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情感与认识的关系对思想品德课的启示

时间:2022-07-22 04:00:12

浅论情感与认识的关系对思想品德课的启示

【摘 要】人的情感与认识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心理学领域内具有争议的理论问题,其实二者的关系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情感与认识的关系具启示我们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要加强情感教育。

【关键词】情感 认识 关系 效应 措施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首先形成感性认识,感性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这就是理性认识,我们这里所说的认识是指理性认识。情感分为情绪和情感这两种基本形式。情绪是一种原始的、简单的情感。情绪依赖于情感,受情感制约;情感也依托于情绪,在不断变化的情绪中得到表现。

1.人的情感与认识的关系

人的情感与认识作为人的两种主要的心理活动,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

一方面,人的认识与情感相互区别。认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认识不同于情感。一般来说,人们认识到某种行为是错误的尚不足以使其拒绝这一行为,只有在情感上也对这一行为持否定态度时,才能完全摒弃它。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东西不一定是人们所需要的。当个人认识上的倾向性与需要上的倾向性不一致时,认识与情感便产生了对立。

另一方面,人的认识与情感又是统一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任何情感总要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产生,要受认识的制约,从根本上说,只有那些被认识了的客观事物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其次,情感也是随着主体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的,贫乏的知识必然伴随着贫乏的情感,深刻认识必然会引起丰富的情感。

认识与情感既对立又统一,是一对矛盾,这样才会产生人的思想。同志指出:“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就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的原因,或者叫做根据。”1人们的个体思想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个体思想内部认识与情感的矛盾特殊性。

2.情感对认识的效应

情感是认识活动当中的必然要素,对认识活动具有能动作用。马克思曾说过:“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有意识的、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

2.1情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认识的动力。情感的动力功能在于激发有机体,使内驱力信号得到放大或提高,这种鼓动和激化作用是认识活动的契机和直接诱因。因为人的需要必须自觉的反映到意识当中,首先引起意识焦点的注意和集中,使其积极地接近对象和指向事物,并对事物进行选择。

2.2情感对认识对象具有选择作用。情感选择的机制就是,一方面,情感根据自身的性质对认识活动当中的信息流程进行令行禁止,符合情感的优越目标,就会推动信息的采集、储存、处理和反馈环节的持续向前发展。而不符合情感优越目标的则给予抑制,消除相应的信息流动。我们从生理心理学的角度来考虑就是原有记忆储存的信息由于受某种刺激的影响使正在进行的信息加工过程遇到阻碍时, 个体的神经化学机制就被激活并发出特殊的信号,唤醒有机体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改变其行为。另一方面就是情感的量的增减程度对认识活动的影响。它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情感程度的大小对认识活动的选择成正比。另一种情况就是情感强度的大小对认识活动的选择成反比。

2.3情感也是认识具有创造性机能的重要因素。情感作为人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具有丰富多彩和千变万化的特点,强烈的激情能够把主体内部的各种潜能都调动起来,起到一种调节剂的作用。“情感作为认识中不可缺少的独立要素,其职能是在同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完成的。”3主体在对客体信息进行创造性加工的过程中,情感的消极作用也在所难免,不良的心境和情绪低落,使认识主体不能正常地加工、整理客体信息。

3.中学思想品德课加强情感教育的措施

3.1增强趣味性,让课堂“活”起来。作为初中生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基于这一点,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思维和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除了课本上的实例外,补充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讲清道理,使学生感觉学习知识既轻松又有收获。

3.2寓教于乐,让课堂“乐”起来。配合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从而促进教学,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教师可以尝试着在各种课型中恰当地加入了辩论会、小品表演 小合唱等形式,最好是让同学们自己策划、编排。学生们在活动中不仅会增长知识,而且感受到无比乐趣。

3.3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用”起来,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它们都注重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调结合实际 ,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4坚持育人为主,让学生健康成长起来。教书一定要与育人相结合,思想品德课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更要求如此。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的成绩可以有差距,但决不能以此把学生划分等级,更不能歧视学困生 。对优生,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提出新的要求,如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避免盲目骄傲;对成绩落后的学生,除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外,还要尽力去发现其闪光点,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参考文献:

[1]《选集》合订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83-284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18—119页

[3]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开明出版社, 1998年版,78页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上一篇:中外医药院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的比较 下一篇:孟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语文教师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