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角下莱考夫概念隐喻理论浅析

时间:2022-07-23 12:37:31

多维视角下莱考夫概念隐喻理论浅析

摘 要:莱考夫(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对认知语言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该理论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国内外学者对概念隐喻理论纷纷提出了质疑,并谈了他们的见解。刘正光、李秀丽、Verena Haser等对概念隐喻理论提出了挑战,并表达了他们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有利于对概念隐喻理论及认知语言学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莱考夫 概念隐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认知语言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认知语言学已逐渐成为语言学的主流学派之一。认知语言学有很多分支,产生了不同学派。各学派各持其特有的观点,分歧颇大。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Lakoff)和其他认知语言学家、哲学家、认知科学家一道创建了认知语言学派,逐渐成为当前语言学界的一个主流学派。莱考夫原来属于生成学派阵营(生成语义学),近年来却不断向生成学派阵营发起攻击。莱考夫和约翰逊(Johnson)于1980年出版了巨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该书成为隐喻理论的经典之作。该书的问世将以客观主义为主体的隐喻研究引领到以认知主义为主体的隐喻研究。该书的出版给认知语言学界带来了新的生机。从此,概念隐喻理论掀起了一段热潮。莱考夫与约翰逊的隐喻理论也为研究语言与交际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然而,每种理论都有其优势及不足之处,概念隐喻理论也是如此。因此,该理论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不同评价。尽管认同莱考夫和约翰逊隐喻理论的学者有很多,也有一些学者对其提出质疑和批评,如:刘正光(2001),李秀丽(2002),Haser(2005)等。本文就国内外不同学者对莱考夫隐喻理论所持有的批判观点进行收集、整理,从而总结出该理论的不足之处。

二、简述莱考夫概念隐喻理论

1980年,莱考夫与约翰逊合著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该书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的开端。从认知视角出发的概念隐喻理论目前来说十分盛行,也得到众多学者的接受与认可。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涉及到语言问题,还涉及到思维的问题。莱考夫和约翰逊研究隐喻的出发点是认知,他们认为人类的日常生活、思维以至世界都是一个概念系统。在这个概念系统里存在着不同的概念域,概念域之间的系统映射便构成了隐喻,映射的这个过程遵守恒定原则。概念隐喻的使用是语言使用者的潜意识行为。以上这些内容为莱考夫和约翰逊概念隐喻(以下简称“概念隐喻”)理论的核心思想,这些思想为语言学家提供了一个研究概念结构的新思路。从而也推动了认知语言学的飞速发展,同时也为隐喻研究的多视角化提供了机遇。

三、国内外学者对莱考夫概念隐喻理论的不同见解

以下为作者根据刘正光、李秀丽、Verena Haser等观点总结出的概念隐喻的不足之处。

(一)映射标准不唯一

根据概念隐喻理论,概念在映射时总是自动的、一致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该观点主要存在以下缺陷:①“没有确定的映射图式的原则与标准”(刘正光,2001:26)。首先,这种不确定性容易使该理论的理论基础显得不够坚实。“概念隐喻的假设具有极大的任意性,这种任意性势必导致概念隐喻的无限增生,因此,概念隐喻的假设没有可靠的认知基础”(姚岚、李元江,2007:20)。其次,这种不确定性反映出了该理论并未对“概念隐喻”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莱考夫和约翰逊所举的例句中,有些将概念隐喻的含义泛化,有些故意缩小了源域与目标域所涉及的范围。“映射并非是源域所有结构和内容的照搬,而是有选择的转移,即只有符合目标域特征才可能被映射到目标域”(束定芳、汤本庆,2002:2)。Haser (2005:181~189)通过分析“ARGUMENT IS WAR”指出源域WAR的特征不仅能用来映射ARGUMENT这一目标域,还可以用于其他的目标域。她进而又指出隐喻表达“DEMOLISH AN ARGUMENT中DEMOLISH。”不仅对应源域ARGUMENT,还可以对应其他源域如BUILDING.②有些映射主次颠倒(Ortony, 1993;Grady,1998;刘正光,2001),即用次基本概念来解释基本概念。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109),“隐喻是借用在描述上更为明确的概念来理解在描述上不够明确的概念。”这一观点,本体应该是“不够明确的概念”,喻体是“更为明确的概念”。而在“TIME IS A KIND OF ABSTRACT SUBSTANCE.”(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66;Haser,2005:159;姚岚、李元江,2007:18)中,TIME是一个比ABSTRACT SUBSTANCE更为明确、更为基本的概念。这也体现了该隐喻理论的矛盾之处。

