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生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07-18 07:00:22

白族生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摘 要】云南省是我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边疆省份,其国境线漫长,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因而该省少数民族居民生活状况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意义。本文以云南省洱源县海口村作为调查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调查,借助结构访谈、半结构访谈和参与式调查方法,对白族居民的生活水平状况、精神生活状况、基础设施状况、社会保障程度、教育水平以及法制建设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白族 生活状况 海口村

1.引言

洱源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全县设6镇3乡,下辖88个村委会、2个社区居委会,国土面积2614平方千米。洱源县是以白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白、汉、彝、回、傣、僳僳等为世居民族,民族以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分布。据统计该县2010年年末总人口287833人,其中白族人口总计为17955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2.4% 。

本文选取洱源县茨碧湖镇海口村做为调查对象。该村白族人口占村总人口的99% 。本次调查选取了白族的三类人群,即:公务员、村干部和农民,目的是分析这三类人群生活状况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比较异同。调查采用结构、半结构访谈和参与式调查方法,共调查农户样本30户。

2.白族居民生活状况现状调查结果

2.1生活水平状况

海口村有耕地总面积2225亩,人均耕地0.72亩;拥有林地3980亩,其中经济林果1500亩,人均经济林果0.4亩。全村以水产、乳蓄养殖、水稻、蚕豆、大蒜种植、梅果以及外出务工等为主要经济来源。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9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70元。

2012年海口村村民的平均年收入为3860元,比2011年上涨了8.1%,相应的当地居民年人均消费为2210元。

当地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养殖业和粮食种植,收入渠道单一,由于市场物价的不稳定性,因而当地村民收入的稳定性也很难保证。

2012年海口村村民家庭消费比重最大的是农业生产消费,其次是子女教育消费和医疗消费,村民的衣食消费只占到3.3%。

2.2精神生活状况

海口村村民每家都拥有了电视机,但是拥有电脑的家庭只占到了6.7%。通过调查得知,海口村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主要以聊天为主,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这一项几乎为空白。

关于婚姻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家庭关系的调查,93%的村民都认为自己所处家庭、邻里、朋友的氛围非常的和谐。

2.3基础设施状况

全村已经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和电话。2011年有758户完成农村电网改造,拥有电视机808台,有719户使用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建有小水窖12口、沼气池78口,中心完小1所、卫生室1所、幼儿园1所,建有公厕3座,有6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7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1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人均家庭住房面积26m2。该村交通比较便利,现已建成村内水泥路面4.6公里,供电设施健全,很少会出现断电的情况,村内绿树成荫,空气清新。

2.4社会保障程度

2011年海口村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018人占总人口的98%,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036人占总人口的99%,享受低保107人占总人口的3.4%。

2.5教育水平

被调查者文化程度, 初中学历占46.7%,其次是小学学历占到了30%,高中和中专学历占到13.3%,没有上过学的居民占10%。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当地学生的入学率已经达到了97%。

被调查对象对当地教学水平的评价,46.7%的居民对当地的教学水平基本满意,其次26.7%的人感觉当地的教学水平一般。当地白族的青少年一般高中毕业就外出务工,继续读大学的人数极为有限。

2.6法制建设

海口村被调查者参加村委工作情况,海口村的白族村民中76.7%的人几乎每次都参加村务工作,10.0%的人经常参加,偶尔参加或不参加村务工作的人占到很小的部分。

2.7干部、公务员和农民不同人群之间生活状况的差别

干部、公务员和农民不同人群之间生活状况的差别,被调查的海口村的村干部2012年家庭年人均收入集中分布在3001到4000元之间,公务员家庭年人均则集中在4001到5000元之间,而农民家庭年人均收入集中分布在1000到4000元之间,当然也有部分农民家庭年人均收入在6001到8000元之间。村干部和公务员年人均消费都集中在2001到3000元之间,而一般农村居民年人均消费940到2000元的占到了43.33%,2001到3000元占到了30%,也有6.67%的农村居民消费达到了5001到6000元。村干部和公务员学历都在初中水平以上,而大多数村民文化水平处于文盲、小学、初中水平。

整体来看,村干部和公务员要比一般家庭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高,但是差距不是很大,也有部分白族居民比较有经济头脑,其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在海口村都是排到前列的。

3.白族居民生活状况存在的问题

3.1生活水平偏低

海口村村民收入构成中,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养殖业和粮食种植,增收渠道单一,且受市场物价影响波动较大,当地也没有形成特色产业及产品深加工的产业链。

2012年海口村的家庭人均年消费约2210元,消费能力不足,家庭消费比重最大的是农业生产消费,其次是子女教育消费和医疗消费,根据和村民的深入访谈得知,村民的日常饮食几乎不需要花钱购买,大多是种什么吃什么,衣物的购买也极为有限,所以村民的衣食消费比重排在最末位。

3.2精神生活水平和方式匮乏

当地居民的娱乐资讯比较单一。通过调查得知,海口村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主要以聊天为主,娱乐方式显得单调无趣。且被调查的海口村村民在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这一项,几乎是空白,当地文化娱乐水平较低。

3.3教育素质有待提高

被调查的海口村白族居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其中最高学历是高中和中专学历,且人数有限,占比重最大的则是初中学历,还有部分居民没有上过学。当地的教育意识淡薄,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大多数是迫于法律的威严,当地的教育水平及村民的教育素质有待提高。

4.白族生活状况问题的解决对策

4.1多渠道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第一,调整当地的农业结构及农业的产品结构,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发展当地特色经济,拓展居民的增收渠道,开发农产品的品牌经营,建立市场化运行、产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的新型农业,同时要积极推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进程。第二,充分利用茨碧湖这个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第三,发展当地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广“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产业化经营利益的共享。第四,扶持当地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要给予土地、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农村服务业,不断提高农村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同时继续加快小城镇建设,着力发展农村乡镇经济。

4.2提高当地精神生活水平

建议相关部门在当地建一个适宜的文化娱乐广场,为白族居民在茶余饭后提供一个娱乐场所,居民可以在此表演本民族的舞蹈,演唱本民族的歌曲,这也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在当地白族特有的“绕三灵”“三月街”“耍海会”等节日期间,相关部门可以给白族居民资金补贴,提高其参与的热情与激情。此外,还可以在此地推行电影下乡等文化下乡活动。

4.3提高当地教育水平

首先,建立多元化教育投资体制,通过多样化方式创新办学,解决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其次,提高当地教师的工资收入,完善教师竞争上岗机制,从而提高当地的教学水平。再次,教育内容要多样化,并着重增加农林牧副渔相关知识的传授,使更多的人掌握农林牧副渔的相关相关技能,用理论指导实践,才会使当地的经济腾飞。最后,教育方式要多样化,除九年制义务教育外,当地可以开展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等多样化教育方式,全方位的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徐佩华.探索改善收入分配的经济增长模式[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4)

[2]常晔,陈伟.农村教育问题探源[J].社科纵横,2005(4):45-47

基金项目:少数民族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研究(云南省民委资助:民课2012-B)

作者简介:

赵学娇(1990-),女,西南林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罗明灿(1961-),男,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教学与科研。

上一篇:对健身俱乐部经营的认识与建议 下一篇:供电企业如何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