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用集装箱打造云海

时间:2022-07-23 10:43:45

浪潮用集装箱打造云海

“做云计算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这是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恩东给浪潮的新定位。

去年浪潮了清晰的云计算战略――云海战略,明确着力“行业云”。云海战略的产品策略可谓横纵结合。王恩东介绍,“纵”,即通过高端服务器、海量存储等产品,形成单体计算性能纵向扩展的产品序列;“横”即通过多个模块横向叠加,提供快速扩张、灵活部署的云计算基础架构。4月7日,浪潮在北京和济南同时云海集装箱数据中心Smart Cloud,就是满足数据中心横向扩展的平台产品。

云计算对数据中心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数据中心需要更大规模、更灵活的部署,在建设和运营时同时强调低成本的云计算服务,而且更需要智能化、集中化的管理,从传统数据中心向标准化、产品化的CDC(Cloud Data Center)转型。王恩东认为:“数据中心的产品化将成为一种趋势。”

据悉,浪潮Smart Cloud包括20英尺分体式和40英尺一体式两种标准形态。其中,20英尺产品占地面积15m2,最大重量20吨,最大存储空间6PB,可耐受-40℃~60℃极端环境,抗7级以上地震,可容纳7680个计算核心,能够提供百万亿次计算能力,47个云海集装箱互联即可达到世界性能最高的天河一号峰值能力。

其实,集装箱数据中心并非全新的产品,原Sun、Google、微软等企业都有类似产品,不过这些产品并非是提供给用户的推广型方案。而浪潮Smart Cloud则面向广大用户,且已经应用在济南广电、潍坊广电等广电云的数据中心之中。

浪潮Smart Cloud的计算单元没有采用刀片和机架式的标准架构,而是基于整体设计的独特的集装箱架构SmartRack。它的密度很高,不低于刀片,但成本要比刀片低得多,而且采用集中散热方式。

与Google的非标准服务器不同,Google在特定应用软件的条件下号称可以用最廉价的服务器实现不间断服务,而浪潮的Smart Cloud是为广大用户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服务,因而SmartRack架构具有高可靠性的特点。“从整体系统角度看还会更为出色。”王恩东认为,“这种非标准式的结构未来会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因为自建的标准可以很好地体现投入产出比,更灵活地满足未来云计算时代的需要。”浪潮为用户算了一笔账:以建筑面积为1万m2的数据中心为例,采用浪潮Smart Cloud,建设周期仅有原来的1/4~1/5,基础建设投资节省45%,密度提高两倍以上,管理费用降低97%。

上一篇:直真视通:视频集成的快乐老兵 下一篇:主动防御与被动杀毒的技术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