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届香港时装节秋冬系列华丽盛放

时间:2022-07-23 03:45:04

香港,历来就是时尚之都。由香港贸发局主办的香港时装节,如今已是第43届。

这个香港时尚界的盛会,集展览、时装表演、研讨会于一身,带给人们非凡的视觉盛宴。

两大主题活动:”香港.华丽秀”,邀请了四名顶尖时装设计大师,

香港的伍均琪(Hidy Ng)、中国内地的祁刚(Qi Gang)、英国的Craig Lawrence及法国的Risto Bimbiloski,

展示他们的最新作品;”香港青年时装设计家创作表演赛”(简称 YDC) 今年踏入第36届,是香港时尚界培育设计师的摇篮,

多年来为香港本地时装界发掘了不少优秀的时装设计师。

《时尚北京》历年亲赴香港,今届也不例外,为您带来最真实新鲜的Hong Kong Fashion!

香港・华丽秀Risto

Risto Bimbiloski毕业于法国艺术学院Duperee时装设计系,他的设计理念─”东方与西方的平衡”源于在学院所获得的累积经验,迄今仍反映于他的作品中。

Risto的设计深受其出身地马其顿的影响,并采纳了当地着重针织与手工的技巧,故此他首推的个人系列便是以针织服装为主轴,透过结合传统针织技巧与超时尚的设计,呈现具艺术色彩的细腻衣纹。Risto首次推出个人系列,便获选为1998 International Fashion Festival十大展出作品之一;2003年,他凭"24"系列获时装杂志《V Magazine》被选为当代二十大最具潜质的年轻设计师。自此,Risto的设计大受欢迎,并广获业界一致好评。

2006年初,Risto更得到Louis Vuitton垂青,加入品牌参与男装针织系列设计。2009年10月,他希望投放更多时间发展其个人系列;同期,Risto推出全线系列,并将个人品牌Risto Bimbiloski易名为Risto,品牌在纽约深受欢迎。Risto是一个具前瞻性的新兴时装品牌,希望透过独特的设计概念,反映设计世界的新元素。

Risto坚持在时装上流露出爱心与人情味,并制造出物超所值的作品,藉此帮助及大幅提升女性的经济地位。此理念与Risto于2007年的经历有关;当年品牌Risto Bimbiloski正式开设首间制造厂时,只有四名女工,投产至今已拥有过百名员工,Risto经过默默耕耘及努力,现已成为独当一面的时装设计师。

Risto Bimbiloski系列于香港的时装店Voulez-Vous有售,在美国、加拿大、丹麦、东京、科威特、沙地阿拉伯及杜拜等地亦能找到他的作品。

Risto Bimbiloski 轻松传承传统技艺

Risto的作品很有自己的一种“调调”。时尚吗?没错!但绝不是弥漫整个大街小巷的那种“快时尚”。他的衣服,风格至上。每一件,都弥散出浓浓的Risto风格。就像他的“钟情者”,绝对时髦的urban girl,但是又绝对的自我,休想在她们身上看到半点“快时尚”的影子。

Risto的设计深受其出身地马其顿的影响,采纳当地所着重的针织与手工技艺。在Risto的工厂,每件作品都是由一个工人从头至尾独立完成的。最初的时候,Risto的工厂里,只有三个从事手工艺的工人,但是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名。我们惊奇于Risto是怎样在手工艺人日益稀缺的今天寻来那么多的工人?没想到答案出奇的简单:那三个最初来工作的女工带来了她们的朋友,这些朋友又带来她们的朋友,就这样,Risto的工厂里的手工队伍逐渐壮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其中,“手工艺就像城市里新兴的瑜伽一样时髦。”

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了某项濒临失传的技艺扼腕叹息,常常不知道该怎样才能将它们保留下来。大洋彼岸的Risto却用自己的事例让我们明白了一个简单的真理:一项传统技艺,只要还能够创造出价值,就能留存下来。根本无需像唐僧念咒般告诉所有人:这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珍宝,千万不能丢了啊……只需给它想个更好的去处,也就是发展前景,剩下的,就让它顺其自然好了。

