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狂热 38期

时间:2022-07-22 08:45:14

最近,ProPublica的杰西・艾辛格在《纽约时报》DealBook博客上撰文,将不断预测通胀失控的人形容为“尽管所预测的灾难并未出现,却仍然相信存在这种大灾难的忠实信徒”。说得不错。

经济预测往往会出现错误,我本人也不例外。但是,所谓的专家要是年复一年地做出相同的错误预测,并且从不承认或试图解释自己过往的错误,这就不是很常见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一直犯错、从不存疑”的专家还拥有很大的公共和政治影响力。

这里面有一些情况,到底是什么还不太清楚。但是经常关注本专栏的读者都知道,我一直在试图把它们搞清楚,因为我觉得,理解这种通胀狂热的持久性和力量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讨论的是谁?不仅仅是CNBC上那些大呼小叫的人,尽管他们肯定也是其中一部分。因在2009年茶党会上咆哮而名声大噪的里克・桑塔利,也在当年花了很多时间叫喊着失控通胀的到来。事实上通胀并没有失控,但是他的立场却从未改变。就在两个月前,他还告诉观众,美联储“正在为恶性通胀做准备”。

你或许并不理会桑塔利那样的人,说他们基本上属于娱乐圈。但是许多投资者并不知情。我这里有一些投资经理对我讲,通胀的平静让他们很吃惊,因为“所有的专家”都预测说通胀会飙升。

而且,看到重要的政治人物也痴迷于一种失败的经济教条时,就很难对此不屑一顾。2009年,众议员保罗・瑞安曾警告“通胀的影子若隐若现”。他有没有反思过通胀一直保持在低水平?没有,他还在年复一年不断地对美元未来的“贬值”发出警告。

2009年5月,美联储著名的货币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艾伦・梅尔策,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一篇专栏文章警告说,除非美联储改变政策方向,不然通胀的飙升迫在眉睫。在之后的5年,梅尔策喜欢的价格指标的年增长率仅为1.6%,对此他的回应是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另一篇专栏文章,题目竟是:《美联储如何助燃即将到来的通胀》。这是怎么回事?

一部分显然是出于政治原因:桑塔利为什么会对通货膨胀怨声连连,抱怨奥巴马总统出钱救济那些“失败者”;瑞安为什么会对货币贬值提出警告,告诫政府不应该把“挣钱人”的劳动成果白白送给“拿钱人”,其背后都是有原因的。通胀的信徒总会把美联储的政策和对政府开支的抱怨联系起来。他们在对细节的把握上是完全错误的:美联储并没有通过加印钞票来平衡财政赤字;但在这一点上,由于美国的债务是由美元这种政府可以控制的货币来计算的,因此美国确实有更大的财政灵活性;而且与其他政府相比,美国政府更有能力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援助。

而美国社会对于“拿钱人”的愤怒根深蒂固,这种愤怒很大程度上与种族和文化的差异密不可分。因此,对于那些叫嚣通胀即将到来的人,人们会感到一种亲切感,而桑塔利就是这种人。但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和很多诈骗一样,通胀狂热的持续也是“亲密诈骗”的例子。在这种案例中,投资人信任骗子,因为这个骗子看起来和他们是一伙的。

这种对通胀狂热的帮派化诠释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当有人指出骗子口中的恶性通胀并没有出现时,你会感到裸的愤怒。同理,当你得知奥巴马医改似乎可行时,也会有类似的反应,也许二者的根源是相同的。但为什么会有经济学家认同这种通胀狂热呢?虽然都是保守派,但他们这种专业人士不是应该把证据置于政治目的之上吗?显然不是这样的。

因此,持续的通胀狂热恰恰显示了我们的社会是多么的两极化,一切都和政治相关,甚至连那些本应超脱于这些事情的人也不能免俗。和所谓的通胀失控风险不同,这种现实才是真正可怕的。

上一篇:另一个陌陌 下一篇:供电企业培训及人才评价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