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1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NBNA的影响

时间:2022-07-22 01:23:06

GM1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NBNA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外源性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疗效及NBNA评分的变化。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1月入住我科的5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HIE)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GM1治疗,对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NBN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NABA评分均明显提高。结论 GM1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疗效确切,与胞二磷胆碱对NBNA评分未见明显差异,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外源性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NBNA评分

[中图分类号] R722.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04-0060-02

Influence on NBNA score of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by 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GM1)

YU Chunqi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in Zhejiang Xiaoshan Hospital, Hangzhou 311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 (GM1) on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effect, and the NBNA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Methods All of 56 cases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28 cases in each.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herapy citicoline treatment;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based on the use of GM1. NBNA score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NBNA score both increased after treatment. Conclusion GM1 on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is effective, and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NBNA score with citicoline treatment, and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ediatrics.

[Key words]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GM1; NBNA score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儿科的常见病之一,病情重、病死率高,可引起脑瘫、癫痫、智力低下等[1]。外源性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应用于HIE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促进脑神经重构及促进损伤后的神经再生,保护脑细胞,改善神经传导,恢复神经支配功能。为提高疗效并改善患儿的预后,及早进行干预性治疗是降低伤残发生率的关键[2,3],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GM1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NBNA评分的变化。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新生儿科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2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1月入住我科的56例HIE患儿均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诊断标准[4],全部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儿的性别、胎龄、体重及临床分度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予常规胞二磷胆碱等营养脑细胞药物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外源性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20 mg/d静滴,疗程10 d。于治疗后不同时间采用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评分办法(NBNA)评价患儿的反应。

1.3 观察指标

住院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对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时间和总有效率以及NBNA评分进行比较。

1.4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参考文献[5],分为显效、好转、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率的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两样本t检验及方差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取α=0.05。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临床症状如意识状态、原始反射、四肢肌张力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0 d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90%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3。

2.2 两组NBNA评分比较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NBNA评分均明显提高,但同一临床分度两组间NBNA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两组NBNA评分均明显降低。见表4。

2.3 安全性观察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肝肾功能均正常,未见胃肠道等不适,均顺利完成治疗。

3 讨论

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HIE)是致新生儿急性死亡和各种脑瘫、智力发育不良等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6,7],有关HIE的治疗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案,因此寻找有效的保护神经、减少后遗症发生的药物一直是儿科临床关注的热点。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是自猪脑中提取制得,是一种新型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能透过血脑屏障结合到神经细胞膜上,维持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从而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再生。同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还能通过改善细胞膜酶的活性,减轻神经细胞水肿[8]。

本组资料显示,治疗组的临床症状如意识状态、原始反射、四肢肌张力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10 d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NBNA评分是一种综合神经检查方法,能对新生儿的行为能力、各种神经反射及状态进行全面评价,能早期发现新生儿脑功能异常[9]。本组资料显示,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NABA评分均明显提高,但同一临床分度两组间HBNA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以上说明,GM1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疗效确切,与胞二磷胆碱对NBNA评分未见明显差异,说明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玉珍.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进展[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4):109-110.

[2] 赫羽,赵立宏.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进展[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0):158-159.

[3] 沈刚. 新编实用儿科药物手册[M]. 第2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210-211.

[4] 韩玉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J]. 中华儿科杂志,1997,35(2):99-100.

[5] 胡亚美. 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24-430.

[6] 刘静炎.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0):77-78.

[7] 李月凤,姜毅. 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21(1):7.

[8] 吕芳军,李艳春.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00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1):56-57.

[9] 张宝珍.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1例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2):49-50.

(收稿日期:2011-11-21)

上一篇: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 下一篇: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致秋季腹泻102例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