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结合 双管齐下

时间:2022-07-23 01:26:43

摘 要: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展示已经成为现在课堂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既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也让展示学生和观看学生更清晰的看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起到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的作用。但学生展示后需要教师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和信息反馈。教师的简要评价能够使学生悟出道理,获得启示,达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掌握动作技能,并最终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

关键词:展示;反馈;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1-0047-02

笔者在平时听课中发现教师对学生展示后的评价和反馈存在以下现象。

一、无评价、无反馈

所谓无评价、无反馈就是指教师在学生的个别展示后,没有任何的评价,也没有任何信息反馈给展示者和观看者。

【案例一】一堂八年级体操课肩肘倒立单元第2次课时。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技术动作,练习的间歇教师叫停说:“下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展示一下?”同学们不响应,这时教师随机点取学号叫一名学生做了展示,该学生在所有同学和老师的注视下基本完成了技术动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勾脚)。可是展示结束后教师什么都没讲,让这名学生归队大家继续练习。该案例中,教师没有针对这位同学的技术动作进行及时的点评,导致展示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做的到底怎么样,也让观看的同学一头雾水,不知道这名同学的动作是否标准,是否存在问题,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的优点在哪里。这样的展示可以说是无效的展示。

【再设计】

师:同学们,20号同学做的怎么样?

生1:做得很好。

师:他哪个环节做得最棒,值得我们学习?

生:节奏好,立得稳。

师:对,他主要的环节是三角支撑做得好,所以立得稳。那么,还有哪些不足呢?

生:勾脚,脚尖没伸直。

师:对,他的脚尖没有伸直,所以姿态不好。同学们在下面的练习中一定要注意:支撑要稳,脚尖绷直。好,继续练习。

【反思】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展示应有及时跟进的评价和反馈。研究表明,在学生完成动作之后30秒内即时评价,学生的感知觉最深,分辨力最强,对动作的改进与提高效果最好;若在30秒之后再反馈,学生就会忘掉30%;时间延误越长,遗忘的就越多,其收效就越小。为此,在学生记忆清楚时给予及时、正确的评价和反馈来指导往往能收到显著效果。同样,观看的学生不了解展示的结果,那么这个展示对于他们而言几乎是没有价值的。学生是否了解展示动作的结果,对后继行为的动机有直接影响,假若学生多次观看动作展示而得不到完成情况的反馈信息,其学习的动机水平肯定会下降;相反,如果学生展示完某个动作后,展示和观看学生能了解该动作的优缺点或成绩,就会明确学习的目标与方向。

众所周知,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评价具有权威性。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得到教师的鼓励、肯定评价之后,学习的动力往往成倍地增加。评价不但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还可以得知自身的不足。教师的点评能够让学生取长补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因而教师评价在客观上对学生起着督促作用,激励其内部潜藏的积极因素的发挥。所以,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展示后进行适时、积极的评价,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就能知道自己完成技术动作的情况,也让观看的学生能够一目了然。

二、有评价、胡反馈

所谓有评价、胡反馈是指教师在学生的个别展示后有评价,但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语言甚至出现错误的评价,给学生以错误的信息反馈。

【案例二】例如:一堂八年级篮球课,学生在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师点到一名篮球队的同学出来展示,这名学生显然有一定的篮球基础,一出手球投进了。教师连忙不假思索的说:“好!不错,同学们看见了吗?就这样投。”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名学生的投篮动作不规范,例如:肘关节外展、最后出手没有拨指、球的空中运行轨迹等都存在问题。许多时候,教师总是关注结果,而忽视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的过程。能投进球,并不代表学生就掌握了正确的投篮技术;排球连续垫球100多个,也并不能一定说明垫球的部位是正确的,动作是规范的。教师有责任让学生看到他们表现后面的过程或技巧,帮助学生理解:运用不正确的技巧可能会立刻达到目标,但对今后的发展是不利的。

【再设计】

师:**同学虽然把球投进了,但是技术动作还需进一步规范。例如:投篮手臂在持球的时候一定不能过分外展,要尽可能的对准篮圈。

生:(学生纷纷做自我检查。)

师:还有,同学们要注意,球最后出手是用中指和食指拨球,投出的球是向后自转,在空中呈一条抛物线,然后落入篮筐的。

生:(全神贯注,认真听讲。)

【反思】研究反馈发现,在某些情况下,提供有关努力结果的信息可以作为一种很有效的激励因素,但要具有明确性和翔实性。这一点对年幼的学生尤为重要。如要评价哪位学生某项任务完成得好,就应该具体指出好在何处,比如,脚内侧传球动作做的很好,展髋充分,踢球部位准确,动作协调。具体的反馈信息具有激发性,它告诉学生对在哪里,错在哪里;这样他们就知道以后该怎么做。具体的反馈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成功努力的归因:因为你勤奋努力,所以你成功了。相反,如果学生仅仅受到表扬或得到一个高分,而没有得到任何具体说明,那么,他们就难以从中获知以后该如何做才能获得成功,并容易形成错误的能力归因,如因为我聪明,所以我成功了,或外部归因,因为老师喜欢我,任务很简单,我比较走运,所以我肯定成功。同样,对错误或失败进行反馈时,如果反馈所强调的是成绩或行为表现本身,而不是学生的具体问题,那么就起不到反馈的效果。当然如果能与成功的反馈交替使用,那么这样的反馈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

三、有评价、准反馈

所谓有评价、准反馈是指教师在学生的展示后有针对性的评价,并能把信息及时准确的反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明白在以后的学习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案例三】一堂八年级的体操课跳山羊的教学中,通过第一次课的教学,学生已经掌握了助跑的技术动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支撑过山羊的练习。教师发现有几名学生比较吃力,通过观察,寻找到一位支撑时手臂弯曲且没有提臀动作的同学出来展示,这名学生鼓足勇气勉强完成了动作。展示结束后教师马上跟进评价:

师:同学们,**同学表现怎么样?

生:好!

师:(惊讶)好在哪里?

生:他克服恐惧,战胜自我。(掌声)

师:哦,他的勇气可嘉,值得我们去学习(情感目标体现)。(教师又引导)那么他的技术动作有问题吗?

生:有。支撑手臂不直,没有提臀。

师:对,这就是我们要学习这个动作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下面我们进行这样一个练习,直臂支撑然后提臀,看谁在空中停留的时间久。

该案例中教师能够在学生展示后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并提出下一步的练习要求。整个过程思路清晰,学生一目了然,接下来的练习目标也非常明确,教学效果很好。

对学生来说,教师因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是学生心目中信赖和崇拜的“专家”。那么教师对学生个别展示后的评价与反馈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对学生展示后应及时的评价,把信息反馈给展示的学生和观看的学生,并且注意反馈的信息要翔实、有效,避免空洞的形式语言。这样的反馈既肯定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又给出了努力的方向。总之,教师要完全结合教学实际,通过敏锐的观察能力,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第一时间反馈给学生,这样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技能,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永东.反馈时机与反馈效果的体育教学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6.

[2]罗伯特·斯莱文.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姚海林,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上一篇:体育课磨课的问题探析 下一篇:改编拓展“喊数抱团”游戏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