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状况与对策

时间:2022-07-23 12:39:54

淮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状况与对策

摘 要:师范学校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该文以淮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非师范)为例,从学生自身因素、专业综合实力及社会环境3个方面探讨了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问题,并给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环境科学;就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 X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6-168-03

Employment State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of Environment Science Undergraduates in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Zhang Lichao et al.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ool of Life Sciences,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Huaibei 235000,China)

Abstract:The employment problems of non-teacher major graduates in normal colleges attrac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is paper,environment science(non-teacher major)undergraduates were taken as a study case to identify the employment state by the students own factor,the major's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social environment,an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were given to solve the problems found in the investigation.

Key words:Environment science;Employment;Strategy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日益严峻。据统计,2001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约有114万人,到2015年时毕业生已经高达749万左右,增长了635万人,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困难。与此同时,师范类院校也不断发展扩大,新增了许多非师范学科,而严峻的就业趋势,对于这些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及时解决[1-2]。淮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就是这样一种情况,作为师范类院校中的非师范专业,很多本毕业生毕业就面临着“失业”,因此,需要结合该专业的具体情况,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

1 淮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就业情况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的科学。淮北师范大学于2005年着手开设这门专业,从最初每年招收50~60人,到2014级的116人,其招生规模在逐年稳步增长。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中国当今社会条件下,环境保护依然没有受到其应有的重视,许多毕业生毕业后想找到与本专业相关的理想工作都面临着困难,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考研这条路。数据表明,2013、2014年淮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分别为34.85%、34.84%,分别在当年淮北师范大学各专业录取率排名第四和第三,读研继续深造成为了该专业本科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去向。而那些没考研的学生,有部分选择考取教师资格证,和许多师范类专业学生一样选择从事小学、初中教学这条路,其它一些学生有些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有些干脆放弃了专业所学,从事其它一些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

2 对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1 对专业的认识不够 许多刚考入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他们自身对所学专业就不了解,对该专业所学内容以及就业去向不清楚,容易对以后的学习及发展造成影响。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许多考生选择自己憧憬的专业时分数不够,但为了能顺利考取大学,愿意被调剂到任意一个专业,这些学生自己内心对自己所上专业就不认同、不适应[3]。(2)许多高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没有自己特别喜欢向往的专业,往往会选择那些专业名称听起来大气、感觉有前途、认为有发展的一些专业。其实他们并不了解这个专业,对这个专业以后的就业方向也不清楚,大学期间也不主动去关注相关就业信息,导致毕业找工作时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3)有些家庭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父母一心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盲目的寄予孩子很高的期望,不懂得孩子所学专业的性质与实用性。这往往使得孩子产生很大压力,不知道自己将来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无故的妄自菲薄或者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因此,他们在毕业找工作时就容易出现“就业难”的情况。

2.2 非师范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许多师范类院校非师范专业招生规模和专业数量在不断扩大,但是师资力量和相应教学设备匮乏,不能很好的保证教学质量。淮北师范大学在2011年本科专业数为51个,到2015年则达到72个,新增的专业大部分均为非师范专业。例如,2015年新增的网络与新媒体、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和戏剧影视文学4个本科专业均为非师范专业,这些新设的专业均要求在当年度开始招生,但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还未完善,新教师引进的工作也进展缓慢,这些都大大制约了非师范专业学科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环境科学专业是从2005年着手开设的专业,至今已有10a时间,再加上2015年新增并开始招生的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使得学院有2个环境类非师范专业,但相关师资力量却较为薄弱,特别是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尤为缺乏。而师范类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师资力量和相关就业指导课程等均较为完善,这将使得师范专业类的学生和非师范专业类的学生产生差距,并进一步影响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2.3 社会环境 中国目前是一个粗放型生产的工业大国,为了使经济获得高速增长,中国面临着以牺牲环境来换取效益的局面。大的工业项目,虽然存在环境隐患,为了发展,也让其上马;小的工业企业,更是存在私开私设、屡禁不止的被动局面。执法上通常采用罚款方式,事实证明其遏制并不好,对于一些暴利企业来说,些微罚款并不能伤筋动骨。中国的环保企业体系还不完善,在发达国家,专业防污治污的环保企业发展得很好,而在中国,由于对污染惩治力度小的缘故,环保事业还未能形成市场化,市场对环境方面人才需求不大。

3 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所面临问题的对策

3.1 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 首先,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应该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专业。为了能较好地把握自己的兴趣所在,以便给选择专业提供较科学的参考,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应当去参加一些高考填报志愿的测评,这样选出来的专业比较适合自己。带着兴趣学习,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在4a大学生涯中学有所成,习得一技之能。其次,不要盲目听从家长及他人的建议,选择一些看似有“前景”的专业。有“前景”的专业往往能使学生家长等人脸上有光,但这些有前景的专业不一定都是最合适的专业。如果对自己所选的有前景的专业一点儿兴趣都没有,自身条件也不是那么适合,那么再有前景似乎也没有用,因为你不能学有所成,让自己拥有相关的能力。而且其他人的建议也不一定正确,一味地听从他们的建议,受他们的影响,未免显得没有主见。因此建议学生们在选专业时既要考虑前景,但也不能忽视自身的实际情况。最后,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等途径充分了解报考政策、各高校招生情况特别是自己看中的学校招生情况等信息,理性地填报志愿,避免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从而使自己失去学习的动力。

3.2 加强非师范专业建设 环境科学专业建设与学生的培养质量息息相关,加强环境科学专业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而且对学院的教学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提升也大有裨益。首先,学院应当促进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的融合发展,不仅仅是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办学理念的融合,同样要保证2者间的交叉发展,做到师范与非师范既有区别,又能相互吸收借鉴[4]。师范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大多非师范专业设立的时间较晚,相应的办学经验比较欠缺。学院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明确非师范专业与师范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和未来发展方向上的区别,制订出适合非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其次,加强环境科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环境科学专业的一些课程对实践性的要求比较高,但大多教师特别是新引进的教师往往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学生的教学仍以理论知识的灌输为主。为进一步提高相应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学院可组织相关进修培训活动,比如邀请一些有学者或者相关企业的员工进行经验交流传授和技术培训等。

3.3 加强环保宣传,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环境科学专业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宣传普及环境与健康知识,提升公众环境科学素养,努力营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舆论氛围,加强社会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和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它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节日,开展相应环保宣传活动,加大对环境保护知识的普及力度,增强社会公众对保护环境的认知和自觉。同时借助公众广为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进一步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环境问题,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现如今环境保护日益面临的严峻形势,增强全民环保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快环保产业发展和相关人才需求,提升环境相关专业就业率。

4 结语

总的来说,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目前就业形势仍然严峻,但随着近几年学校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专业实力不断上升,环境科学专业也从2015年开始从二本升为一本专业,再加上现如今社会大众对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相信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以后的就业形势也将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文彬.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J].时代经贸,2007,5(73):1-6.

[2]刘兴,傅象喜,王海波,等.高师院校非师范毕业生就业问题思考[J].学术纵横,2010(7):121-122.

[3]刘蕙.谈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的就业指导策略[J].高校论坛,2013(11):23-24.

[4]洪波.地方师范院校中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关系刍议[J].现代教育科学,2013(2):88-90.

(责编:吴祚云)

上一篇:浅谈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培养 下一篇:数学教学也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