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矮人”的爱

时间:2022-07-21 09:02:21

这个故事,写的是爱――小男生和小女生之间的。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虽然主人公男生本,还不到10岁,他还被哥哥称作“小矮人”呢。

本,连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中招了。

他感到自己和以前不同了,他现在做什么都心不在焉的,因为每时每刻,他的脑海中都在顽固地想着一个人――他的同班同学安娜。

事情还要从班里转学来一个土里土气的女生开始。

她叫安娜,来自波兰,随父母一起来到德国。她那怪怪的打扮,还有站在那里就像是一个惊叹号的糟糕气质,引起了全班人的轻视。

其实大家轻视她,还因为她是波兰人,不是德国人。

事实上,她父母均为德国人,他们之前在波兰生活而已。

在大家的轻视和嘲笑声中,安娜那一双惊恐的悲伤的大眼睛,却让本心生怜惜,他竟然莫名其妙地对她惦记不已……

一个土里土气、一点也不漂亮而且傻傻呆呆的女孩。

小说的开头不久,便是本对着哥哥荷尔格轻声嘀咕了一句足以让荷尔格震惊的一句话,本说的是:“喂,荷尔格,你倒是说,爱上一个人以后,情况会怎么样?”

荷尔格刚开始以为自己听错了,接下来,他才简单地和本交流了几句,本就很不耐烦地冲进了自己的房间,用音乐声企图淹没自己大声的哭泣。

家里总是有一个告密的兄弟或是姐妹,本的哥哥荷尔格终于还是忍不住,在父母面前揭发了弟弟的秘密。

本注视着他,看看他葫芦里装的什么药。荷尔格做了一个深呼吸,一副一肚子坏水的模样。“本有了女朋友,这是他亲口告诉我的。”

本想逃离,可是,爸爸妈妈却对此好奇得要命,妈妈甚至问他,是不是班里的卡佳?本没办法,只好勉强坦白交代了,他说是班里新转学来的安娜。

爸爸妈妈第一个反应是相当吃惊,第一是吃惊于本有女朋友这件事情,其次是本喜欢的女孩竟然来自波兰――

爸爸妈妈吃了一惊。“来自波兰,这时怎么回事?她属于那种移民家庭?”只听得爸爸在说。强调“那种”,这使本听起来十分不快。

他发誓再也不和家里任何熟人再说安娜了。

在每日相处的校园生活中,本和安娜逐渐接近,成为朋友。在他眼中,安娜真的是越来越可爱了,因为随着她和同学们日渐熟悉,她变得越来越活泼。

在本看来,那就是可爱。

虽然在和安娜交往的过程中,本时不时感到纠结,这倒不仅仅是来自男生而已的嘲笑,而是他对安娜态度的高度敏感、患得患失……

本逐渐接近安娜,他应邀去了安娜家做客,看到心爱的女孩,一大家人生活得很不容易,但是,他为安娜骄傲。

本很关心安娜父亲再就业的问题,为此,他和大人一样,在家里和爸爸商讨移民就业这样的社会问题,他期待着能从爸爸那里得到一些答案。

他真的很关心安娜呢,而且,这样的关心,让他长大不少。

安娜也来到本的家里做客,她受到本父母的热情接待,然后,一家人出去游玩,本和安娜开小差溜到一个森林里,那里有湖水。

他们在水中游泳和嬉戏,两个孩子都很兴奋,但更多的是害羞――

这是两个天真无邪的孩子。

两个人坐在一起聊着天。

啊!这是多么美好的时光。

最重要的是,本到这个时候,已开始享受安宁和平静的爱,和友情。

当他们回到本的父母身边时――

没有人抱怨和责怪,这让本感到意外。妈妈会心地微笑着,问了一句:“你们还不感到饿吗?”

本和安娜的亲密,引起班里同学的关注,男生们搞了一次恶作剧,那就是在上课前,大家都看到黑板上赫然写着四个字――

“本爱安娜”。

在大家的嘲笑声中,本尴尬极了。

这时候,有一个成人出场了,他,便是老师――希普曼先生。

“黑板上还缺一行字。”希普曼先生说。他说话声音很轻很轻,轻到没有一个人敢大声出气儿。

“有谁上来帮帮忙?”

一部分人在摇头,另一部分人傻乎乎地瞪着老师,本也想不出希普曼先生是何用意。

希普曼先生的手从本的肩上移开,又短暂地摸了摸他的头,大踏步朝黑板走去,拿起粉笔。

在“本爱安娜”的下面,以同样大小的印刷体字母写道:

“安娜爱本”

……

“爱是双方的事。“希普曼先生只说了一句。

这是老师的态度,他教会学生尊重爱,相互爱。

小说结尾,是别离。

本病了一些日子,安娜来看他了,他很惊喜,但安娜是来和他道别的。安娜的父亲找到了新工作,但是在外地,安娜要搬家了。

就像很多青梅竹马的孩子一样,他们最终将会分离,只留下纯真的回忆。而那些美好的童真和爱,便会淹没在岁月漫长的长河中。

等他们长大成人,那些童年的爱,还能记得几分呢?

事实上,的确很多这样的事情会发生。

所幸的是,我们读到了这样一本书《本爱阿娜》,书的作者,德国作家彼特・赫尔特林,以尊重的姿态,写了这样一个九岁男孩的情感故事。

这个故事有点幽默,有点心酸,也令人感动,感动不但源于本的真实情感,更来自书中那些大人,对童年情感的那种小心翼翼的呵护和尊重。

我相信,父母和老师的态度,就是作者的态度。

正是书中大人的态度,严肃地提醒着每一个读这本书的我们――孩子的爱,和所有的爱一样,都是高贵、不可亵渎的。

上一篇:奖状背后的恨、羡慕和反思 下一篇:教育要学会“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