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环境建设下的低碳经济论文

时间:2022-07-22 07:27:57

法制环境建设下的低碳经济论文

一、萍乡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和建议

(一)运用高新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

主要是改造提升好黑(煤炭)白(陶瓷)灰(水泥)红(烟花鞭炮)金(冶金)五大传统优势产业。把以萍矿为核心的煤炭产业、芦溪县电瓷和湘东区工业陶瓷产业、以中材水泥为龙头的水泥产业、上栗县烟花爆竹产业、以萍钢为代表的冶金产业纳入低碳发展轨道,提升煤炭、陶瓷、水泥、烟花鞭炮、冶金等资源型产业的科技研发能力和科技含量,通过科技手段使上述产业实现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加强矿山综合治理,推进煤矿标准化建设,提高煤炭开采机械化水平,对洗煤、炼焦等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大力发展煤化工、煤制气、煤矸石建材等煤炭延伸产业;大力发展陶瓷机械、陶瓷模具和化工陶瓷、耐磨陶瓷、高温结构陶瓷,电瓷由普通电瓷向玻璃绝缘子电瓷转变;水泥行业由“小、散、乱”走上规模化、科技化、环保化生产,加快由单一的水泥生产向水泥制品生产转变,促进水泥产业绿色发展;烟花爆竹由传统手工生产推进到先进自动化规模安全生产,全面研发推广鞭炮配装封一体机、烟花生产一体机、引火线湿法制引机及黑火药生产全自动数控生产机械;鼓励冶金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产品研发,支持企业开发科技含量高、使用范围广、附加值大的新产品,提高冶金工业技术装备水平。

(二)培植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有利于调整萍乡市产业结构,使萍乡摆脱对资源的严重依赖,大力培育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以企业为依托,加强新材料制造技术研发和产品的开发,重点发展粉末冶金材料、纳米材料、抗磨材料、稀土材料、特种纤维、建筑防水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环保涂料、特种玻璃等产业;加快新型医药研发创新平台和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化制药、纯天然植物类药物、化学合成药物等制药产业,形成以医药制品为主的医药产业集群;利用萍乡现有的机械工业优势,以安源客车、鑫通机械等骨干企业为依托,生产和制造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旅游客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矿山专用设备,全面振兴先进装备制造业。

(三)大力发展以旅游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是一个能耗低、污染小、就业容量大的低碳产业,它包括旅游、商贸、金融、保险、物流、咨询等产业。旅游业号称“无烟工业”,旅游业对其他服务业具有先导和带动作用,旅游发展与经济转、房地产、娱乐、零售、邮电通讯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创建低碳产业园区

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最重要的载体,成片集合了大量的企业,产业园区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阵地。目前,全国很多地方都提出要建立低碳产业园,低碳产业园与普通产业园区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应具有完善的工业三废排放管控体系,从而实现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其次,在产业发展方面,要以高新技术对资源进行集约、节约和高效利用;再次,要有完善和健全的产业园区低碳运行政策和管理体系。萍乡市要立足于现有的“一区五园”,逐步把这些园区改造和提升为低碳经济园区。低碳产业是科技先导性产业,而又离不开市场化运作,因此,创建低碳产业园区要以科技和市场来支撑,首先要推动各园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在园区建立技术转移机构、科技研发中心等,走产学研之路;其次,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社会各类资源投入低碳园区建设。

二、加强低碳法制环境建设是上述低碳经济发展措施实施的制度保障

在低碳经济发展法制环境建设方面,首先是保护法制环境建设,依法保护环境,强制企业节能减排;其次,发展低碳经济不能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由于企业的逐利性,资源的代价和环境的成本往往被市场所忽视,因此,需要构建起发展低碳经济的地方规范性文件体系,在法制层面上从财政、税收、土地转让等方面对符合低碳要求的企业给予优惠和支持,以法制的形式把发展低碳经济的信号转换成市场的信号,这样才能以市场化手段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出台与国家法律配套的相关规范性文件

我国在有关低碳经济的开发利用领域已经制定了《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萍乡市政府应以上述法律为基础,根据萍乡市具体情况,研究实施细则,尽快制定相关配套的地方规范性文件,如《萍乡市政府绿色采购办法》、《萍乡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萍乡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萍乡市燃气管理办法》、《萍乡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萍乡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办法》等地方规范性文件。

(二)加紧制定促进碳减排的财政、税收、贷款的规范性文件

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建立起了激励性法律机制,制定了支持低碳发展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专项贷款等法律工具。萍乡市可以建立相应的地方规范性文件,对实行了节能减排的企业、从事低碳产业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优惠。

(三)制定高碳企业低碳化改造和退出市场的规范性文件

也就是通过法制手段把政策转化为制度,对高碳企业进行低碳化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生产规模小和技术水平低是萍乡市企业单位GDP能耗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因此,以先进技术淘汰落后技术,以规模化生产替代小规模生产是萍乡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萍乡市要建立具有连续性和强制力的规范性文件,形成隔绝高碳企业进入,对现有高碳企业低碳化改造,对低碳化改造无望的企业进行淘汰的制度体系。

(四)大力开展相关普法教育

应深入开展以宣传节能减排、倡导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普法教育,在全市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重点加强对《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及市里出台的相关配套规范性文件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环境友好观、节约资源观、人与自然和谐观。

(五)提高环境执法水平

执法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执法者的素质。应加大对环境执法者的培训力度,以确保环保执法人员的专业化和高素质。配备必要的执法技术设备,实现执法方式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以达到最佳的执法效能。此外,要建立环境行政执法联合协作制度,环境行政执法应及时与经济、工商、交通、资源管理等部门沟通,提高执法效率。

三、结语

总之,现代经济是法制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制的保驾护航,作为地方政府必须出台系列有关低碳经济发展的规范性文件,确保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法制的轨道上有序进行,进而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作者:李龙 单位: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POCIB实务教学国际贸易论文 下一篇:低碳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