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轻教师如何处理与学生亲疏关系的体会

时间:2022-07-23 03:24:08

关于年轻教师如何处理与学生亲疏关系的体会

年轻老师作为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不断为这棵参天大树注入活力,在繁茂的枝头绽放出鲜艳的花朵。年轻教师以其蓬勃的朝气和扎实的知识功底,正悄然改变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年轻意味着无限的精力,年轻代表着无尽的热情,年轻更代表着无穷的创造力。然而,在“年轻”这道令人炫目的光环下却也有着无法避免的不足和缺陷。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与成熟老师相比,与学生的年龄差距小得多,因而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往往能不费吹灰之力便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本来是作为年轻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一种优势,可是由于经验不足,这种“优势”往往因把握不当变成“劣势”。

从初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分析,此时学生还习惯于小学时的学习方式,这种惯性很自然被带到初中生活中。这时的学生依然对教师存在敬畏之心,尤其在初一学生中表现相当明显,这种敬畏通常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同时,此时学生正逐渐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迅速觉醒,渴望独立解决问题,希望教师能如朋友一般与自己相处。这个时期,学生处于一种非常矛盾的心理状态,表现为“自控力不足,但又渴望摆脱外界束缚”,“需要约束,又渴望平等”。此时学生处于能力现状与心理现状极不平衡的时期。

基于学生的现状,老师如何把握与学生的亲疏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如果教师与学生总是格格不入,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交流,极可能激起学生不满,放大学生的逆反心理的作用,增强其摆脱规则缚束的欲望,直接影响其行为习惯养成甚至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但相反,如果教师与学生一味的亲近,失去教师在学生心中应有的威严感,使学生忽略教师作为“导师”和“裁判员”的角色,则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制定的规则置若罔闻,使规则的执行力度大打折扣,同样不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所以把握好与学生的亲疏关系至关重要。

对年轻教师而言,最大的困难不是如何与学生亲近,而是如何与学生保持距离。年轻教师如何正确处理与学生的亲疏关系呢?

首先从思想上认清自己在与学生相处中的优势与弱点,尤其是弱点。无论从生活经历还是从语言习惯上来说都与学生有某些相近之处,因而与学生交流更为方便,更容易融入学生中间,形成一种亲密的师生关系。但相对的,与学生这种亲密的师生关系常常会使学生忽视教师的角色,以一种轻率的态度对待老师制定的规则,缺乏规则意识,造成教学过程实施不利。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做到心里有数才能,才能在实践中正确判断和处理。

其次,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应做到“交而不腻,严而不厉”。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不过分亲密,尤其不过多探讨教师的私人问题,使学生明确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不等同于亲密的朋友关系。同时坚持对学生严格要求,但严格不等于严苛,在管理中应注意人性化管理。总之一切以“公平公正”为原则,树立自己在学生心中“严而不威,宽而不纵”的形象。

最后,要注意的就是避免矫枉过正。不要由于害怕由于亲密而导致的不良后果便整天对学生过分交淡,如此只能适得其反。

以上是我对与学生交流中出现的问题的一点点反思与实践。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仍然有漫长职业旅程需要探索,希望我的探索与努力最终能化为教师事业这棵长青树上一朵散发着幽香的小花。

上一篇:主板 显卡 显示器 存储设备 下一篇:主体性视角的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