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加”后的判断

时间:2022-07-22 10:01:15

【摘要】表述的细微变化,恰恰让我们感触思考:本课例是否另外有一种教学的途径呢?有没有可以改进的方法呢?或者更直接提出现在的问题:我们能否找到3的倍数,它所具有的内部更直接的“具...

【内容摘要】“叠加”判断是对“3 的倍数特征”教学的新探求,既可广泛用于课堂,亦可为不改变教材体系及内容前提下的拓展和延伸。

【关键词】叠加 3的倍数 特征 判断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知道,判别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或能否被3整除),一般按现行教材上所说(包括人教版等其它各版本在内)即:如果一个数(笔者注:本文中所涉及的“数”均指非零自然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表面上看这是将问题化简,再以简单的判断去推断原数是否是3的倍数的结论。实际上,严格地说这是个循环定义。试想:学生在此之前,并未学过“判断3的倍数”的概念,凭借什么去判断“和是3的倍怠保进而去实行新的推断呢?好在学生已学过数的整除的意义,学生最后还是归结为将“各位上数的和”除以3再去判断。可见,这与将原数直接除以3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不过一个复杂,一个简单,以简驭繁而已。

但我们注意到,现行教材中相关课题,涉及提到的都是“特征”二字。“特征”可作为事物独特地方所具有的征象、标志,一般乃事物的外部表现。教材在这之前讲到的2、5倍数数的特征,因其直观表现,比较准确。因为能被2、5整除的数,可以从该数外表上“看”出来。例如:个位上是0、2、4、6、8的整数,都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整数,都是5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在哪呢?所以这里所学的大部分情况的“特征”,实质是它的“特点”而已。笔者也注意到有的专家行文中提到“特点”,这或许就是当前有人提倡改变说法的原因所在吧。

表述的细微变化,恰恰让我们感触思考:本课例是否另外有一种教学的途径呢?有没有可以改进的方法呢?或者更直接提出现在的问题:我们能否找到3的倍数,它所具有的内部更直接的“具像”特征,哪怕是一种弱式的表现?甚至更为大胆的设想,今后的教材可否作相应的改进呢。

二、“叠加”的教学探求

我们说答案是肯定的。如何引导学生来探讨,我们作了一番思考,那就是进行“叠加”计算,再根据“叠加”出的结果进行直接的判断。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可这样设计进行:

第一层次,探求关联。出示4张卡片,分别写上数字如:2、7、5、1,排出一个四位数后,例如是2751,再让学生除以3,得2751÷3=917,能被3整除,是3的倍数;接着任意调换位置,再让学生除以3,仍能被3整除,是3的倍数……为了更全面地说明问题,将其中的一个数加上1或减去1,如将上述的2751,其中的2改为3,排列得3751,将此数除以3,发现不能被3整除,不是3的倍数;再任意调换几个数的位置得到的数除以3,发现总不能被3整除,亦即总不是3的倍数。引导学生得出: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与它各位上的数的大小有关但与其位置无关!

这样安排连续递进的数学活动,与原有教材探求方向保持一致。

第二层次,定向分类。师可出示先计算再作分类的题目,如先将下列各数分别除以3,然后分成两组:

15、56、97、112、235、864、1056、2381、2258、5475,

第一组:能被3整除的数有( )。

第二组:不能被3整除的数有( )。

“整除”的概念学生早已学过,而判断有待学习,所以必须先让学生具体计算进行。有意设置此项活动,让学生经历探求过程。

第三层次,指导“叠加”。对于刚才分类的两种数,让学生分别把各位上的数相加求和;若和仍是多位数,再去相加,一直加到和是一位数(数学术语叫“数字根”)为止。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叠加”。如724352,第一次将各位上的数相加得7+2+4+3+5+2=23;23是个两位数,再进行类似加法得2+3=5;5是一位数,结束。

第四层次,引导发现。“叠加”过程结束后,师及时让学生说说将某个数进行“叠加”所得的结果。引导同位同学进行对比去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叠加”的结果是3、6或9;而不能被3整除的数,“叠加”的结果是1、2、4、5、7或8。这时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我们和一般现行教科书一样,采用不完全归纳法,让学生自己发现并初步总结规律,即:一个整数,如果“叠加”的最后结果是3、6或9,则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如果“叠加”的最后结果不是3、6或9,则这个数一定不是3的倍数。

第五层次,验证结论(多项活动方式进行,略)。

三、“叠加”判断的教学价值

以上所述,“叠加”判断不失为是一种创新的方法,关键是符合“特征”且易于口算进行,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学生有兴趣也能很好掌握。此外,多年实践的教材客观上也提供了这种教法的可能性,“叠加”实际上就是教材上所谓3的倍数的特征(即: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的反复运用,这如算法语言程序控制上的过程自我调用,亦即“递归”。只不过在最后不需要“算”能否“被3整除”,而是“看”是否是“3、6或9”罢了。

探求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又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习得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态度。同时,对于解决问题而言,也更具有策略性。

我们通过探索提出的“叠加法”,或将为教材的编写提供参考:既可作为通行的方法,替换原有的课例,列入相应的教学内容,也可以一种补充方式作为扩展内容。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美]G・玻利亚. 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M]. 科学出版社,1982.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教育局教研室;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城关小学)

上一篇:“网络填报+投递”式报账模式的运行及研究对策 下一篇:卢景文“全新”歌剧《卡门》制作香港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