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时间:2022-07-21 07:26:03

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摘要】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师对教学计划要有长远的考虑。小学音乐教育应该将学生的特长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更多的关注,培养音乐兴趣,从中获取快乐。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培养

小学音乐教育关系着学生艺术情操的培养,是教育领域一个重要的部分。所以,教师必须注重音乐课堂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让孩子们都融入到活跃轻松的课堂中来。所以,学生兴趣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在音乐课堂中应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将多样性的音乐带入课堂

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应该是一种积极的态度,而音乐课堂也应该是一个轻松活泼、快乐有趣的环境氛围。所以教师在教学方式上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把学生的兴趣培养与激发作为课堂的重点,在所有学生愿意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况下,课堂质量才会有所提升。例如在讲解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六年级下册《将军令》这篇材料等,教师就可以根据这篇材料来搜寻相关的音乐。流行歌手林俊杰的歌曲《将军令》就与教材的材料相似,教师就可以把这首歌曲播放给学生欣赏。况且流行歌曲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在课堂中重现能够极大吸引学生提高注意力,投入到音乐欣赏中去。这也是一种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中的材料,而要眼界更加宽广,把音乐的类型、题材的多样性充分运用到课堂中去。除了流行歌曲的运用,教师还可以运用歌剧中的音乐和器乐演奏的音乐等。学生由于对音乐材料感到“新鲜”,因而也会更加关注音乐课堂,教师应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接触音乐材料,从而让学生学习到了不同的音乐知识。再比如一年级教材中《大鼓和小鼓》这篇课题,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器乐方面的兴趣。教师可以把真正的“鼓”带到课堂,请学生亲自去敲击,创作自己的音乐。这种学生亲自操作式的教学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想要自己在鼓前试试身手。通过打鼓创作音乐也是一种音乐类型,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学生还尝试了新的音乐形式,对学生的艺术多样化培养也起着重要作用。

二、学生自行了解音乐背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音乐教育上也要坚信这种观点。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有很多,重要的是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编制一个完美的课堂,因此不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去学习,去了解音乐的历史、背景、文化,这样学生在自由的空间范围内更能调动自身的能动性,在了解音乐内涵的基础上再进行音乐学习。例如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在那东山顶上》,这是一首藏族风情的民歌,有着浓厚的民族韵味,学生对音乐背景的认识直接会影响其对音乐的整体理解。所以教师需要学生自行去组成小组进行音乐调查,搜集一些关于《在那东山顶上》的创作背景、中心思想,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分工调查、汇集整理,使每位同学都能在小组中积极参与并且发挥价值,在总结成果中能够有自己付出的力量,为小组成员的工作带来光彩。这种课前自行了解音乐背景的方式就是一种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学生不仅对音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与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这对整个教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了解音乐背景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有一篇《司马光砸缸》的音乐材料,这篇材料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打击乐器的认识,所以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司马光砸缸”这个主题去搜集一些历史知识,根据“砸”这个字也可以联想出一些打击乐器,这些环节都需要学生去自己逐步落实。学生不仅要对音乐进行了解,更要对创作音乐的工具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全面掌握音乐、学习音乐。这些过程也是对音乐背景了解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力量建立了对音乐的认识。

三、各种特长相结合的教学

音乐课堂是一个相对轻松活泼的课堂,因为艺术本身就是一种自由的形式,因此,教师根据这个优势可以更加容易地结合学生兴趣来充实音乐课堂。在现今学生成长过程中,家长也对孩子进行了各种课外特长的培养,舞蹈、器乐、书法、绘画都是比较普遍的形式。针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教师不妨把各种特长融入到音乐课堂中来,利用多种艺术交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理解音乐。例如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下册中的《霍拉舞曲》这一课,教师就可以将舞蹈与音乐完美结合,让学生在音乐中学习舞蹈,在舞蹈中感受音乐。这是一首罗马尼亚和前苏联某地区盛行的舞曲,并且来自牧区,所以教师根据这个背景就可以编排简单的欧洲牧区舞蹈并且教给学生,学生面对这种异国风情的舞蹈也会提高学习的热情。在音乐的陶冶下,学生舞蹈、歌唱,沉浸在艺术的熏陶之中,也促进了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再比如《吹草哨儿》歌曲,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赞春歌曲,也表达了儿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师也可以安排班级中有绘画、书法、器乐特长的学生,通过对歌曲中“春回大地”的理解用自己擅长的技能表现出来,而其他同学也可以与他们一起合作共同创作作品。这种方式能够极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了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在音乐课堂中兴趣提升,展示自己的特长。

总结而言,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师对教学计划要有长远的考虑。小学音乐教育应该将学生的特长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更多的关注,培养音乐兴趣,从中获取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盐渎实验学校)

上一篇: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经验反思 下一篇:高中物理教学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