Craig Lawrence

Craig Lawrence毕业于英国的时装学院Central St Martin’s,毕业前已开始为Gareth Pugh创作针织系列。其后,他亦曾与Levi’s Original,Cassette Playa及Alexander McQueen等品牌合作。

Craig擅长设计富现代感的针织女装,他的才华持续得到英国时装协会(The British Fashion Council)及英国连锁服饰店Topshop的支持,多次获得新晋设计奖项NewGen。

Craig认为时装是为每个人设计的,反映出大家生活的时代的精神。他希望透过他的设计,让人们能以一种更加大胆及自由的风格来展现自我。他的创作深受国际时装界的认同,赏识其作品的名人包括歌星Lady Gaga、Bjork、Florence Welch、影星Tilda Swinton、名模Chanel Iman等。

他的设计在多个城市有售,当中包括香港(Great Russell Street)、伦敦(Village Bicycle、Selfridges)、米兰(Alan Journo)、纽约(Curve)、巴黎(L’Eclaireur)、东京(Candy)等。

Craig Lawrence 一半是海水 一半是火焰

说实话,看到Craig的秀,着实把我吓了一跳。秀前采访的时候,我们已经得知,面前这个略显腼腆与生涩的大男孩只有27岁,在新人辈出的时尚圈,这也算不得什么新鲜事。出人意料的,直到看到他的作品,我才不由得惊叹了:

首先是颜色,暖暖阳光下沙砾的颜色,不暗淡,不张扬,恰到好处;然后是质感,海风轻拂下沙砾的质感,不轻浮,不死板,分寸得当;随后是整个系列的完整,做一场秀,有几件特别出挑的衣服被大家记住,固然是件好事,但是更重要的,不要忘了它们在完成各自角色的同时,更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Craig的这个系列,几乎每件衣服的工艺都很复杂,却没有半点刻意雕琢的感觉,浑然天成。整场秀,让人看得很舒服,身临其境。

Craig毕业于英国著名的时装学院Central St Martin’s,谈及在圣马丁学设计的最大感受,Craig坦言,“我的老师从来不会对我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所有的东西她都要我自己去尝试。”可以说是完全没有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学生们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伦敦时装周在四大时装周里可谓最前卫大胆,对此,Craig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伦敦有很多年轻的设计师,这些设计师最初做设计的时候,并没有财力支撑,因此他们必须更有敏锐的触觉,这样才能吸引圈内行家的注意。也正因为没有财力支撑,这些年轻的设计师们反到更能突破与创新,比如寻找一些新奇的材料来达到预想的效果。”

我问起Craig平时有没有什么爱好,他给了我们几乎所有设计师的“标准答案”:“我也很想有自己的爱好,但是好像没有什么时间。”这就是设计师们的生活,区别于很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下了班就有很多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的工作就是他们的生活,二者相容,不分彼此。

又因为实在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我们就在猜想他鲜活的灵感是从何而来?只能说Craig真的是个很真诚,又很善于观察生活的人,因为他的灵感大部分就是来自于他的日常生活。“我的灵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我出生的地方,那里的街道,街道上的灯,都给我很大的启发。”和很多设计师一样,Craig也很喜欢参观博物馆、画廊等,从中汲取所需的养分。

Craig在整个访问过程中,回答每一个问题,都很坦白,平静,没有夸张的语调,也不会讲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来描述他的作品。可当你见了他的衣服,你又能强烈地感受到它们鲜活旺盛的生命力与张力,海水般深邃,火焰般炽烈。

祁刚

曾获中国时装设计最高奖”金顶奖”设计师、中国十大服装设计师等荣誉,是中国其中一位独当一面的高级时装设计师。除了担任品牌SCFASHION的设计总监,他亦是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任委员及流行趋势研究员。

不少影星及名流曾邀请祁刚设计服装,当中包括范冰冰、高圆圆、董璇和王小丫等,不少影星更穿上他的作品出席国际影展。

祁刚的设计讲究结构、强调里外层次、大胆前卫的色彩运用,并注重立体剪裁;SCFASHION的风格更强调独有的华丽与时尚感。他的设计体现奢华、精致、妩媚的女性形象,具备中国特色,作品更被认为能展现中国现代艺术。

