网、邮箱招聘信息;三是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寻求招聘信息;四是利用互联网主动筛选相关需求信息;五是上级主管部门提供企业需求信息。这五种途径在目前大学生就业供需失衡的情况下已经很难占据优势,高校普遍缺乏与各人才市场、人才中介机构、兄弟院校、职业招聘网站的联系,以共享和利用职业信息,形成双赢的合作机制。同时高校也因人力、物力受限,很少对录用本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进行定期回访,以致遗漏了不少用人单位上下游企业及整个行业的相关信息,未能做到多渠道收集职业信息。

三、完善职业信息采集工作的几点意见

(一)搭建完善的职业信息平台

高校应善于利用采集的职业信息积极搭建职业信息平台,加大职业信息的和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单位和机构掌握职业信息。搭建职业信息网络平台,一方面提供学校情况、专业设置、生源等信息,另一方面及时为企业招聘需求信息,实现学生和用人单位信息对称;建立职业信息资料室,开架陈列国家的就业政策文件以及与职业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各省(区)职业需求信息、用人单位情况介绍等各种资料,并不断充实、更新,以供学生查阅和了解;建立职业信息电子查询室,提供从中央到地方各类就业指导部门网站、主要企业网站、各大型招聘信息网等网址信息,方便学生及时查找了解最新职业信息;积极创新信息方式,善于利用校园职业信息公告栏、短信平台、QQ工作群、班级信息员等方式,实现职业信息多角度、多层面的传递。此外,职业指导老师也可以通过讲座、个别咨询、授课或网络方式将职业信息提供给学生。

(二)充分利用职业信息进行职业指导

职业信息全面准确的采集后,需要充分开展科学的职业指导工作,利用职业信息统计指标所反映出来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改变职业指导方式,适当采用预防性职业指导,加大为求职大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和解释的力度,为低年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出创造性的意见。比如,对于就业观迷茫、就业自信心不足的大学生,通过对该学生求职信息的分析,指出其观念上的误区,同时根据该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提供一些与其求职条件相符的就业案例,以更好地帮助其梳理就业观念;对于低年级大学生,通过引导其认识自我,探索工作世界,激发其就业主动性,进而增强其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

四、结语

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就业是关系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大事……要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2011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7.8%[3],2012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能否保持并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是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重要责任。职业信息的采集与应用,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一项长期而又细致的任务,高校应切实加强职业信息的采集工作,从实际出发,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内容丰富的职业信息并利用科学手段加以处理,建立应用职业信息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应用职业信息进行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瑞棋,杜艳辉.论职业信息采集与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2).

[2]林志桢.职业信息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的应用〔J〕.教育长廊,2009, (04).

上一篇:生活,因诚信而精彩 下一篇: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