沏壶冻顶供养春天

时间:2022-07-22 06:52:01

沏壶冻顶供养春天

中国茶艺得力于许多小人物,就以现在最流行的紫砂壶来说吧。紫砂壶确实的起源很难查考,但是以现存的图书作证据,在宋元以前的绘画中,都没有用紫砂小壶泡茶的,因此我们可以确定紫砂小壶是起源于明朝。

传说,常州府的宜兴有一天来了一位云游的和尚,他一边走,一走叫卖:“卖富贵!卖富贵呀!”

富贵怎么能买卖呢?初听到的人感到好奇,全跑到街上来看,发现叫卖的人原来是一个衣衫破旧的穷和尚,全都嗤之以鼻,一哄而散。只剩下一位老人,兴味盎然地看着和尚。

和尚就拉着老翁说:“贵不用你买,买富怎么样?”

一边说,一边把老人拉到山上,指着一个地方,就扬长而去,不见踪影了。

老人决定碰碰运气,他把和尚所指的地方挖开,里面竟露出五色俱全、灿若披锦的泥土,附近的陶人都来取土回去烧壶,烧出的陶器古朴素雅,不亚于瓷器。

这就是紫砂壶由来的传说,记载在明朝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里。但这时紫砂烧的仍是大壶,制紫砂小壶的则是另一位和尚。

话说宜兴的金沙寺里有个和尚,性情非常闲雅而有品位,他时常和一些制陶的工匠在一起,谈一些陶艺的事。

他看到陶师们把用剩的泥土丢弃,觉得十分浪费,于是把这些泥土收集起来,再加淘洗,只留下那质地最精细的泥土,然后“搏其细土,加以澄炼,捏为胎,规而圆之,刳而中空”,再安上底座、口、柄、盖,做成小壶,托陶师与其他的陶器入窑烧制,烧出的茶壶色泽乌紫,质地坚硬,铿锵作金石声,拿到的人都当成宝物,紫砂小壶的做法就传扬开来了。

这位金沙寺的和尚,连姓名也未曾留下,很可能在历史上也不是什么大师级的人物。

第一位紫砂壶的制作名家,和这位和尚一样,也不是什么大人物。

在宜兴有一位极富有的文人叫吴颐山,他有一位小书童,取名为“供春”。吴颐山有一段时间到金沙寺借住读书,供春随侍而住在金沙寺里。

供春对做茶壶很有兴趣,劳役的余暇,就学习老和尚制壶的技艺,自己也去选一些泥土捏着玩。

供春不只心灵手巧,还颇有艺术创造天分。他把老和尚制壶的技术改良,精选泥土做坯,用茶匙压内壁,用手指按压外壁,内外一起使劲,屡按屡压,反复不断,直到壶坯紧密异常为止。制成后,整把壶都留下指节纹理。“指螺纹隐约可见,胎必累按,故腹半尚现节腠。”这种在壶上留下指节纹理,就颇有艺术家的气派了,传说金沙寺和尚所做的壶也是以指纹为记。

周高起看到供春的壶,惊叹为“神明垂则”,“传世者栗色,暗暗然如古金铁,敦庞周正。”闻龙在《茶笺》一书中说到,他的老朋友周文甫,宝藏着一个供春壶,“摩挲宝爱,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类紫玉,内如碧云,真奇物也”。周文甫养这把壶数十年,死的时候还用以殉葬。

一把茶壶从外面看起来像紫色的玉,里面看起来如碧绿的云,这种感受只有养过茗壶的人才能知道。

供春的壶太出色了,从明朝就有人仿制,茶壶名家时大彬就留下许多仿制供春的壶,如果不是时大彬在壶底自刻“大彬仿供春式”,现代的人根本难以分辨。

我曾看过两把供春壶,那壶看起来是随意的,表面上有泥土的纹路,看着看着就令人感动了。

供春的名姓也未曾留下。

茶道之路,是由许多小人物铺成的,这一点又留下佐证。

几天前,朋友送我一斤今年的冻顶春茶,我在喝的时候,就想到如今能以紫砂壶喝这么好的茶是幸福的,想到流汗制壶的不知名的金沙僧,想到做完劳役之后,蹲在一旁捏壶学习的供春,想到平凡的小人物如何不为名利地创造了中国茶文化。就觉得今年的冻顶应该供养那些创造了茶文化春天的小人物,人小志气高的那种伟大的怀抱。

上一篇:蜂王浆,宝宝补不得 下一篇:中国小吃地图――广州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