祁刚

做设计要有底蕴

“我觉得很多作品能够打动时尚圈的很多媒体,业内的专家,艺术家或者商家等等,有很多还是跟文化底蕴紧密结合的,做设计还是要有底蕴的。”

――祁刚

祁刚跟我想象中的很不一样,之前在各种时尚活动中见到他,都是很张扬高调的感觉,本以为可能是不太容易访问的那种类型,没想到他本人却是出奇的亲切随和,实在令人喜出望外。

这次到香港做的这个秀,其实还是去年11月份中国国际时装周的那组作品。虽然不是新作,但是在服装筛选上,祁刚还是花了很大的心血的。“这次带来的‘悦龙’那个系列,挑了二十多套衣服过来,都是我认为够国际化,同时个人风格比较明显的作品。像北京时装周悦龙主题,有很多龙的图案的服装我就一套都没有拿过来,不太想突出中国风,想要隐喻一些。所以会见到比如超短的旗袍,龙纹的皮的镂空啊,类似这样。”

本场秀祁刚选择了稍显硬朗的黑色皮装作为开场,映衬龙的威严,其后依次是礼服、短裙、超短旗袍、男装西服等,在时尚的同时加入中国元素细节,例如龙图案纹饰、肩部龙鳞设计等等。在颜色上,祁刚选择桃红、橘色、红色、亮黄色等靓丽颜色,与黑色搭配不显厚重。绸缎、雪纺等面料使服装更加轻松愉悦,丝毫没有因为龙的主题而带来沉重感。后半场服装则更加夸张和充满想象力。

“这次的前半部分是偏成衣的,小礼服系列;后半部分是我个人的高级定制系列,可能跟‘悦龙’那个主题更为吻合一些,会出现祥云的图案,龙又象征至尊的那种感觉,有一套男装就是那种战袍的感觉,还有一套女装是皇后陪着皇帝出征的战袍。然后我又觉得这样可能过于沉重了,然后就又挑了一套形态像鲤鱼一样的礼服,但是背鳍是龙的背鳍,整个感觉很婀娜,也是之前绝对没有出现过的。最后一套是龙长了一对立体的三维的一对翅膀,穿过金色的海洋,飞越云霄。”

之所以选择以“悦龙”为主题,是因为祁刚觉得龙年对中国人来说是大年,中国人对龙年格外注重,“悦龙”则是预祝龙年成为一个喜悦的龙年,大家欢乐热烈地度过。祁刚认为做设计要有内涵,有思想。我想,祁刚的作品之所以打动众多时尚界媒体、评论家、艺术家和普通消费者,就是因为他的设计有底蕴,有坚持。

Hidy Ng

伍均琪是香港土生土长的设计师,于1992年加入皓威国际有限公司(Co-wear International Ltd.) 担任首席设计师,透过不断的实践与学习,为她的时装设计事业奠下稳固基础。伍均琪多年来创作过无数独特的设计,备受时装界推崇。她的设计凸显都市魅力,犹如精心雕琢的宝石一样,散发女性的动人神采。

凭借对时装潮流的敏锐触觉及天赋的创作才华,伍均琪于1994年获得”国际时装编辑最佳系列大奖”(International Fashion Editors Best Collection Award)。Hidy于2002 年再下一城,在香港时装节新系列组别中,夺得”最具创意大奖”(Award for Creativity) 及”全场总冠军大奖”(Overall Winner Award),她在时装创作上的卓越成就再次获得肯定。

伍均琪的个人系列Hidy N.G.于2003年正式面世,现已发展成国际设计品牌,陈列于康城(Reussner)、巴黎(Le Bon Marche)、米兰(Boutique 5)、伦敦(Harvey Nichols)、日内瓦(Septieme Etage)、比华利山(Mint)、迈亚密(Oscar)、纽约(Atrium)、杜拜(Harvey Nichols)、科威特(Al Ostoura)、东京(Tomorrowland)、香港(Harvey Nichols)等地的多个高级时装零售点。Hidy N.G.系列的设计具备感性的剪裁、对细致的执着及独特装饰设计的元素,散发出无可抗拒的迷人魅力,令人一见倾心,深受各地时尚女性欢迎,当中包括荷李活影星Sarah Michelle Geller、Kerry Katona、香港影星刘嘉玲等。

