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华斯的第四十五个故事

时间:2022-07-23 01:49:11

夏华斯的第四十五个故事

从法律上来说,夏华斯的生日是1992年2月2日。但在生命开始的20年中,这始终是她的挣扎——大概出生后一个月左右,她被遗弃在武汉宗关办事处附近。之后,一个叫玛格丽特的美国单身女人领养了她。

从2012年5月中旬开始,夏华斯在中国度过8周的时光,已经是耶鲁大学学生的她,希望这次旅途可以为她找到亲生父母。借助媒体,在她的中国“故乡”武汉,她与44个家庭见面、聊天,倾听他们的故事,拥抱、流泪、合影,与36个家庭做了DNA比对,结果,皆是令人失望的阴性。

然而,这并不是一场一无所获的旅行。在那44个故事里,她读懂了中国,玛格丽特读懂了她,一些多年来为遗弃女儿而心存不安的人们,也各自得到内心的宽慰。

我生命故事中的一部分

身穿粉色上衣的跛脚女人走进会议室。她的脸色暗红,有点儿慌张。男人跟在后面,不好意思地低着头。这是6月6日认亲会的第一个家庭。

女人坐下来,在长桌把头的位置,男人坐在她的旁边。对面是等候多时的夏华斯,夏华斯右边是美国妈妈玛格丽特。

粉衣服的女人开始讲述她的故事。他们是湖北应城人,在杭州打工,这次特意赶来,是因为他们在1992年二三月间第四个女儿出生后,遗弃了她。这个被遗弃的孩子还没来得及取名字,家人只叫她“四四”。

“四四”是被奶奶抱走的。他们隐约记得是丢在武汉的宝丰路,距离宗关办事处两三里路的路程。

这次他们在报纸上看到夏华斯寻亲,回想当年迫于家境的选择,而今生存状况好转些,想了个心愿。

因为不想在家种地,这夫妻二人到杭州一家做被子的工厂做工。“做的被子是出口到美国的。”男人解释说。他们每天做工10小时,一个月只休息一天。他们讲述这个在中国数百万产业工人身上丝毫不稀罕的故事,然而夏华斯却突然哭了。

她跑到桌子对面,拥抱那个女人。女人一下子控制不住,剧烈地流起眼泪:“不管是不是你,我都想来看看,看到你,就像看到了她。”

会面了半小时,离开时,女人拥抱玛格丽特,说:“谢谢你把她养大。”夏华斯摩挲着那个沉默男人的肩膀,送他们离开。

从上中学开始,夏华斯就对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产生了兴趣。一方面是对妇女命运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去理解她出生的地方。她对中国工农的生活的初步了解,是从《中国人的一天》《物质世界》这样的书籍里看到的。她看到当地的市场,所有的蔬菜水果鱼肉摆在摊位上,而美国的物品摆在超市的货架上,你不需要见到卖东西的人。她2008年来武汉时曾要求去武汉周边的乡下,看那里的人如何生活。她从美国的书本上看到的中国,逐渐真切地呈现在她眼前。

夏华斯知道,中同人喜欢用“幸运”来形容她。尤其是她听了应城夫妻的故事。

“那可能是我的生活。”想到这个,她突然就哭了。

“原本生在这里,结果人生却在那里。我不知道是否就是命运。”她说,这让她心存感激。“我尊重那些务农的家庭,尊重他们的体力劳动。其实没有任何理由,我比他们更值得现在这样的生活。这让我感觉谦卑。”

夏华斯曾想过这些从溪流里抬水上山的人们,这些只有露天厕所的人们,虽然跟她的生活迥异,但他们跋山涉水赶到她的面前,让她看到自己历史的一部分,“我生命故事中的一部分。”以眼泪开始,以微笑结束

第二个家庭是从汉阳来的。依然是女人一马当先,坐在首位,她穿着黑色的旗袍,像个新闻发言人,一张嘴就说:“大家都爱这个孩子。”

可一回溯1992年的那个冬春之交,她就哭起来。是家里一个婶婶抱走孩子的,在出生半个月后。孩子被交给一个平时常跟他们家打麻将的人,那人拍着胸脯承诺:“一定给娃找个好人家。”