(二)本体隐喻没有体验基础

Haser(2005:160)论证了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IDEAS ARE OBJECTS 中的源域与目标域不具有体验相似性(experiential similarity)和体验同时性(experiential occurrence)。原因在于如果IDEAS和 OBJECTS之间存在体验相似性,那么在理解该本体隐喻之前就应该对IDEAS的范畴有所理解。可是在莱考夫和约翰逊看来,这应该是本体隐喻“IDEAS ARE BOJECTS.”的结果,而事实上这是这个本体隐喻存在的原因。因此这与“体验相似性是本体隐喻的体验基础”相矛盾,这也同样否认了“体验同时性是本体隐喻的基础”。

(三)语料不真实

莱考夫等用来研究的语料并非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有许多语料都是为了研究而靠人工编造的、非语境化的例子。这样的语料无法真实反映该理论的相关特征,因此缺乏说服力。

(四)对语境因素的考虑不足

“喻题相关性特征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刘正光,2001:27)。概念隐喻的典型性也会随着时间及地域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源域与目标域的映射不会在所有语境下都是不变的,相反,却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同一隐喻在不同语境下可以表达不同涵义,如:“A LIFETIME IS A DAY.”相对于A WEEK,A MONTH,A YEAR是短暂的,A LIFETIME可以表达人生短暂。而A DAY又包含“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夜晚”,每个阶段象征人生的不同阶段:“幼年、青少年、中年、老年、死亡”,A LIFETIME则可以表达人生的盛衰过程。莱考夫忽视了语境对隐喻理解的制约作用。在对隐喻进行解释时,他们没有将文化因素考虑在内。他们所举的很多例子无法被人接受,如CAMBODIA HAS BECOME VIETNAM’S VIETNAM.理解此句话中隐喻的前提是要了解美国历史。因为受文化因素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者对同一事物的认知程度会有差异性,而莱考夫等并未明确地提及这一点。

(五)过分依赖于经验

莱考夫和约翰逊试图批判分析哲学将主客体二元对立,而他们却从某方面趋向于绝对的一元主义体验论,片面强调经验的作用。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226)把来自原始经验的基本概念作为概念理论的来源和基础。实际上,有些概念隐喻只是语言使用者通过其他方式得以理解的,并非都是通过直接体验。例如,小孩子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及二语习得者在习得二语的过程中,许多的概念隐喻表达并非都是通过直接体验才得以理解的。

(六)过分强调思维对语言的决定作用

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153)认为,“隐喻在本质上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语言只属于派生层面”,即隐喻是一种通过语言表达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该观点也同时反映了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先于语言而存在,即“隐喻思维是第一位的,隐喻性语言是第二位的”。试想:假若思维先于语言而存在,人又是如何进行思维的呢?概念隐喻又是如何先于语言表达而被人认知的呢?

(七)过分强调话语理解受概念隐喻的制约

并不是所有的言语表达都属于概念隐喻的范畴,在理解那些非概念隐喻的话语时不会受到概念隐喻的制约。莱考夫等人在研究隐喻概念或概念隐喻时有将隐喻泛化的倾向(李秀丽,2002:87)。李秀丽认为“I GIVE YOU THAT IDEA”不是隐喻,因为“主意”在信息时代属于信息产品,是可以给人的。因此,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不受到概念隐喻的制约。“没有充分和确凿的证据能说明人类的思维在总体上是隐喻思维,参照一个经验域理解另一个经验域这种形式也决不是人类语言文字的形成和运动发展的唯一形式”。(李秀丽,2002:88)

四、结语

任何理论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因其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不足和值得商榷之处。但莱考夫概念隐喻理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本文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概念隐喻理论的批判观点进行了概括与总结,目的在于使读者更加全面、正确地理解该理论,并尝试着对该理论的不足之处加以修正完善。为进一步研究概念隐喻以及认知语言学等做好理论上的准备。

参考文献:

[1]Grady,J. The“conduit Metaphor”Revisited:A Reassessment

of Metaphors for Communication[C].In Koening,J. P.(ed.),Discourse and Cognition[A].Stanford,California:CSLI publications,1998.

[2]Haser,V. Metaphor,Metonymy and Experientialist Philosophy:

Challenging Cognitive Semantics[M].Berlin: Mouton de Gruyter,2005.

[3]Lakoff,G. & Johnson,M.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Ortony,A.(ed.).Metaphor and Thought(Second edition)[C].

Cambridge:CUP,1993.

[5]李秀丽.隐喻研究的误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

87~89.

[6]刘正光.莱考夫隐喻理论中的缺陷[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1):25~29.

[7]束定芳,汤本庆.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课题研究[J].外语研

究,2002,(2):1~6.

[8]姚岚,李元江.解构Lakoff的隐喻理论[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

报,2007,(2):17~20.

(骆洋 辽宁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116029)

上一篇:金融风暴下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素养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分析新员工培训的有效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