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DV采集过程讲解

时间:2022-07-21 08:44:04

各类DV采集过程讲解

相信使用DV的朋友都会接触到采集这个名词,有DV和电脑而没有DV采集卡,就好象有电脑无法上网一样,因为摄像机和电脑无法连接起来,有了DV采集卡,你就可以干更多的事情了,可以编辑出炫目的视频作品,但这一切都要从采集开始。

其实采集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将DV中拍摄的数据通过USB或者是1394接口转记录到电脑硬盘中的一个过程。DV采集的时候电脑必须配有专门的采集卡才可以进行采集,可以通过USB接口以及IEEE1394接口进行传送。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给大家讲解一下DV的采集流程吧。

一、采集的一般步骤

1.安装采集卡:把采集卡插在主板PCI插槽内,重启电脑,按照提示安装驱动程序,与一般安装硬件的方法一样。采集的软件有很多,会声会影、ADOBE的PREMIERE、品尼高的DV STUDIO都是比较常用的,目前市面上最流行的还是友立公司的会声会影,相当的好用,比较适合家庭用户选用。

如果发现采集卡不能正常工作,请先把计算机的主板驱动和补丁程序装齐,由于采集卡有不同公司的芯片,不是所有的采集卡都可以兼容所有的主板的,所以购买1394卡时要和商家说明,不兼容的卡包换包退。

2.连线:把采集卡连接线一头接在采集卡,另一头接在DV的1394端口即完成了连线的工作。

3.启动相应的采集程序:打开软件后即提示找到了DV机,在相应电脑软件中就可以控制摄像机的动作,然后就可以开始采集素材了,采集结束后系统也会自动提示的。

采集视频时推荐使用NTFS文件格式, FAT32文件格式最大只能生成4G的文件,DV采集1小时大概是13G,所以FAT32一次采集只能限制在18分钟以内,而NTFS就没有这个限制了。

二、各类型DV的采集方法

1.磁带式DV:对于新手而言,传统DV带传输影像的方式确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事情。USB是大家比较常见和方便的传输方式,只需要把电脑的USB端口通过连线与DV的USB相连,就可以传输了,而且传输完的影像就已经压缩好了,但是画质却较差,适合快速采集而对画质要求不高的朋友。而IEEE1394传输则需要购买IEEE1394卡来实现,而且采集相对于USB比较烦琐,采集之后还要进行后期的压缩,这个过程比较花费时间,若是电脑配置高,生成时间会短一些,但是画质却是比较出色的,建议大家选用。

以WINXP自带的MOVIE MAKER为例。打开程序中MOVIE MAKER程序,点击录制或捕获视频,出现捕获设备(DV);点击下一步,出现保存文件名、路径;再点击下一步,出现保存的视频格式、大小等选项,最后出现自动捕获整盘磁带和手动捕获部分磁带选项,选择想要捕获的部分点击开始捕获即可;捕获完成后在你指定的路径内就出现一个已命名的视频文件,采集即告结束了。

2.光盘与硬盘DV:这两种DV不需要特殊的采集,直接把光盘或硬盘的内容COPY到电脑的硬盘中就行了,比较方便。但问题是你是否要编辑?因为DV带存储的是AVI格式,光盘和硬盘则是直接压缩成了MPEG,画质比AVI差了不少,且后期编辑困难,因为MPEG格式是经过进一步压缩编码后的格式,在编辑时,不能准确地每帧编辑,而且编辑过后需要渲染输出,渲染时要再一次压缩,图像质量会再一次下降。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很多朋友都认为DV采集对电脑的硬件配置要求很高,其实不然。按照笔者的经验来说,一般的赛扬 1GHz以上的CPU、7200转硬盘都可以做到不掉帧,但如果DMA没打开,磁盘性能会很差,建议打开硬盘的DMA,而且采集时尽量减少后台程序的运行,可以减少采集的误差。虽说DV的后期制作比较费时间,但是为了获取高质量的视频作品,花点时间去尝试也是值得的,希望大家能够制作出更多精彩的作品,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乐趣!

上一篇:近期最可能暴降的笔记本电脑全分析 下一篇:完善农村信息网络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