伍均琪 最经典,最实穿

香港本土设计师伍均琪本次带来的是秋冬系列,灵感来源于巴黎的城市气质:慢节奏、慵懒、放松、浪漫,给人非常休闲的感觉。反映在伍均琪的服装设计上,针织毛衣、真丝、皮草、蕾丝的运用,感性的剪裁和舒适的廓形,非常实用耐穿。以两组颜色为主,分别是黑、白、灰、银色和米、粉、金色、古铜色,搭配很闪亮的元素点缀,系列看起来浪漫又女性化。对于本场秀伍均琪接受采访时表示:“采用了羊绒、真丝、法国蕾丝等等,加上精致的手工,衣服的手工细节要很好,这样能保证衣服会保存得好。”

伍均琪自己说自己的设计和其他设计师相比没有那么夸张,都市气息浓厚,比较商业化和女性化一些。“以前的设计裙子比较多,这次就是很华丽和女性魅力的感觉,一共二十套衣服,有十五套衣服都是一个Look多件衣服。”而对于自己的设计风格,伍均琪坦言“我的作品偏向欧洲风格,面向全世界市场,所以灵感可能来自世界各地。我并不会追求顶尖的潮流,这个品牌还是坚持自己的风格。”“我比较追求设计历久常新的衣服,历久常新的衣服要求款式相对基本,面料材质很重要。”

伍均琪的服装设计便是最真实的自我表达,她说她私下也是比较女性化的穿衣风格,在设计的时候会设想自己穿上的效果,所以设计的服装也追求优雅和性感的风格。她认为日常的时装周一些趋势或者说流行都只是给人一个概念和灵感,其实普通人没有必要一定紧追潮流,所谓走在时尚最前端,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风格加上流行元素才是最自然的,以此成就服饰上的自我表达。所以,伍均琪的设计比较实用和经典,非常适合都市女性。

YDC眼前一亮

HK Young Designers Contest 2012

香港青年时装设计家创作表演赛2012

看了那么多各种各样的设计师选拔赛,YDC的确让人眼前一亮。

通常一个大赛能出一两个优秀的设计师,已经不错;

倘若出现四五个,已是难得;

整体水平都很不错,实属罕见。

由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贸发局)主办的”香港青年时装设计家创作表演赛”(简称YDC)自1977年起发掘时装设计新星,培育过不少才华洋溢的设计师。2012年度的YDC总决赛将于1月17日假湾仔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18名入围设计师将在舞台上竞逐四项大奖,包括”便服及牛仔服组冠军”、”时尚日服组冠军”、”派对服及晚礼服组冠军”,以及”全场总冠军”,展示香港设计的独特创意与实力。

今届YDC特别邀请了日本著名时装品牌 ATSURO TAYAMA的设计师田山淳朗(Atsuro Tayama)担任嘉宾评判,他将亲临香港出席总决赛,现场给入围设计师提供宝贵意见及创作心得。除了嘉宾评判田山淳朗,今届YDC亦请来业界和传媒资深代表及本地设计师出席,阵容鼎盛。首席评判由香港贸发局成衣业咨询委员会主席方刚担任,其它评判包括著名日本《装苑》杂志总编辑羽场由美子、本地时装设计师杨远振、溢达企业有限公司副主席杨敏贤、I.T Apparels Ltd采购经理郑雅瀛,以及Joyce Boutique Ltd部门采购经理莫子良。

