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农机化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时间:2022-07-23 03:07:31

蒙城县农机化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摘 要:介绍了蒙城县农机化发展现有水平,分析了蒙城农机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从加强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机化发展、示范推广和宣传培训、农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积极的对策。

关键词:农机化;现状;问题;建议;蒙城县

中图分类号 S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5-142-02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力中最具活力的要素,是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得以有效实施和推广的关键载体。近年来,农机在农业生产中愈加发挥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城市转移了大量劳动力,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笔者多年从事农机基层管理工作,通过与基层农机管理人员、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农机手广泛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对蒙城县农机化发展现状有了基本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地思考。

1 蒙城县农机化发展现状

蒙城县地处淮北平原,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具有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基础和优势。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不断加大,尤其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支持引导下,全县农机装备实力明显增强。截至2013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234万kW,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6 700台,联合收割机达7 200台。近年来,蒙城县一家一户的小农机逐步被大中型农机所取代,农机作业也逐渐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2013年全县机耕作业面积17.6万hm2,机播面积20.3万hm2,机收面积21万hm2,小麦生产已实现全程机械化,全县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6%。农机服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全县有1 000多个纯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同时玉米机械化收获、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深松等一批农机化新技术正在大面积推广。

2 蒙城县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农机化的发展认识不足,农机装备结构不优 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业转移,农民对农业机械作业的需求旺盛,加之土地流转加快,农村的种田大户不断增加,对高效率的大型复式农业机械需求更加迫切。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对农业的重视力度不够,导致蒙城县出现动力机械多,配套机械少;粮食作物机械多,经济作物机械少;一般性能机械多,高性能机械少的现状,制约了农机化的进一步快速发展。

2.2 农机管理体制不顺 蒙城县乡镇机构改革后,取消了农机管理服务站,大多数农机管理人员分流下岗,剩余人员归口农业综合服务站,弱化了农机管理体系;同时乡镇人员待遇低,办公条件普遍较差。随着农机化的快速发展,乡镇基层农机管理机构建设及广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都急需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扶持和支持。

2.3 资金投入不够 购机补贴工作存在国家补贴资金少,规定补贴机械范围窄,农民承担购机资金较大,选择机型受到限制等问题,现有农机化投入还不能满足农机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影响到蒙城县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3 加快蒙城农机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 蒙城县农机总量持续高速增长,但农机作业供需信息不畅,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机手和农户之间作业服务还不能完全对接。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帮扶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优化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以及初加工机械化技术,不断提高农机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要注重农机农艺融合,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种植、植保机械的更新换代力度,切实提高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水平。

3.2 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为农机化发展不断创造环境 农业机械化作为先进的农业生产力,解放了大量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大力推动土地流转,推广统种、统管、统收等规模集约化生产形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政府及农机部门也要注重组织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拓宽农机作业领域,支持鼓励农机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开展跨区作业服务,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快速发展。目前蒙城县也正在推行“一家一户一块田”工作,这为大农机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还有“家庭农场”也是一个很好的形式,都为农机化发展创造了环境。

3.3 抓好示范推广和宣传培训 通过基层农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建科技示范基地,培育科技示范户,推广农民急需,适应农时的新机具、新技术,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让受益的科技示范户现身说法,调动广大农户应用农机化新技术的积极性;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多种媒体送技术到户、到田间地头,普及农机化新技术;结合农机技术推广项目的实施,组织开办灵活多样的培训。蒙城县农委对科技示范户的扶持和引导,已显现成效,技术和物资帮扶带动了示范户的积极性,但是技术辐射效果不理想,有的农户认为只有村干部和富裕的农户才能成为示范户,目前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下一步要加大对贫困户和弱势群体的帮扶,在技术和物资上更要向他们倾斜。

3.4 进一步加强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 蒙城县乡镇机构改革后,存在基层农机技术人员不足、专业不对口、知识老化等现象,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业务知识更新培训,进一步掌握农机化新知识和现代农业新技术,进一步稳定和充实农机化人员队伍。目前乡镇基层办公室和办公设施简陋,现有办公桌椅和电脑,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不断改善办公条件,加大对农机化的投入,建立健全基层公益性农机化服务体系。应结合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工作突出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增强为民服务意识,进一步调动基层农机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责编:吴祚云)

上一篇:六盘水打造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城市浅析 下一篇:黄山市养殖业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