后来过了很久,黑旗袍女人再跟那人打麻将时,那人说:“抱着孩子问了很多人,没人要,后来抱到宗关办事处,再后来被福利院接走了。”

女人觉得夏华斯婴儿时的照片跟自己大女儿七八个月时很像。被送走的孩子是第二个女儿,后来,他们生了个儿子。

女人在二女儿的襁褓里留了张纸条:孩子可能不想认我,如果想认,记得她妈妈姓万。

几天前,武汉当地报纸大张旗鼓地报道“耶鲁女孩JL''’夏华斯寻亲,万家姑父拿来报纸,说:“这个孩子学习好,像我们家的。”万妈妈决定试一试。

女人的故事,是跟夏华斯挤在同一条板凳上讲述的。从她开始哭泣,华斯就走过去,搂着她。她更加激动了,但也得到力量完成讲述。

离开时,夏华斯说:“我喜欢你的裙子。”万妈妈说:“我们以后还可以联系。”夏华斯说:“谢谢你们能来,很高兴认识你们。”似乎两个人都清楚,彼此的关联性有多强烈。以眼泪开始,以微笑结束。

悲欢离合的故事

这一家是男人走在前面,衬衫西裤,夹着公文包,昂首阔步。女人跟在后面,一进屋就抱着夏华斯开始哭。

这对夫妻在山西打工。当年的正月初十,孩子出生,男人的母亲见是女孩儿,主张扔掉。这已经是第二胎女孩儿了,夫妻俩不同意遗弃。出生一个月后,老人就趁他们上班,偷偷把孩子送走了。往后的日子里,婆媳之间争吵不休。不久,老人喝农药自杀。1995年,夫妻俩还来武汉找过孩子,未果。

晚上,母女两人回到房间,熄了灯,还在谈论那位自杀的老人。玛格丽特反复说,这个故事太令人悲伤了。但她同时庆幸:“我很高兴她愿意我跟她一起来。那些迁徙的工人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他们走了那么远的路来这里。我和华斯可以谈论这些。有的家庭妈妈去世了,有的家庭爸爸去世了,好些个悲伤的故事。我很庆幸我能在这里,每当她必须面对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事情后,回到这里,而我就在这儿。”

夏华斯从小到大,玛格丽特都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这个内心敏感的女孩儿。至于寻亲,玛格丽特也曾担心女儿是否能够承受那么多悲欢离合的故事。但当她看到夏华斯抱着一个个中国母亲哭泣,拉着她们的手,给她们宽慰的时候,玛格丽特释然了。

第四十五个故事在哪里

2012年6月6日下午4点,这天的认亲会快要接近尾声。最后一个家庭是一支娘子——4姐妹加上她们的妈妈。她们今天想来找的,是当初扔掉的老五,没有人知道,五妹被扔在哪里。只知道当初她穿的是手工制作的衣服,被花被包着,放在纸盒里,还留了个布条。

4姐妹都已结婚,还带来各自的丈夫。认亲现场热闹起来,“妈妈”扯着夏华斯,介绍道:“这是大姐、二姐、三姐、四姐。”

最丰腴的二姐最活泼,情绪也最激动,夏华斯上前抱她,她的眼圈立刻红了。姐妹们在华斯身上找“痣”,因为她们都有痣,长在不同的位置。她们甚至还比较)NiCk头,是不是都像妈妈一样,二脚趾头长。

她们互相拥抱,夏华斯情不自禁地闭上了眼睛,好像那些真的是她的姐姐。

“我会觉得那些能来的家庭特别不可思议,44个家庭的前来,对我来说是种惊喜,我知道他们需要多大的勇气,即便我们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原谅自己,你要相信我已经原谅你了。”夏华斯说。

目前,夏华斯的DNA样本已经被采集入数据库,如果还有家庭希望相认,可去就近派出所采样,她希望不止自己,也能有其他寻亲的人因此相认。或许,等到下一次再来中国,见到第四十五个家庭的时候,她的寻亲之旅就该结束了。但是,耶鲁女孩儿的第四十五个故事在哪里呢?(摘自南方报业网)

上一篇:晒后修复过站不停 下一篇:打一场健康保“胃”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