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时间:2022-07-22 08:25:55

论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摘要】文章以生访谈为例,从个性,信任、理解、尊重,沟通,心理压力和教育观念的冲突五个角度分析了其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问题是教育的契机,尊重与换位思考能够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

【关键词】师生关系;影响因素;个性;尊重;沟通

肖老师是小学六年级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他对工作尽心尽责,对学生严格要求,所带的班级教学成绩名列前茅,学校老师对他的教学能力表示充分肯定。然而,他在面对一群精力充沛、活泼调皮而问题多多的毕业班学生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学生们对这位严格的班主任也有一些负面的评价:“肖老师经常因为学生有不懂的问题请教时,喜欢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或者摔东西。同学们都怕得不行,从此不敢再问。另外,他还喜欢拿不同的同学作比较,本意是激励学生比学赶超,增强同学间的竞争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但其表达方式以讥讽和挖苦居多,使得同学们既伤心害怕又对他心生厌恶。”面对这种局面,肖老师自己也非常困惑。

对于以上问题,我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喜欢为他的成长付出这么多的老师呢?我难过: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觉得老师令他讨厌,让他伤心呢?同时我又在思考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哪些呢?

于是,我对班上的学生A、B、C和肖老师分别进行了访谈,以了解他们对彼此的真实看法。

学生A访谈片段:

我:“肖老师喜欢你吗?”

A:“像我这样的学生,他怎么可能喜欢呢?不嫌弃我就偷笑啦!”

我:“为什么说他嫌弃你呢?”

A:“他既让我害怕,又让我伤心。我听得最多的是‘你都是毕业班的学生了,怎么整天还像烂泥一样’这类的话。”

我:“什么事让你那么伤心?”

A:“最让我伤心的还是‘罚抄’的事……”

我:“能告诉我‘罚抄’的事是怎么样的吗?”

A:“因为我上课老是分心,所以肖老师一旦发现我表现不好,就惩罚我抄写数学书上的例题20遍,经常导致我没有时间午休。我真想对老师说,您这样罚我抄20遍有用吗?我还是不懂啊。”

肖老师访谈摘要:

他认为学生A是个好动、爱发脾气的人,上课几乎坐不住,作业几乎每天迟交或不交,学习成绩差不多是班上倒数第一,常拖后腿,动不动就和同学发生冲突,实在是让老师伤透脑筋。而且学生A的学习习惯很差,他罚学生A抄写例题并不是想真的罚他,只不过想通过这种方法磨炼他的定力和耐力,让他能够“静得下,坐得住”。

通过对以上访谈的分析,我发现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五个。

一、个性冲突

不难看出,学生A个性较强且易怒,而肖老师又是个急性子,做事直来直去,比较少去想解决问题的策略,对学生比较严厉,往往给学生一种不近人情、强人所难的感觉。而学生对老师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很反感。由此可看出:由于师生双方的个性都较强,便加剧了矛盾的产生,原来好的本意,由于急躁,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对,造成彼此伤害的局面。

急躁对于处理这类学生的问题没有一点帮助。班主任应该针对不同问题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不能一味地简单粗暴。当然,要做到这样,拿捏适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是需要老师的智慧,更需要老师教学相长的爱心与锲而不舍的耐心。

二、信任、理解、尊重

学生B对肖老师的评价是:“他常常直来直去,平时对我们很凶,又喜欢批评人,从没有主动与我们谈心,也很少听见他由衷地赞赏哪位同学,仿佛我们的表现和他的要求总是有着相当的距离。被他找去谈话,准是做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他不尊重,不理解我们,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比如说我们男生爱打篮球,偶尔课外活动时间去打篮球,被他发现就会被从球场揪回来狠狠批评一顿,说我们都是毕业班的学生了,还不务正业。我们常想:如果老师能心平气和地跟我们说‘要打篮球,可以,但不能耽误学习’,那该多好!可是,我们听不到这样的教诲,在他的眼里,我们除了死读书,做其他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都是不应该的。”

学生C补充道:“我们看到最多的老师的表情是对我们摇头,听到最多的话是‘不行’‘不好’‘不对’……好像从他嘴里说出来的总是否定句而不是肯定句。我们多希望能偶尔看到他的笑脸,能偶尔听听他的表扬。长久下去我们都觉得自己很失败。”

