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青年教师自我定位的思考

时间:2022-07-22 11:37:47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自我定位的思考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经济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分析了当今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现状的基础上,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外因关系探讨了高校青年教师牢记教师职责、确立准确的自我定位的重要性。同时,阐述了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在高校青年教师准确的自我定位中发挥的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青年教师;自我定位;内外因

作者简介:殷树娟(1981-),女,江苏宿迁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理学院,讲师;

王灯山(1980-),男,山东泰安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理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60236020)、北京市教委科技面上基金项目(项目编号:KM201211232018)、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教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GJYB1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150-02

《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古有天、地、君、亲、师之说。“师道尊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对学生成长和成才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高校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其学生的素质,高校教师的质量直接影响其所在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但在物质横流的当今社会,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来说,相对于提高自身素质,生存是最重要的事情。师德观念正在接受严峻的考验。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高校青年教师准确的自我定位显得更加重要。本文在对面临科研、教学和经济压力“三座大山”的当代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高校青年教师进行自我定位的重要性以及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自我定位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当代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状态

对于当代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状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廉思近日的《工蜂——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1]给出了形象的描述。报告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高校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群体,并称这个群体为“工蜂”族。报告中用“蜂巢”来比喻大学及其等级分明的行政体制,高校青年教师就是“工蜂”。“工蜂”在蜂群中占绝大多数,承担了整个蜂群的全部劳动。“工蜂”弱小,但有力量,虽有集体协作,但也独立作业。“工蜂”一生从不停止工作,它们持续酿造蜂蜜,恰似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工蜂”在蜂巢中的地位与高校青年教师在高校中的地位如出一辙。高校青年教师实际承担了大量的教育教学工作,但所得到的回报无法与资历、职称、行政职务高者相比。科研、教学和经济压力被他们视为“三座大山”。

在科研方面,由于绝大多数高校把职称和职务晋升与数、出版专著数、申请课题数等“量化指标”直接挂钩,因此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科研是教师在高校能有一个更好地发展的唯一途径。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成果并不乐观。虽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工蜂”们的耕耘却没有相应的收获,这除了与自身没有花费很多时间进行深入研究有关外,更多的是由于科研平台、科研评价系统仍存在很大缺陷。如在文章优劣、项目申请、业绩评定等相关工作中,公平性越来越多的遭到质疑。这让越来越多的高校青年教师开始偏离“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岗位职责。

在教学方面,[2]大多数高校的主要必修课程的教学大都被控制在老教师手中,高校青年教师一般很难从事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从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需求来看,一方面教学工作量是职称评定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分配给青年教师的教学任务相对很少,且大多是选修课程,而选修课在职称评定系统中所占的分值比例相对较小。对于科研任务较重的高校来说,青年教师可以选择走单纯的科研路线,但对于综合性或者教学任务偏重的高校来说,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在职称评定系统中明显处于弱势。而这种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青年教师的锻炼,但同时也将最有动力、最有创新性的“初生牛犊”磨练成了温顺的“老黄牛”。

在经济方面,据统计,50%以上的高校青年教师年收入在5万以下,相比一些近年来收入水平迅速提高的行业,高校教师的相对经济地位近年来不升反降。为师者,当为世人言行之楷模。教师是园丁,呵护祖国的花朵;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构筑心灵的高塔,但这些园丁们已慢慢沦为“低收入群体”。低收入的现状使高校青年教师在择偶、养家糊口等实际问题的逼迫下慢慢放低标准,甚至违背社会道德的底线。在廉教授的报告中也指出:“古人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审其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非有闲暇不为也’,但当不少教书育人者必须为世俗劳碌时,我们担心青年知识分子正由“精神贵族”沦为“知识工人”,并把这种焦虑传给下一代。”

