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照片话钻石(上)

时间:2022-07-22 09:11:35

对于那些渴求知识,又无法亲身体验的人来说,照片是精神食粮中最解馋的一道“主菜”:买不起好汽车的尽可翻翻好汽车的照片;对钻石狂热的,亦可以看看钻戒照片“望梅止渴”。

既然是看照片话钻石,就先讲讲照片。人们通过摄影术获取影像,还不到200年的时间。以前欧洲的画家曾发明过一种叫“针孔镜箱”的器物,外观很像早期的照相机,画家可以通过它观察透视、光影关系。虽然是相机早期的雏形,但由于没有安装感光介质而无法得到照片。如今“针孔镜箱”已不见踪影,摄影技术也多次更新换代。但人类保留影像的冲动却一直未曾改变。

毫无疑问,照片是摄影行为的最终产品,拍摄过程中凝聚的技巧及摄影师的个人审美,最终也要通过实体的照片来体现。相比之下,欣赏照片的人更像是饭馆里的食客,只是品味佳肴而不知如何烹饪;同样,看照片的人不计其数,但真正懂摄影的人却不多。

虽然说,有的照片可能算不上艺术作品,拍得也不怎么专业,但仍然具有说明事件的功能。摄影术问世近200年来,照片对这个世界的文明与进步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有幸亲眼看过《蒙娜丽莎》原作的人并不多,但地球上大部分人都看过印在书上的原作的照片。

不管影像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功能性依然是照片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对于那些渴求知识,又无法亲身体验的人来说,照片是精神食粮中最解馋的一道“主菜”:买不起好汽车的尽可翻翻好汽车的照片;对钻石狂热的,亦可以看看钻戒照片“望梅止渴”。

说到钻石,除了在照片上,也许没有几个人亲眼见过一枚重于20克拉的大钻石;也没有多少人能毫不犹豫地买下超过5克拉的“小”钻戒。当年著名影星伊丽莎白·泰勒在她16~18岁的黄金年龄段,先后收到3个有钱男士送的订婚钻戒。其中希尔顿酒店集团继承人尼克·希尔顿送的订婚戒指,上面的钻石重达5克拉。

尼克·希尔顿家产丰厚,何况追求对象还是当红影星伊丽莎白·泰勒(还是她其后数不清的婚姻中的第一次),他奉上的钻戒却只有5克拉,可见在当时,钻石是多么金贵。这段昂贵的婚姻只维持了7个月。随后,想赢取伊丽莎白·泰勒芳心的男士们,很快陷入一场“送钻戒混战”。伊丽莎白·泰勒收到的钻石越来越大,英国演员理查·波顿甚至为她花费100多万美元买下一枚重达62.42克拉的特大钻石,才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可以想象,如果伊丽莎白·泰勒永远不老,这个纪录说不定会被打破。据说钻石象征永恒,但遗憾的是,这在伊丽莎白·泰勒身上从未应验。

直到1980年代,出现了比较先进的探矿技术和机械化开采手段,钻石矿才被不断地发现。从那时起,几乎世界上所有宝石的供应量都在增长,钻石也不例外。再加上广告商的宣传,谈婚论嫁的新人,大多成为钻石产品的买家。

虽然几千年前人们就发现了钻石,但直到15世纪末,这种石头才逐渐被欧洲的皇宫贵族知晓。最初欧洲的钻石是从印度传过来的,量不大,硬度高且不易加工,观赏效果也不及色彩浓艳的宝石。这是由于当时钻石矿完全靠手工开采,能得到的天然钻石非常细小,不像大粒的宝石那样醒目。再加上无人了解钻石的生成年代,所以钻石并没有被当成装饰之物,在欧洲王冠上镶嵌的依然是各色宝石。

不过在当时人们就发现钻石的硬度很高—比重大、硬度高的天然物质生成的年代通常都较为久远。500年前,欧洲的皇宫贵族能得到个威尼斯产的玻璃杯或莹石碗之类的透明东西都很稀罕,视如宝物;而一丁点的小钻石就能划破这些看上去硬度很高的制品,宫中之人纷纷称赞钻石的神奇,钻石具备魔力的说法不胫而走。

1824年,德国矿物学家弗里德利·摩斯(Friedrich Mohs,1773~1839)制定了比较科学的矿石硬度标准,即所谓的“摩氏硬度” (Mohs’scale of hardness ):在地质学的范畴内,钻石的硬度被“封冠”—可以达到“摩氏硬度”10级(当时被确认为最高等级)。往下排则是刚玉9级、黄晶8级、萤石4级、石膏石2级……按照这种分类,普天下100多种宝石的硬度大多在7~7.8度之间,红宝石稍高一点,9级,接近钻石硬度。