学生们大多在抱怨,在这抱怨声中我听出他们都反复地提到“理解、尊重、信任”的问题。同时我又发现肖老师也在埋怨学生不理解他,不尊重他。彼此之间没有好感,缺乏信任,充满误会。

通过对访谈的分析,尤其是师生惊人相似的认知,我认为“理解学生,对学生宽容”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如果一位老师不理解、尊重学生,不知道如何去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关系,那么他就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同时,学生也要多理解、尊重老师。只有双方彼此尊重,才不会造成紧张的师生关系,才能避免使得学生觉得自己被压制,被羞辱,老师又觉得自己很委屈,被冤枉。

三、沟通

由于师生之间很少谈心,又缺少沟通,发生冲突时,双方都无法心平气和地共同寻找一条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途径。由于很少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双方都无法正视问题,积极地处理问题,结果老师没有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不了解学生真正的需要,只是一味指责、讽刺、批评学生,而学生对老师压制又不满意,从而加深了彼此的误解甚至仇恨。

四、心理压力

我发现这次访谈中师生双方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压力”问题。学生觉得自己作为毕业班的学生,压力太大了,每天都面对老师的唠叨、家长的期盼、同学间的竞争,学习压力大,心理压力大,甚至产生学习焦虑,结果越焦虑越不安,很容易和老师发生冲突。而老师同样要承受巨大的压力,班上的学生调皮难管,经常制造麻烦,需要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班务。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求很高,而收效甚微让他挫败不已,因此造成很大的心理困扰。另外,家长、社会对老师的评价也使老师身心倍受折磨。超负荷的压力也加剧了冲突的爆发。我觉得,不仅学生的压力需要疏导,老师的压力更需要受到关注。

五、教育观念的冲突

义务教育让学生在升学方面没有压力。不少学生认为不需努力也照样升初中,“老师你管我这么多干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求也没有以前那么高,反而认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快乐成长才是第一位的,因此对老师提出的有些要求也不是很配合,导致家校脱节,让学生更加难管。

而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还是觉得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都很重要,学生应该重视,因此有时候会硬逼着学生学习。这样,双方在观念上就发生了冲突,加剧了师生之间的矛盾。

师生间发生冲突是正常的,关键在于老师要把问题变成教育学生的契机,用自己的智慧、理性去影响学生,做到对事不对人,不辱骂学生,充分地理解、尊重、信任学生,对犯错的学生能宽容,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用沟通的方式去解决学生的问题。这样就能找到一个双方都比较满意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彼此不必要的伤害,师生关系才能融洽。

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多理解、尊重老师,学会从老师的角度去看问题,不要一味地指责、埋怨老师。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会充满爱,充满阳光!我更希望家长能对学校的教育、班主任的工作给予一定的理解和支持;社会能为教育的环境创造一片宽松的舆论氛围,多一些实事求是的认知。

最后,我想用著名特级老师窦桂梅老师的话作总结:“学校把整个班级交给你,你就要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老师。了解每一位学生:教育的一切始端,就从了解孩子开始。尊重每一位学生:要蹲下来和孩子讲话。相信每一位学生:老师要把自己的精神之爱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关爱每一位学生:作为教育,爱心比什么都重要。依靠每一位学生:依靠学生的过程本身就是提高了自己,成就了自己。”

愿我们每个人都来做脸上有微笑、眼中有关爱、口中有文明、心中有尊重、脑中有方法的“五有”班主任吧!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W出版社,2002.

[2]杨钋,林小英.聆听与倾诉:质的研究方法应用论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杜萍.中小学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窦桂梅.为生命奠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6]王守纪,杨兆山.以尊重为核心的现代师生关系及其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5):34-37.

[7]鲍聪.师生关系研究述评[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06):32-35.

[8]王耘,王晓华,张红川.3-6年级小学生师生关系:结构、类型及其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03):16-21.

[9]孙俊三,谢丽玲.我国当代师生关系研究范式的扬弃和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2004(18):48.

上一篇:对80例失眠症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后患者的平均... 下一篇:该放手时则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