二、高校青年教师的自我定位

1.自我定位的重要性

巨大的现实压力、残酷的竞争制度等现状导致一批又一批的高校青年教师走上了“歧路”。调查显示,学术不端行为几乎遍及绝大部分高校。[3]包括:“在课题评奖时拉关系、走后门”、“学校职称评定论资排辈”、“在没有参与的科研成果上挂名”、“交纳非正常版面费”、“一稿多投、多发”、“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和“伪造数据”等等。但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外因关系来分析,之所以有这么多步入“歧路”的高校青年教师,主要是因为他们对于自己的自我定位不准确,在经济社会的浪潮下才会慢慢迷失了自己,做出了违背道德甚至违法的事情。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一位的原因。因为它是事物发展的自身的内在根据,归根到底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速度以及外因作用的效果大小,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高校青年教师确立准确的自我定位,其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说明:

首先,准确的自我定位有利于激发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生活的动力。虽然“评上副教授”、“发表SCI论文”、“当上课题组长”等也能激发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生活的动力,但这些动力太实际。太过物质的追求或许能满足人们一段时间的物质欲望,但却违背了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传道、授业、解惑。笔者认为准确的自我定位是对自己事业的总体规划,而不是一个接一个物质化的目标。当高校青年教师能够对自己所从事的“高校教师”这份职业具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对自己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后,即使生存状态再不如意,也会生活的很满足、很知足。

其次,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外界环境,准确地自我定位可以时刻警醒高校青年教师的行为举止。正是由于有些高校的青年教师没有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所以才会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被卷入泥沙中,做出一些违背社会道德甚至违法的事情。在20世纪,博士生的招生数目相对较少,因此博士生的头衔被人们神化。当今社会,进入高校的青年教师大多数是博士毕业生,他们还没有完全走出被神化的状态,耐不住寂寞,坐不了“冷板凳”。但事实上,随着国家对高等院校的不断扶持,不论是国家直属高校还是地方高校都已经超编,聚集了一大堆博士生、博士后等待晋升,残酷的竞争现状给了青年教师们当头一棒。有些人在棒打下更加努力,有些人却从此颓废。而努力的人中不乏有一部分人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如果能更加理智的看待自己,把自己的目标设定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那么误入歧途的青年教师将会少很多。

最后,准确的自我定位有利于改进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升科研能力。如果高校青年教师能更好地理解“教师”的职责——传道、授业、解惑,那么在教学工作中,则会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状态等,同时在指导研究生论文的过程中也能更多地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而不是单纯的发文章、申请项目等。

2.高校青年教师的良好自我定位需要外因辅助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外因关系可以看出,虽然内因占主要作用,但外因对于内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因此,高校青年教师的良好自我定位需要外因的辅助。[4]而这些外因来自于各个方面:国家、社会、学校、家庭。

首先,在国家方面,政策上的扶持是解决高校青年教师根本问题的途径之一,学校的相关政策也是在执行国家方面下达的相关命令。比如:在购房政策方面,如果政府能对青年教师在购房时实施限购优惠等,高校教师的经济压力将大幅度下降。

其次,在社会方面,一方面青年教师真实地生活在社会中,而另一方面社会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青年教师的思想、行为。因此,在社会舆论与社会道德方面对高校青年教师增加监督、约束的同时,也应该给青年教师更多的成长空间。

再次,在学校方面,学校是高校青年教师的直属单位,也是直接将国家、社会的影响力转化为实际作用力的地方。从高校青年教师步入高校殿堂便开始了与学校相关的各种人、各种事的沟通。学校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要综合考虑,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优势。

最后,在家庭方面,和谐的家庭是青年教师不断奋斗的温暖港湾。和谐的家庭可以给青年教师储备能量。

三、结论

青年教师是高校长期发展的动力,也是高校生存的资本。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状况越来越残酷。本文在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外因关系阐述了高校青年教师牢记教师的基本职责、确立准确自我定位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在高校青年教师准确的自我定位中发挥的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廉思.工蜂——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N].中国青年报,2012-09-14.

[2]殷树娟,齐臣杰.集成电路设计的本科教学现状及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4):64-66.

[3]蒋海洋,可燕.开放性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56-159.

[4]李旭春,王春凤.创新实践教学,提高电力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效果[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7):11-13.

上一篇:供电公司加强停电管理工作解读 下一篇:地方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