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水施工管理与管材选择

时间:2022-07-23 02:58:41

市政给水施工管理与管材选择

摘 要:市政给水系统是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它为城市的生产、生活提供着必需的条件,对保障城市的稳定发展、经济腾飞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在给水工程中,室外给水管道是供水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给水工程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对城镇居民日常生活影响极大。本文就给水管道管材选择,设计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质量、安全、成本控制等问题,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市政;给水系统;管材选择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市政基础建设的迅猛发展,给水系统中的室外给水管道在整个市政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关乎城市的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室外给水管道由于受施工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投入使用后经常出现问题影响正常工作,造成渗漏,爆裂等事故,不仅浪费国家资源还对建筑物和公共设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有必要对室外给水管道管材的选用,设计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质量、安全、成本等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从而最终确保室外给水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一、市政给水管道管材选择

1、室外给水管材的功能要求

室外给水管道作为给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硬件有如下要求:

1.1强度高、密闭性好

室外给水管道长年累月承受输送液体内压、泥土及地面荷载的外压、高温变化引起的拉伸应力以及地基不均匀沉降等产生的综合应力,还有水锤冲击力,因此管材首先要具备足够的刚度,管道只有在长期承受内外压的状况下具有良好的密闭性,才能实现管道连续供水。

1.2输送水质符合标准

室外给水管道从水厂接出,出厂水未完成的化学反应将在管道中继续进行,含氯水与管壁发生接触,有可能产生新的物化反应,因此要求管道内壁既要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又不会向水中析出有害物质,影响水质。

1.3具备良好的水利条件

给水管道内壁光滑、不结垢、水流顺畅、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小,才能确保服务水头,降低能耗。

1.4经济性能优化

室外给水管道及管件建设投资占给水系统建设费用的50%-70%,因此如何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管网规模,恰当选用管材及设备是优化管网合理建设的保证。

1.5使用寿命长

室外给水管道建设是长久大计,力求使用寿命达到50年。

2、管材的种类及选择

根据材质不同,可将室外给水管道分为钢管、铸铁管、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管、塑料管四大类。钢管通常分为灰口铸铁管和焊接钢管;铸铁管可分为普通铸铁管和球墨铸铁管;混凝土管分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塑料管分为硬聚氯乙烯管(PVCU),聚乙烯管(PE),钢丝网骨架符合塑料管等。以上各种给水管材在性能、尺寸范围等方面都有其各自相应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近些年来,随着塑料管原料合成生产、制造技术、设计理论等方面的完善,塑料管在室外给水管道工程中有了长足的发展。据调查显示,当塑料管管径在一定范围内时,与金属管相比均有经济优势,但随着管径增大,经济性能就会下降,而且大口径塑料管管件由于生产投资大,企业少,容易使管件与管材不配套,给施工带来不便,施工中管材选用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本人实际工作中,球墨铸铁管与聚乙烯管这两种管材使用频率较高。

球墨铸铁管具有较好的韧性、耐腐蚀、抗氧化,性价比高,是城镇室外给水管材的首选。球墨铸铁管采用承插胶圈接口,外壁采用喷涂沥青防腐,内壁衬水泥砂浆防腐,在中低压管网中,球墨铸铁管具有运行安全可靠,破损率低,无需现场焊接及防腐操作,维修方便快捷等优点,国内广泛使用。

聚乙烯管(PE)是一种推广应用的塑料管,与传统的铸铁、水泥管相比,PE管具有重量轻、耐腐蚀、卫生安全、使用寿命长、水流阻力小、安装方便等特点,PE管口径dn50-dn800,给水管有PE80,PE100,两种强度等级,该管属于柔性管,小口径管可用盘管供应,运输敷设方便,连接时采用热熔和法兰连接.PE管还可以对已敷设的旧管道进行改造,将PE管连续送入旧管道内作为内衬,利用此法改造旧管道,施工方便,价格低廉,且减少道路开挖,收到业内人士广泛青睐。

无论采用何种管材,在室外给水管道施工前都应对所选用的进场管材进行全面细致检查,材料具有合格证明及实验报告,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管道安装规范的规定施工。

二、施工管理

室外给水管道施工包括管道定线、沟槽开挖及回填砂土、管道安装与铺设、管道水压试验与冲洗消毒、工程竣工验收等一系列施工工序。施工过程中在严格执行施工管理并遵循给水管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前提下,还会经常遇到影响施工进度的外因问题。

本人参与的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个人总结影响施工进度的外因有以下两点:

(1)、管线交叉问题

随着城市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市政给水工程只是道路工程中的一部分,道路下多种管线并行。本人参与建设的房山区城关镇西外环路-城洪路道路工程,涉及管线有给水、中水、雨污水、燃气、热力、电力管沟、电信等,每种管线所属不同产权单位,均有各自的施工标准要求,施工时又要同期施工,管线走向有差别,出现交叉现象,这就给施工具体实施造成一定的困难。

