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中探索,探索中成长

时间:2022-07-23 05:11:50

教研中探索,探索中成长

我认为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教师要采用先进教学设备、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达成教育教学的目的和培养目标,就是一节成功的课。下面我就2013年盐城市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听的十二节课,谈谈我最欣赏的一节课――响水县实验小学季浩然老师的《跟着唐僧去西游》,整堂课听下来,我感觉到季老师成功了,他作为课堂上平等中的首席,千方百计地创设学生自由、自我体验的机会,让学生从抽象的地理知识中走出,真正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感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贴近学生生活事例的情景模拟,能激发相应的环境气氛,使学生受到情绪上的感染。教学一开始季老师播《西游记》的主题曲,唤起孩子们对唐僧的敬仰之情,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学中教师还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跟着唐僧到印度去看看。这种情境教学法,注重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深入了解印度。学生通过学习,进行有目的的交流、探究活动,从而获得思想的升华。

二、环节紧扣,过渡自然

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语不但对课本内容的讲解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很好地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季老师在各个环节中并没有刻意地去强调什么,也没有用什么华丽的语言,自然而然地把各个环节交织在一起,让学生感觉好像根本没用什么过渡语,就很轻易地进入下一环节,简直不可思议,这何尝不是过渡语的又一境界呢?

三、指导体验,引导发现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最直接、最有效。本环节季老师设计了两个内容:知道印度的地理位置和首都以及周边的海域;了解印度地容地貌,让学生通过看图说自己知道的内容,了解印度及周边国家的首都以及印度周边的海域,印度的地形分布很有特点,北部是高大的喜马拉雅山,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高原。印度与亚洲其他国家基本上被北部的喜马拉雅山等高大山脉阻隔,南面又被印度洋围绕,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印度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从而形成独具魅力的印度文化。这样设计训练了学生自己看图的能力,并适当进行点拨、提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印度地理位置、地容地貌。

四、走进生活,学用知识

教育要回归生活,要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其别关注的是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是课程标准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学生每天都在接触生活,都在经历着自己的生活。课堂教学,要避免纸上谈兵,空洞说教,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生活,用心去体验生活,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例如,季老师在第四环节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设计一条从孟买返回响水的航线。让学生感觉很亲切,从枯燥的地理知识一下子回归到自己的生活。

季老师的这节课,让我觉得只要下苦功对文本进行解读,使课堂更具吸引力,就可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受益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向季老师学习驾驭课堂的能力,相信以后我会做得更好。

(作者单位 江苏省响水县实验小学)

上一篇:解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 下一篇:加快创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