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要点控制及安全措施

时间:2022-07-23 03:17:26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要点控制及安全措施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蓬勃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外形要求越来越苛刻,对建筑物的构造要求越来越复杂,使建筑物更加的功能化、现代化。随之而来,超高层建筑及超层高建筑应运而生,目前,建筑工程高支模工艺施工已在工程上使用成熟,但是人们对其施工要点的控制还是有所欠缺,往往对其安全防范措施方面忽视,造成一些不必要且无法弥补的安全、质量事故,引起经济损失,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影响。本文笔者通过日常的工作经验简要谈一下在建筑施工中,高支模的施工要点的控制和与之有关的安全防范措施。

关键字: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要点;安全措施

1、概念

高支模系统及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模板支撑高度大于8米或跨度大于18米,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O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根据相关规定,高支模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畴,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编制施工方案,方案编制完成后,必须经施工单位组织有相应资格的人员进行专家论证,专家组应由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成。方案经专家组审查并出具书面意见,经施工单位修改,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在施工单位安全员的监督下实施。施工单位的人员不能作为专家组的成员,参加专家论证会的人员有: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及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安全员及相关人员。

高支模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模板支架的计算书及相关的验算报告,应急救援预案及相关的安全措施,支架的稳定性验算等。

2、材料的选用控制

为保证混凝土构件的成型率与良好的成型效果,在选用模板时,要采用正规厂家生产,刚度大的模板。在高支模系统中使用的钢管、扣件,材料员应该严格的把控质量关,保证进场的钢管、扣件符合相关的要求,标准。对于不合格的钢管扣件严禁使用,并坚决做退场处理。

在脚手架搭设以前,要充分研究设计图纸,选择脚手管的长度与建筑物层高相对应的管件,以方便施工,同样也有利于建筑物脚手架支撑系统的整体稳定性。要制定出支撑架的响应的标高调整方案。

3、模板支撑系统要点控制

3.1构造要点控制

高支模一般采用的内支撑方式是钢管脚手架, 钢管脚手架最大的优点就是灵活,方便。高支模的脚手架支撑,主要控制其扫地杆的位置是否正确,水平杆是否符合方案要求,立杆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尤其需要控制的是横纵两个方向的水平杆的数量及位置,在适当的部位加设剪刀撑。

3.2、安拆环节的要点控制

脚手架的立杆搭设时严禁直接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接头;当采用可调丝杠调节高度时,只允许脚手管的一端设置丝杠,并且只能设置在上方;用在脚手架支撑系统上的扣件,必须保证其完整性,不能有损坏的现象。在脚手架支撑系统的使用过程中还要严格关注沉降情况和局部变形情况,当上部增加荷载时,很多时候脚手架支撑系统会沉降和发生变形,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应提前想好措施,保证在可控的范围以内,要有对变形材料更换的相应措施。

在进行高支模模板拆除时,要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符合拆除的条件要求及相应的技术规范,并报监理工程师复验,审批允许拆模后,才可以实施拆除工作。在拆除以前还要充分考虑上层荷载对拆除层的影响。要严格遵照“后支设的模板先进行拆除,先支设的模板最后拆除,先拆除承重部分的模板,后拆除非承重部分的模板。”的原则进行拆除,拆除完毕后,应立即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拆下的模板不能随意的抛掷,要集中存放,运输。在拆除前,应由技术负责人向施工班组班组长做技术交底,在整个拆除过程中,应有安全员全程监督过程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拆除区域,并设置警戒线。

4、高支模施工关键程序控制

4.1专项方案论证程序要点

施工单位进行专家论证时,要严格遵照程序进行,论证后经过专家签字的方案,必须经建设单位负责人,施工单位签字后才能实施,严禁方案已经施工,再进行论证,那样的话,一是造成很大的施工隐患,而是也失去了专项方案论证的意义。

4.2施工企业自检程序要点

高支模施工,施工单位在自检程序上应该遵从班组长先行全数检查,后施工单位质检员进行专项检查,再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进行检查并报验。有专业分包单位的,应由分包单位的质检员,技术负责人先自行检验。

4.3监理单位验收程序要点

监理单位自身要加强巡检的频率,在验收程序上,当有分包单位时不能接受分包单位及班组长的验收请求,只有总包单位才有权利对监理提出验收请求,并对总包进行管控,总包再对分包单位进行管理。

5、安全措施

在施工高支模的脚手架支撑系统时,对其使用的扣件扣紧,还要保证其转到灵活,所有的螺丝在终拧时不能用力过大,用力过猛。为了保证安全,定期对扣件进行维护,维护方法包括对闲置的扣件进行刷涂防锈漆,进行刷油等方式。加强对扣件的检查,如发现有裂纹的扣件,应做报废处理。为保证架体的整体稳固性,严禁在架体上堆垛杂物。脚手架系统严禁采用竹木、被锈侵蚀的扣件及脚手管。

施工现场建立安全责任制,明确高支模脚手架支撑系统的责任人及责任事项,明确项目经理负责整个现场的安全的管理工作。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在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施工方案在没有经过原编制人和单位及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后,不得做任何修改,技术交底不得随意变化和改动。在高支模脚手架支撑系统施工完毕后,必须经相关人员的验收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在脚手架支撑系统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沉降观测方案,方案应包括监测区域,监测频率,监测点等内容,方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执行,必要时采用第三方检测数据,当监测数据超过报警值时,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情况。

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严禁集中堆放混凝土,以避免出现偏心的现象,输送混凝土的泵管要避开水平杆、立杆和剪刀撑等关键的部位,以免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造成脚手架系统的失稳。拆除、搭设脚手架,施工人员应具备特殊工种操作资格证书,在搭设、拆除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如遇六级及以上的大风、大雨、大雪等气象条件恶劣的天气,应停止作业。

6、总结

通过上述对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要点控制及安全措施的简要分析,影响高支模质量和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因素有:材料的因素,方案的因素,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因素,施工方法的因素,施工环节控制的因素等。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控制好上述的几项因素,建筑工程高支模的安全和质量可以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但是纵观全国近几年来发生的高支模坍塌事故,其中大部分是由于安全责任制没有落实到位,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的,这其中有管理人员自身的问题也有管理制度的问题,责任主体划分不清,违法分包,违法挂靠的现象时有发生,我想,在这方面,我国的建筑业还有很长的一段道路要走,可谓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李成 《建筑工程模板支撑安全问题研究》 天津大学 2013

[2] 丛立有 《建筑工程模板分项的质量管理》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2012年3期

[3] 周庆旺 《浅谈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及技术控制》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4年10期

[4] 熊畅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论证标准探讨》 《山西建筑》 2014年9期

[5] 曾泉兴 《如何做好高大模板工程的监理工作》 《建筑安全》 2010年3期

上一篇:关于建筑企业造价管理的要点 下一篇:建筑住宅小区边坡支护与加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