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建设全国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基地的设想

时间:2022-07-22 04:46:54

乌海市建设全国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基地的设想

近几年来,乌海市依托资源优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这个历史性机遇,以建设特色经济为突破口,走出一条煤-电-高载能及深加工产品的发展路子,使经济发展步入一个快车道。高载能工业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电力工业的发展。目前乌海电力总装机容量仅为83.4万千瓦,但随着去年已开工的海电三期及今年即将开工的京海、乌达矿业公司、海神等电厂,届时全市总装机容量为400多万千瓦左右。这些电力项目的建成,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影响重大,仅投产后正常生产上缴的税收是全市去年财政收入的1.5倍以上。这种大跨越式的迈进,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电力市场在哪里,耗电量较大的高载能工业发展取向如何选择,从目前对高载能产品的市场潜力及发展优势分析,电石深加工是极具有广阔前途的。特别是抓好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这个环节,就抓住了关键。

一、电石的基本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石的化学名称是碳化钙,其主要用途是生产聚氯乙烯。自上世纪60、70年代国际上由石油法生产聚氯乙烯迅速取代电石工艺法生产聚氯乙烯以来,发达国家已很少生产电石。目前全世界年产电石约700万吨左右,我国今年预计电石产量为500多万吨,占世界产量的70%左右,其它生产国有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巴基斯坦、朝鲜等国家,由于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在进一步扩产,致使电石产品供需矛盾仍很突出,由去年每吨1500多元涨至目前每吨2150多元,这种趋势将保持很长一段时间。

电石的原主要产地东北、华东、中南的产量在减少,华北、西北、西南在增长,华北地区占比重最大为4413%,主要省份是山西,其次是内蒙古。目前,中国最大的电石生产厂家是年产10万吨左右的乌海海吉氯碱化工、乌盟的白雁湖电石厂和浙江的衢州化工厂。海吉氯碱的三号炉投产后电石产量可达15万吨,将成为我国电石生产的最大生产厂家,但目前又有不少企业在扩建和新建电石项目。中国目前最大的电石炉在贵州省;容量是35000千伏安。乌海市海吉的电炉是25500千伏安,设计年生产能力是4.5万吨,实际产量已达到5万吨。该炉引进的是挪威技术,在我国属于先进水平。

由于电石法聚氯乙烯的扩产,电石的需求将在一段时期迅速增加。电石是高载能产品,电力费用占单位成本的70%左右,电石的竞争取决于生产电石的电价以及石灰石、焦粉或兰炭等原辅料的价格和供电的能力。目前全国19个省市缺电,还有电价的原因,所以能具备大力发展电石生产的地区,只有山西、内蒙、陕西、宁夏及西南等少数地区。从电价低和原辅材料就地就近供应的条件来看,乌海是生产电石的最佳地区。

二、聚氯乙烯(PVC)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2002年全世界PVC的生产能力为3400万吨,生产量是2750万吨,平均每年增长44%,亚洲的生产和消费增长很快,每年达7%左右。世界PVC生产以乙烯石油路线的占94%,其余为电石法生产,且主要由中国生产。2002年,全国PVC的生产能力已达480万吨,实际产量339万吨,进口量达215万吨,消费量554万吨。全国PVC生产企业近70家,生产企业平均规模7万吨,最大的PVC生产企业是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年产PVC56万吨,70%的企业用电石法生产占总产量的50%,其余由乙烯法和进口单体法生产。

我国具有发展PVC加工业的巨大市场。九十年代以来年平均增长在百分之十几,最高的年份达20%以上。需求量由1990年的81万吨上升至2000年的400万吨,10年间增长了5倍。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将进入又一轮快速发展的新时期,PVC及其加工制品作为代钢代木的新材料,将会有更广阔的市场。我国目前PVC加工行业的分布状况是北方以硬制品为主,型材、管材、板材占PVC制品的60%,特别是建筑型材和管材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将会有更高速度的发展。南方以软制品加工为主,主要是玩具和鞋类、人造革等,仅广东的PVC消费就在100万吨以上,占全国消费量的20%以上。其它行业如PVC地膜、PVC防水卷材、PVC电线穿线护套、PVC包装制品、PVC汽车内部装饰物、PVC封件等也在较快发展,预计到2005年我国PVC需求量超过800万吨,2010年将超过1200万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PVC加工能力扩大的同时,PVC加工业的装备水平也在迅速提高。管材和型材的国产设备的水平已达到或接近国外20世纪90年代水平,部分产品已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并已经少量出口。

专家们对生产PVC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传统的观点认为采用乙烯石油路线的生产工艺,理由是乙烯石油法路线技术成熟,生产规模大、成本低、污染小,产品质量稳定。但近年又有不少专家认为电石法生产PVC也有优势,理由是石油是紧缺战略物资,中国是以煤电为主要能源,电石法生产工艺的不断成熟,产品成本已有很大降低,具有一定竞争力。但是,最关键是成本的比较,按照通常的说法,电石法生产PVC和石油法生产PVC的成本比较点在每桶石油价格25美元。目前,每桶石油的价格约30美元,所以,石油法生产PVC的成本高于电石法。石油法的成本每吨4400元,电石法成本每吨4000元。我市由于电价和原辅材料较其它地区有优势的原因,生产成本在3500元-3800元,极具市场竞争力。在我国,相当一段时间内电石法工艺与石油法工艺仍将并存,今年新上PVC的项目80%就是采用电石法工艺,如陕西府谷最近开工一家年产15万吨电石法PVC生产企业,山西、山东、四川也在筹划上电石法PVC项目。

