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改革研究

时间:2022-07-23 02:10:32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改革研究

摘 要:本文是以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改革为例,以项目课程为改革的核心,以素质为基础,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要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以实训为手段,教师要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

关键词:课程改革、项目教学、能力目标、知识目标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的新的教学模式是改变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模式,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项目贯穿、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知道自己掌握知识的目的是完成具体的职业能力目标,并将能力目标的实现、知识目标的学习与具体的项目实施的上相结合,使学生明确自己应该会做什么,按照教师的指导和项目实施步骤完成项目。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专业职业能力基础课程,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监理单位及其他相关的建筑企事业单位,初始就业岗位主要有施工员、技术员、质量员、造价员、资料员等。二次晋升岗位主要有工长、监理工程师等,未来岗位主要为项目经理。

二、课程分析

1.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

建筑识图与构造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职业能力基础课,也是必修的专业的核心课。它是学习后续工程管理专业课程,如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施工技术、建筑CAD等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参加工作后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考核的重要内容。

2.本课程与普通高校、中职、培训班相关课程的异同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强、应用范围广的职业技术基础课,应以实际工程项目的建筑工程施工图纸为载体,在知识点够用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纸和绘制简单施工图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设计

1.总体目标: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纸以及绘制简单施工图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神,为今后从事建筑工程预算及施工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能力目标:

(1)能用建筑专业术语与客户进行交流。

(2)能够识读建筑施工图。

(3)能够识读结构施工图。

(4)能够熟练应用建筑制图标准及标准图集辅助识图。

3.知识目标:

(1)掌握手工绘图的工具和仪器以及绘图的方法与步骤,熟悉制图标准的规定。

(2)掌握投影的基本知识

(3)熟悉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物的分类、等级划分。

(4)熟悉建筑物主要构配件的相关知识

(5)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图的组成、成图原理、图示内容和识读方法。

四、第一次课设计为例(90分钟)

具体第一次课的教学设计如表所示。

五、结束语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看到自己亲手完成的项目成果,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提升了动手能力,促进了团队合作意识,愉快的学会了知识。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确保了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之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 张欣.项目课程改革在高职院校中的实施研究[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

上一篇:浅谈雷达天线停转问题的处理 下一篇:浅析用电采集系统反窃电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