本人认为应重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规划设计阶段做好管线设计综合工作,召集相关产权单位召开管线方案综合协调会,由各产权单位根据自身情况提出意见,在征求各单位意见后,本着有压让无压原则,确定各管线路由、埋深、坡度等具体参数,形成管线设计综合终稿。二是具体施工过程中,做好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并在施工中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做好管线交叉处的施工组织。给水管线在穿越其他管线后,会造成管道上下起伏,增大局部损失,还会增加隐患点,因此在管线穿越时,尽量减少局部上返下返。

(1)、沟槽开挖与支护

沟槽的开挖与支护占据整个工期的大半,沟槽的开挖与支护工作需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的开挖深度进行,遇到不良土质与设计单位协商进行设计变更,避免基坑下沉,造成管道开裂;雨季做好基坑排水工作,严禁基坑被水浸泡,造成基坑沉降。

三、施工质量

在室外给水管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施工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管道及设备的使用功能,还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在室外给水管道的施工中,要避免出现各种问题和隐患,从而确保室外给水管道的安全性。

本人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室外给水系统存在的工程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施工不规范

管道施工时不够规范,未能完全按照国标要求施工,对管道在焊接的时候防腐、接头、支墩等工艺处理的并不合理,造成施工工艺中存在着严重的隐患, 对回填、夯实等工作做的不到位,后期管道易发生沉降。

(2)、原材料质量不达标

原材料质量不到位,具体表现未管道接口质量不好,引起接裂导致漏水;管道防腐不到位,造成管道腐蚀;阀门安装的不规范,发生漏水后难以维修。

(3)、施工控制不严格

雨季施工期间,未对地表水进行有效控制与排除,造成沟槽质量无法把握且不符合规定,此类现象不仅严重影响管道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同时容易造成管道开裂,给整个工程施工带来不便。

针对以上问题,本人认为可通过以下几点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

(1)、合理设计科学管理

把好设计关,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提升管材等级,加强管件、设备质量等指标。通过合理设计,使管道流量、压力在合理经济范围内,保证供水安全。

(2)、严把质量关

工程使用的主要材料及附件,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技术鉴定文件要求,并附有合格证书。材料设备安装前,按设计要求核验规格、型号、质量,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3)、做好管道安装基础工作

管道基础一定要凭证,管道周围不得要硬物,遇软地基时要回填砂石分层夯实,回填夯实到位。

(4)、规范管道验收工作

严格执行材料验收、检查制度,管道在搬运、存放时按要求执行,钢管及钢制件按标准进行防腐处理。严格按照施工图及规范安装,不得随意更改设计。

四、安全施工

除了施工技术、施工质量以外,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施工安全的问题,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施工期间监督检查各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是否正常开展工作,安全教育及措施是否全部落实等等。

五、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经济利润和企业长期稳定的盈利能力建设,科学的成本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贯彻执行工程造价指导,有效的控制成本支出,为企业利润最大化奠定基础。

1、给水施工过程材料成本控制

按照给水工程施工特点,给水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可以分为材料控制、人工控制和机械设备控制。材料价格占据总成本的60%-70%,因此材料控制是几个控制要素中的重点。在材料控制中,企业应构建科学的材料采购管理体系,以内部招标或议标、多方对比材料供应商的价格、质量、资质的方式确定材料供货方,在确保工期的前提下,做到货比三家。对施工中用量大、造价高的材料,如水泥、砂石、管材等,要做到精确计量,降低损耗;同时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合理的材料进场计划,避免材料过早或过迟进场,增加材料保管费和人员窝工费。多种途径的材料管理有利于材料成本控制。

2、给水施工过程人工和机械成本控制

人工和机械费用成本也是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随着近些年来人工费用不断的攀升,人工成本的比例也在逐步增大。工程开工前,企业应根据自身水平对项目进度进行科学规划,按进度需求合理进行人工安排;对施工中所用到的机械设备,根据进度需求合理安排进场时间,有效降低机械租赁费用;对企业自有机械,还要从保养,维修,存放等几方面核算,合理调配机械使用,做到机械使用效率最大化。

结论

本文浅述了室外给水系统管材选择、施工管理、施工质量、安全施工、成本控制等方面问题,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再加上不断更新的技术,必然使室外给水系统工程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迈向更高的台阶。

本文所触及的只是室外给水系统所包含内容中很少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基层的管理人员,需要继续地在工作与学习中将其逐步完善,不断地积累相关工作经验,更正确、灵活地处理室外给水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大化地发挥该系统作用。

以上是本人在工作中的一点看法和体会,由于水平所限,有不妥之处,请专家们指正。

参考文献:

[1]王志林.《给排水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重点-成本控制》―给排水施工管路资讯2009.2

[2]谢日炎. 《浅述给水管线施工常见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建筑与装饰2008年2月刊

上一篇:厦门市地铁盾构机选型分析 下一篇:如何做好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