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分析

时间:2022-07-22 08:34:35

关于音乐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分析

摘 要:音乐艺术能够经历千百年的流传而经久不衰,除了人类对其特有的喜爱与重视,更是因为音乐艺术对于人类有重大的教化作用与其他功能,对于人类精神层次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陶冶人的精神世界有着重要的功能。本文即是针对音乐艺术对于人类发展的功能与意义所作的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够对音乐艺术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下面主要从音乐艺术的发展发面,音乐艺术对于个人的发展,对于社会思想水平的发展作用所作的一个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音乐艺术;现代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075-02

音乐艺术作为一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在艺术文化领域的伟大创造,可谓是真正的艺术瑰宝。音乐艺术以其独特的美丽与特点,征服了千千万万人的感知觉神经,长期以来被青少年喜爱并加以传承。音乐艺术之所以经久不衰的缘由,一方面来自于其对人的感知觉产生的重大吸引力,另一方面因为其对人类发展的重大功能与意义,能够更高地提升个人的文化素质,陶冶人的精神情操。

一、音乐艺术的发展历程

音乐艺术的发展历程可谓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多种不同的发展阶段,今天我们单简述音乐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音乐艺术的正式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的上古黄帝时期,当时音乐艺术有了最简单的演奏工具与形式,随后经过古时期各朝各代的传承与发展,在音乐表演形式与音乐种类方面都有了极大的丰富与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音乐艺术立足于中国本土的社会环境,经过社会环境的演变,也逐渐分离出来众多的音乐流派与不同门类。

直到近代以来,中国的音乐艺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且在世界音乐文化相互交融的大的背景下,中国的音乐艺术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无论是从音乐种类还是音乐风格来讲,现代社会中的音乐艺术都是一项极为丰富的艺术种类。

二、音乐对个人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音乐艺术对个人艺术技能的培养作用。音乐艺术作为艺术技能的一个重要形式,对个人的发展作用首先体现在其能丰富人的个人的艺术技能,音乐艺术通过对个人长久而深远的影响与熏陶,能够提升个人对于音乐艺术的感知觉能力,甚至能够逐渐培养出人的对于音乐的创造能力,音乐艺术本身作为一项艺术种类的学术技能,其对于人的发展来说就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二)音乐艺术对个人情操的陶冶作用。音乐艺术作为一种精神感觉上的享受与陶冶,能够对个人情操的培养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音乐教学在艺术范畴中属于美育教育方面,通过音乐教学能够提升学生个人的自身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发展水平,而且音乐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发展创造力,增强学生创新力的过程,音乐专业的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在智力发面的开发水平,提升学生的个人情操,使得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培养出高尚的情操,对于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一个良好的提升。

(三)音乐艺术对个人欣赏力的提升作用。另外,在音乐专业的学习过程中,音乐其自身具有的独特魅力,能够对学生个人的文化欣赏能力有一个很好的提升作用,音乐能够让听者在聆听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愉快、舒坦的心理反应。从而从思想品质上对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进化作用,而且在音乐的教学中,学生能够从音乐艺术中获得一种思想情感上的共鸣,这种影响会深入学生的内心,从本质上对学生个人有一个精神的净化过程。

三、音乐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音乐对社会整体意识形态的促进作用。音乐艺术同其他艺术种类一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归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划分范围,在特定的时期里音乐艺术的发展也要经受所处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艺术的发展也可以称为是对一个特定时期内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缩影,因而音乐艺术的良好发展状态,也就意味着所处时期内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相对比较稳定。

(二)音乐对社会精神层次的陶冶作用。音乐艺术的主要功能与作用表现在它对社会精神层次的整体陶冶作用上,音乐艺术可以算作是一种精神听觉上的享受,而且音乐的影响功能主要表现在对音乐的欣赏聆听过程中,以其特有的感召力能够平复人的繁杂心情,培养人的稳定舒缓情绪,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精神层次。

(三)音乐能为社会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生活。音乐作为一种流传历史悠久的艺术种类,究其根源只是一种为人类提供精神享受、丰富人类文化生活的娱乐项目。因此,从其本质来讲,音乐最大的功用就是为人们提供闲暇时间精神听觉上的一种娱乐享受。人们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通过听音乐来舒缓心情,在无聊的闲暇时间也可以通过听音乐来打发时间,在茶余饭后更是可以通过听音乐来娱乐消遣,因此,作为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并不客观存在的文化艺术,音乐对整个社会最大的积极意义就是能够丰富社会的文化生活。

四、如何促进音乐艺术的发展

(一)在家庭生活创造音乐环境,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度。家庭作为青少年日常生活的一个主要环境,并且在这个环境中接受的教育是较为深刻的。因此,在家庭环境中提高青少年对于音乐的认同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要尽可能地创造音乐环境,比如闲暇时间放一些音乐歌曲让青少年听,时常观看一些音乐节目。这些举措都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音乐认同感,日积月累中让青少年对于音乐的兴趣度得以提高。家庭环境是提高青少年对音乐兴趣度的一个重要环境。

(二)在学校生活中重视音乐教育,提升对音乐的热爱度,从学生时代抓起。学校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学习知识的地方,除了家庭以外,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呆在学校这个场所,因此,学校的环境因素也对提高青少年的音乐兴趣度有着一个重要的培养作用。在学校的校园中,张贴一些音乐海报,或者平时的校园广播中多放一些音乐曲目,都能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程度。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接受音乐文化的熏陶与陶冶,对于提高青少年的音乐兴趣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举措。学生从上学时代就开始对音乐艺术有一个良好的接触,会逐渐培养出学生的兴趣,长大以后会更加热爱音乐。

(三)通过专业音乐课来广泛传授音乐知识,提高音乐学习水平。培养青少年对于音乐的热爱度,更重要的一个地方是音乐课堂上。音乐课程是学校对青少年进行音乐教育的主要科目,也是学校为提高青少年音乐水平专门开设的课程。所以,青少年最主要学习音乐知识,提高音乐兴趣度的场所就是音乐课堂上。这就要求在音乐课程中,教师要认真地传授青少年专业的音乐知识,严格地教学,争取能让青少年在音乐课堂上学到更多的音乐专业知识。

(四)日常生活中时刻灌输音乐思想,推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学习音乐知识,增强对音乐的兴趣度,更重要的是要在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对青少年的兴趣度。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要时刻向青少年灌输一些关于音乐知识的思想,为青少年传授一些音乐方面的精华思想,让青少年对于音乐的好奇感增强,促使青少年去主动地、自觉地学习音乐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对青少年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有利于青少年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音乐的知识,对音乐艺术产生极高的兴趣度。

音乐作为一门流传了千百年的艺术形式,其自从人类社会的早期创立开始就已经诞生了,尽管只是一种虚化的、形式上的听觉享受。然而,音乐对人类的审美感觉以及情感知觉上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它自身的特点。纵观古今,音乐艺术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路走来,其趋势不仅毫无萎缩,却有愈发蓬勃,愈加壮大的趋势。音乐艺术,对人类社会来讲是一门精神升华,陶冶情操的重要艺术。促进音乐艺术在现代社会中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尹爱青. 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

[2]周丽. 民间音乐传播的社会学讨论[J]. 中国音乐,2010,(03):127-131+180.

[3]赵娟. 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之文化阐释与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13.

[4]吴伟平. 浅议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05):26-27.

[5]任飞. 传播学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D].山东大学,2012.

[6]龚丽雅. 从民间艺术的发展看民间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J]. 四川戏剧,2005,(03):37-38.

上一篇:漫谈戏曲演员的修养和艺德 下一篇:音乐视唱练耳课中加强民族音乐元素的必要性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