评判团以入围作品的创意和原创性、市场潜力、手工、可穿性、色彩组合、用料和整体视觉效果为评审准则,选出最后的优胜作品。

今届比赛的”派对服及晚礼服组冠军”麦钻池同时荣获”全场总冠军”,他将到日本品牌ATSURO TAYAMA位于东京的总部实习交流一个月。

田山淳朗表示,麦钻池的作品在云云作品中凸围而出,除了作品本身外,设计师亦能考虑到模特儿整体的发型、化妆及鞋款也能互相配合,整体视觉效果十分抢眼。

第36届”香港青年时装设计家创作表演赛”的得奖名单如下:

“全场总冠军”- 麦钻池的”Diving-Dance”

“派对服及晚礼服组冠军”- 麦钻池的”Diving-Dance”

“便服及牛仔服组冠军”- 梁嘉健的”The Fear of Mr Alien”

“时尚日服组冠军”- 张翠汶的”The Establishment Soul”

田山淳朗

独创性――设计之本

田山淳朗在日本获奖无数,他打造的时装品牌ATSURO TAYAMA广受潮流人士爱戴及热捧。1978年,他移居法国,加入著名设计师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的欧洲分公司担任总监,1982年他回国成立A.T公司,其后推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田山淳朗深受巴黎文化影响,他的设计讲求展现女性的气质及线条美,剪裁利落,风格简约前卫。

田山先生很有型,中分直发,黑衣黑裤,坐在那里,背脊挺直,颇有点东瀛忍者的味道。

在日本历史中,一共有三位特别有名的设计大师:山本耀司,三宅一生和川久保玲。现在活跃在世界时尚圈的日本设计师也都是那三位大师的门徒。

被称为山本先生门徒的田山淳朗,已经连续二十年在巴黎时装周进行自己每年两季的时装。每年港币500万的投入,让田山先生在一次醉酒后大呼心疼:“十年就是五千万,二十年就是一个亿。如果没有把这一个亿的港币花到巴黎去,就可以带很多钻石的戒指。”

很多人去巴黎做Fashion Show,就只做一次、两次而已,很少有人跟他一样,十年、二十年的这样做下去。“可是如果你不在巴黎连续十年的这样做Fashion Show,是很难被人家认同的。”

作为本届YDC的嘉宾评判,田山淳朗有很多自身的经验与年轻的设计师们分享。他认为青年设计师最应具备如下特质:个性、创造性和独创性。“年轻的设计师与有经验的设计师不一样,评判他们的作品应该从是否具备独创性的方面来看。而不是剪裁与缝制的水平。”

坚持自身设计风格与商业化考虑,是所有设计师面临的难题。田山先生认为,有限度的商业化妥协对于设计师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妥协也要在一个高的层次,而不是低的层次。田山先生自己认识的一些年轻的设计师朋友,他们为了生活,进入的企业进行设计,做一些商业上的妥协;同时也并不放弃自己个性化的设计,他认为这样的设计师才是有前途的。

对于究竟是设计师成就了品牌?还是品牌捧红了设计师?这个类似“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田山先生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现在很有名的品牌,是因为有它们的历史,有它们的身份,所以大家才会看重它们的设计师。有一个名叫A的设计师,他在一个很有名的品牌里做总设计师,同时做自己的同名品牌A,同样都是一个人的设计,但是他为名牌所做的设计就卖得很好,自己的独立品牌就无人问津。这就证明了品牌的重要性,一个品牌即使它换了设计师,但是它们的产品还是会一样的受欢迎。”

但是田山先生也并不未为此就鼓励设计师去迎合品牌的原有风格,他认为尽管出现上述情况,但是并不是因为设计师的力量不够大,只是品牌的力量过于强大了。

该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田山先生也与我们分享了自己的心得。1978年,田山先生加入著名设计师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的欧洲分公司担任总监,之后成立A.T公司,然后推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可以说,之前阐述的问题,田山先生也曾遇到,但是他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困扰,他认为山本先生有他自己的独创性,那田山先生也有自己的独创性,这是不冲突的。并且,为了区别与山本先生的设计,田山先生在创立品牌最初的三到五年,刻意避开山本先生惯用的黑色。这也不失为一种解决方式。

上一篇:惠特尼.休斯顿 一个时代的结束 下一篇:七嘴八舌高级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