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干、讲”与“读、写、想”

时间:2022-07-21 10:19:41

一位基层干部朴实无华的座右铭,常令我感慨万千:“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

白天八小时是工作时间,所谓“走、干、讲”,当是指下基层搞调研、摸情况;深入基层替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当碰逢矛盾和阻力时,则注意论事实、说道理,讲形势、作动员,千方百计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以消除隔膜,沟通思想,增进感情,从而真正将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

晚上是属于自己的业余时间,所谓“读、写、想”,即是指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弥补上班时间读书学习的不足;几天下来乃至一段时间过去以后,不可能没有感悟,动手写点心得体会,对今后的工作不无启发;如果说白天的精力更多是抓工作落实的话,那么,晚上静下心来,自可多作思考,包括对近期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考。

或许,“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说得太简单、太轻巧了。然而,对广大干部而言,要真正如此定位并认真遵循之,积极实践之,怕未必人人都能做到。

君不见,有的干部白天总是好坐办公室,一杯热茶、一张报纸、一台电脑,似乎便是他们的工作内容,群众的困难、基层的呼声,他们总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更遑论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了。更有甚者,讲形势,一片混沌;说政策,一问三不知。到了晚上,有的干部总是沉溺于打扑克、搓麻将,个别的则更爱下舞池、洗桑拿。群众揶揄一些干部:“早上一杯茶一张报是相公,中午老酒喝饱当关公,晚上又唱又跳变济公。”这个顺口溜,入木三分、一针见血,直陈一些干部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中存在的问题。

毫无疑问,一些干部身上存在的这样的问题,这样的精神状态,自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创新型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的,群众也定然是不高兴、不欢迎、不答应的。

从某种角度上讲,“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既是一种工作的内容,也是一种工作的方式;不但是一种工作作风的体现,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载体。而从本质上说,它还应该是广大干部必须学会和具备的一项工作基本功。

都说“群众利益无小事”,每一个干部自当马不停蹄地“走、干、讲”,并通过挤时间“读、写、想”,力求从理论思维、政治考量、文化渗透上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晚上的“读、写、想”不也是白天的“走、干、讲”的加油站吗?或许,在有些人看来,“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周而复始,不免单调、枯燥,其实不然。无论是谁,只要持之以恒,从中自能感受到一份无可替代的乐趣:享受工作,一心一意,忙并快乐着;享受生活,一茶一书,闲并快乐着;享受天伦,一生一爱,爱并快乐着。

说到最后,“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夜以继日地所思所虑,所言所行,无非就是两件事: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怎么看?怎么办?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孜孜以求于“怎么看”,锲而不舍于“怎么办”,津津乐道于“走、干、讲”,念兹在兹于“读、写、想”,只要心无旁骛,意无杂念,就能以勤补拙,必有所获。毕竟天道酬勤、业精于勤,是通理、是常数、是规律。

白天与晚上,虽然分属两个不相干的时间段,但对每一个干部而言,毕竟前者事关干部的事业心、责任心的提升,后者涉及健康情调、高雅情趣的培养。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政协)

上一篇:浅析政府信息公开的豁免制度 下一篇:构建科学发展的体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