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健身 第11期

时间:2022-07-22 05:18:58

低氧健身 第11期

大凡喜好运动、热爱健康的人都知道,“有氧健身”“有氧操”等运动早已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种健身方式了。然而,如今又有些专家反其道而行之,建议应大力普及低氧健身。

低氧健身,就是用人工的方法使健身房的氧气含量低于正常状态的一种健身方式。研究发现,低氧空气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治疗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氧的运输和肝脏的解毒作用,提高运动员的训练能力等。有关专家说低氧健身的好处起码有两点。首先,人体处于“低氧状态”,这是对人体正常状态的一种挑战。人体为了适应低氧、低气压的生活环境,心率相应加快,心脏的排血量增多,血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也随之增多,这使血液对氧的运输能力增强,血液扩散到人体组织的功能也必然随之加强。结果,人体对氧的利用率便会相应增加。还有,当健身者在低氧状态下锻炼时,肺的活动量变大,可以使动脉血管扩张,使全身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因此,低氧条件下的健身与一般自然状态下的健身相比,有增加红细胞数量、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强化脑组织和肌肉对氧的利用等好处。其次,低氧能使人体内蓄积必要的二氧化碳,这对健康是十分有益的,因为人的生命是既要靠氧气也要靠二氧化碳来维持的。如果人体二氧化碳含量过低,就会引起体内气体失衡,造成酸多碱少的碱血症。这将会破坏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和免疫机能,最终导致人体丧失对疾病的自我防御能力。

其实,低氧健身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美国,低氧健身已成为一种最受欢迎的健身运动,许多以往习惯于户外运动的人都转到健身房对此进行经常性的锻炼。比如以前那些喜欢滑冰、爬山和乐于冒险的人,通常也到低氧健身房进行锻炼。另外,前苏联医学专家还曾发明过“缺氧疗法”:让患者反复吸入只有10%氧含量的低氧空气,以启动人体缺氧自卫系统的潜能,从而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此法不仅对治疗心血管、呼吸及神经系统疾病均有明显疗效,同时还有缓解疼痛、消除疲劳等作用。

看来,“低氧”挑战“有氧”似有不可逆转之势,现在的问题是,低氧健身必须要在人工特制的低氧健身房内进行,所以其价格自然会偏高。一般来讲,低氧运动的费用是普通健身的一倍左右。有关人士称,随着参加低氧健身人数的迅速增加和健身范围的不断扩大,低氧健身的费用应该会下降。也许,这一天真的为期不远了。

(选自《知识百科》)

【探究练习】

1.下列对“低氧健身”这一概念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用人工的方法使健身房的氧气含量低于正常状态的一种健身方式。

B.低氧能使人体二氧化碳含量保持适度,使人体内气体平衡,进而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保持人体对疾病的自我防御能力。

C.不是一个新概念,国外都有成功操作“低氧健身”的范例。

D.是与“有氧健身”“有氧操”等运动不同的健身方式,未来的“低氧健身”一定能够替代“有氧健身”。

2.下面关于“低氧健身”好处的说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低氧空气能提高人体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氧的运输和肝脏的解毒作用。

B.能让人体处于低氧、低气压的生活环境,可以加快人的心率以及增多心脏的排血量,使得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随之增多,进而使血液对氧的运输能力增强。

C.低氧条件下的健身与一般自然状态下的健身相比,具有增加红细胞数量,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强化脑组织和肌肉对氧的利用等好处。

D.低氧能使人体内蓄积尽可能多的二氧化碳,如果人体二氧化碳含量过低,就会引起体内气体失衡,造成酸多碱少的碱血症。

3.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如果不参加“低氧健身”,就会使身体内的二氧化碳含量过低,进而造成酸多碱少的碱血症。

B.低氧健身在前苏联已成为一种最受欢迎的健身运动,许多以往习惯于户外运动的人都转到健身房进行经常性的锻炼。

C.前苏联医学专家曾发明过的“缺氧疗法”,其与“低氧健身”有异曲同工之效。

D.低氧健身经常要在人工特制的低氧健身房内进行,这也是其价格相对于普通健身偏高的根源所在。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参加低氧健身的人数迅速增加和健身范围不断扩大,低氧健身的价格会有一定程度的下跌。

B.前苏联医学专家发明过“缺氧疗法”,已经是医疗界惯用的治疗手段。

C.“低氧健身”下的健身房之氧气含量并非越低越好,这样将不利于锻炼者的身体健康。

D.“低氧健身”挑战“有氧健身”似乎具有不可逆转之势,取代过程中还有一段路要走。

(参考答案见本期中缝)

参考答案

《低氧健身》

1.D(说“一定能够代替”有些过头)

2.D(“尽可能多”的说法不当)

3.C(A不参加“低氧健身”不能构成相关症状的条件;B根据原文,低氧健身是在美国成为了一种最受欢迎的健身运动;D“经常”应换为“必须”)

4.B(“缺氧疗法”并非医疗界惯用的治疗手段。)

上一篇:“面对残缺” 下一篇:科技文阅读方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