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例宫腔内人工授精患者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7-23 04:43:28

117例宫腔内人工授精患者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患者的护理需求。方法:对117例人工授精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得出了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有效的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使成功率达到了17%。结论:针对不孕症患者是特殊的就医群体,除了给予生物学上的治疗之外结合全程的心理护理,采取正确的护理干预,提高护士对患者的关心程度,激励患者树立信心,提高妊娠率。

关键词:宫腔内人工授精患者护理

人工授精作为辅助生殖技术已经在世界上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治疗不孕症的重要手段。人工授精就是把丈夫的或者供精者的通过非的人工注射方法送进女性生殖道内,以期与卵子自然结合,达到妊娠目的一种辅助生殖技术【1】。现将我院自2009年5月~2010年5月对117例患者行宫腔内人工授精术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7例不孕患者经输卵管碘油造影至少一侧输卵管通畅,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33岁。原发不孕80例,继发不孕37例,共行人工授精206个周期,其中自然周期36例,促排卵周期170例。结果妊娠30例,流产3例,宫外孕2例,生化妊娠3例。

2方法

当优势卵泡直径达到16mm~20mm,尿测LH(+)时,24~48h后行人工授精。操作时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将处理后的吸入连接1ml注射器的库克宫内授精管内,将授精管送入宫腔内,通过注射器处理后的缓慢注入宫腔,然后将授精管缓缓退出。人工授精后第一天B超检查排卵情况,如仍未排卵可以考虑第二次人工授精。

3护理

3.1心理护理

由于多年不孕,患者感到悲观、失望,而能否有一个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对人工授精能否成功有一定的影响【2】。因此术前应耐心细致地讲解有关不孕的知识和人工授精相关问题,使夫妇双方对用药方法、监测内容、手术过程、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成功率有较清楚的了解,并发放宣教手册。医护人员随时解答她们的疑问,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尊重并保护患者的隐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解除紧张、焦虑心理,密切配合治疗。

3.2准时给药

在诱发排卵治疗过程中,使用性腺激素遵医嘱准时、准量给药,以保证卵泡的发育。药物彻底溶解后,缓慢注射,避免药液外溢。强调患者不能私自增减剂量,以免出现OHSS等严重并发症。

3.3术前指导健康教育

向患者双方讲解助孕技术规范要求及有关法律事宜,让夫妇双方准备好相关证件,签署知情同意书等。对丈夫做好健康宣教,嘱其在女方月经周期的第8d自行排精后禁欲,以保证质量和女性生殖道清洁。并在取精前保证充足的睡眠、禁烟酒和桑拿浴;取精时不能使用等。

3.4术中护理

人工授精室温度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50%~60%。人工授精是一种宫腔手术,而精细胞对周围环境特别敏感。术前阴道消毒不能使用消毒液,只能用温生理盐水加丁胺卡纳或温甲硝唑液彻底擦洗阴道。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和执行双人核对制度。操作时动作轻柔,注意观察宫颈情况并做好宫颈评分。尽量安慰患者取得患者的配合与信任。对精神高度紧张者嘱其深呼吸,全身放松,以防宫颈内口痉挛影响插管。注入速度缓慢,以防诱发下腹部痉挛性疼痛。术中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术后协助患者取平卧位,臀部稍抬高,静卧20~30分钟。

3.5术后指导

术后指导患者适当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保持会阴清洁,禁止盆浴;进食营养丰富,高蛋白饮食;预防感冒等。术后第一天回院行B超检查卵泡破裂情况,卵泡未破者酌情行第二次人工授精。术后每日注射黄体酮20mg或口服地屈孕酮片20mg。术后14d-16d来院验血HCG,阳性者继续保胎治疗,孕35d左右B超检查宫内有无孕囊。若未妊娠,月经的第3~5d来院就诊,以便制定下月治疗计划。

3.6随访

人工授精术后14-16d来院抽血验血HCG,术后30-35dB超确定妊娠位置及胎儿数,推荐术后50天B超复查。术后70天内建立围产期保健卡,定期产检。术后4个月追踪B超监测胎儿发育情况。术后10个月追踪新生儿体重、性别、生产方式及健康状况并做好记录。

4小结

人工授精由于操作简单,价格便宜,痛苦少,越来越多地被不孕症患者接受,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案。人工授精的治疗和护理并不复杂,由于不孕患者心理状态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应更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心理压力,配合治疗,提高周期妊娠率。

参考文献:

[1]罗丽兰主编.不孕与不育[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05.

[2]陈银珍,张榕珠,汤金妹.人工授精后妇女的心理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06,28(3):162

上一篇:住院病人护理环节存在的风险及对策 下一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