19世纪后半叶,金刚石形成之谜被人类揭开。科学的检测手段让人们清晰地知道天然金刚石的形成至少要以10亿年计。而且只有少部分的“优等金刚石”才能被称作钻石。逐渐地,钻石的名气开始盖过所有宝石,身价也直线上升。

钻石的计重单位克拉(carat)一词,源自希腊语中的“keration”,意为长角豆树的种子,据说这种植物种子轻小,重量惊人地一致,多在200毫克左右,在欧洲及中亚较易取得,因而早期被用于称量钻石。1907年国际上正式以克拉为宝石计量单位,规定1克拉(ct)=200毫克,沿用至今。

可以说,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原生天然钻石是在地下130~200公里深处、高温(900~1300℃)、高压下结晶而成,它们储存在金伯利岩或榴辉岩中。经过科学手段检测,南非出产的一些钻石实际形成年龄约在45亿年上下,与地球同岁,这表明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

钻石的形成不仅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还依赖于独特的地质环境。另外,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但多数质量无法与地表深处形成的钻石媲美。目前公认的是:地表下近200公里处富含碳元素矿层,在巨大的压力以及大约1300℃环境中形成的钻石,往往是钻石中的上品。这种如同“炼狱”般的演化过程使矿物分子的排列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乌黑的碳块变成坚硬无比的透明晶体。在钻石形成过程中,也会有其他元素掺进来,这就使天然钻石拥有多种颜色—从粉红到鲜红,从淡黄到天蓝。但市场上,无色剔透看上去像水晶玻璃的“清水钻”反倒价值较高。

藏于地球深处达亿万年之久的钻石晶体要重见天日,如果光凭人工挖掘,那真是海里捞针。钻石被带到地球表面,往往依靠偶然因素,通常是火山喷发,熔岩流将含有钻石的岩浆带至地球近表;再逢雨水,被冲至河流泥沙之中;日久后待水源干涸,钻石便留在地表,得以被人偶然发现。世界上几颗著名的大钻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发现的。1977年12月21日在我国山东省临沭县岌山镇常林村,一位农妇在农田水利建设时挖到一颗重达158.78克拉的钻石,颜色微黄,质地洁净,这就是被称之为国宝的“常林钻石”。

南非的钻石则多出自原生岩管矿。25亿年间,火山岩浆多次向上喷发形成从地下深处向地表输送岩浆的“烟囱”通道,宽的直径有数公里。在盛产钻石的南非金伯利地区,类似这样的岩管矿约有16个。由于比较集中,地质学上又称此为金伯利岩管。只是由于近年来过度开采,现在已接近枯竭,被开辟成旅游地。

“常林钻石”虽然不是从岩管矿里挖出来的,但也是在数万年前被岩浆带至地表,在山东大地上不知沉睡了多久才被发现。除了南非,印度、澳大利亚、博茨瓦纳,西伯利亚也都富有钻石矿。区别于南非的岩管矿,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地出产的钻石多来自古岩浆冲积矿。在一些“老殖民者”眼中,南非和印度的钻石似乎更为“正宗”,尤其是南非,能够出产50克拉以上的特大钻石(超过50克拉的钻石依然非常罕见)。

物以稀为贵,多了就不值钱。相比之下,俄罗斯出产的钻石价格就低一些,因为当地金刚石矿太多了。为此,俄罗斯政府还曾特地封锁消息,不向外界透露本国发现的钻石“富矿”以保持其市场价格坚挺。在金刚石粗矿被开采后,经过多道遴选加工,才可从中获取钻石毛坯。开采粗矿可依靠机械,处理毛坯这活儿至今还是要靠匠师的双手。钻石毛坯中一般仅有20%左右可被用来制作首饰,这个比例没有刨除精加工过程中要废弃的原料。

这些钻石毛坯一般会被集中送到以色列或比利时进行精加工。想要得到1克拉重的钻石,起码要开采处理250吨粗矿;要从成品钻中挑选出上等钻,比例更低。现今世界上有30余个国家和地区产钻石,其中澳大利亚、扎伊尔、博茨瓦纳、俄罗斯和南非为世界上5大钻石生产国,占全球钻坯供应量的80%以上。 (未完待续)

上一篇:2013P&E综述 下一篇:用照片赚钱认识图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