三、抓住机遇,打造电石法生产PVC的全国基地

从PVC的需求趋势看出,到2005年保持现有产量并仍进口200多万吨的情况下,国内PVC需求还将缺口300万吨,到2010年PVC缺口700万吨以上,这个巨大的潜在市场是个历史的机遇,而且乌海市在有条件生产PVC的同类地区中具有更强的优势。

首先,有已建成和即将建成的电力企业做保证。电石的费用是生产PVC总成本的65%左右,每吨PVC消耗电石1.5吨。电费是电石成本的70%左右。电石和PVC联产已成为趋势,今后电厂与电石、PVC联产或者联合,也将成为趋势,这是经济规律决定的。乌海市购电石生产PVC比东部地区成本低500元左右,自产电石又低800元左右。今后不管谁发展PVC,必须向电石产地靠近,有丰富电力同时又具备生产电石优良条件的地区是不多的。乌海市目前的电石生产能力已达到70万吨,进一步发展电石工业,既生产了优质廉价的电石,也使电厂有了稳定的用电市场。

其次,乌海已有了海吉氯碱6万吨PVC建设经验和黄化集团3.5万吨PVC装置的生产经验,以及相应技术力量和管理力量。同时,电石法生产PVC除电石之外的另一主要原料原盐,在乌海邻近地区吉兰泰等池盐储量丰富,且运输方便。

再次,面临加入WTO和全国PVC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PVC生产销售的竞争将不可避免。我国PVC行业现状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技术装备落后,生产规模小,厂家集中度低,70%的厂家年生产能力不足5万吨。这些厂家多数在东部地区,进一步发展会受电力、电石运距、资金等因素制约。而我们借此机会一步到位上几个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在调整的过程中发展起来。

乌海市PVC产业的发展目标已确定,到2005年PVC生产能力达50万吨,2010年PVC产量达100万吨。当实现100万吨PVC产量时,同时还有100万吨的烧碱。届时每年将消耗150万吨的电石,将耗电80亿度,可消耗15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发电量,可实现产值80多亿元,可上缴税金9亿元左右,可以直接安置1.5万-2万人就业。这是乌海目前除了电力行业外,又一个能够大力发展的行业,将成为乌海市“十一五”期间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

四、发展PVC产业的主要措施和要求

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PVC产业的发展,作为工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要做到领导倾斜、工作力度倾斜、财力倾斜,为PVC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与条件。

2、搞好规划和基础设施配套等前期工作。建设PVC产业需要设置很大的土地、电力、水、交通等生产要素。首先经过认真选择将PVC的用地规划好,不要来了投资者临时选用。将水、交通、输变电等基础设施适当提前安排实施,以“筑巢引凤”。

3、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搞好我市PVC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是最关键一个环节,市区两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同志,必须主动出击,向现在国内规模较大的PVC生产企业,加工PVC的大企业,有意投资的财团,包括国外的PVC生产企业,选好目标采用各种办法与其建立联系,鼓励来乌海建设PVC生产企业,主动与电石、PVC方面的专家交朋友,让他们出主意,介绍朋友,并帮助招商引资。招商的同志不但吃苦,还需敏感、热情、方法多样,市区主要领导要积极主动参与此项工作。

4、必须做好环保工作。现有的电石企业我市已开始了环保整改。新上的电石PVC项目,必须做到环保与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生产,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坚决不能上马。在符合环保要求的情况下,电石和PVC的生产过程仍有大量的“三废”,治理的同时要求综合利用,如电炉的炉气和乙炔工序产生的电石泥渣,在利用方面多做文章,早做文章,把环保工作搞好,是发展PVC产业的保证。

5、要求生产装置规模和企业规模达到我市的要求。小型装置和小规模的企业不能引进,企业规模应该在PVC产量6万吨以上,最好应在20万吨以上,今后才有较强的竞争力。

6、建设好信息平台。我市现有电石生产企业14家,PVC生产企业2家,虽有一高载能企业协会,但联系和活动很少。为使行业内部能及时了解国内外PVC和电石的发展动态,包括技术进步、新产品开发、价格升降,需要在行业内建立信息网。在起始阶段需政府有关部门支持与帮助。这个平台的建设有利于PVC和电石行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扩大影响,以促进PVC产业的快速发展。

7、从目前开始就应抓紧PVC产品的应用开发,大型的建材项目要搞,小型民用日化也要搞。

8、充分发挥乌海学院人才培养和科研的作用。明年开始招生的乌海学院不但要为PVC等化工产业培养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与有关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还应在电石、PVC生产路线改进,聚合技术发展,特殊用途产品开发,新技术设备的采用,特殊助剂研发方面进行开发和研究。形成科研和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直接为我市PVC产业的发展做贡献,既丰富了教学,又发展了PVC产业。

上一篇:对我国水务行业发展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