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工作是创业

时间:2022-07-21 05:29:03

最好的工作是创业

徐方毅,80后创业者,作家,书商。“非诚勿扰”嘉宾。2004年创办了“博书在线”(),并任CEO,“博书在线”已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图书批发网站之一,也是北京时代博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

艰难的地下室生活

2003年的寒假期间,我最大的收获是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正大综艺》节目,并获得了节目组发给的几千元奖金。拿到这笔丰厚的奖金后,我毫不犹豫,用它给自己买了第一台电脑。

创业,是一直在我心中魂牵梦绕的一个事业,我个人认为,创业,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

2003年3月26日,距我在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演播厅里豪言“梦开始的地方”后的一个月零三天,我的第一个网站――中国SOHO特区网()正式上线了。

这个网站是根据我自己的兴趣特长所创办的,开始时场面摆得并不大,主要偏重于SOHO中的自由撰稿方面,从此,我开始了创业的征程,开始身体力行地实现我的创业梦了。

我创办了SOHO特区网后,最后一个学期也开学了。我的目标,是把我这个中国SOHO特区网打造成SOHO一族特别是自由撰稿人必备的网站。

然而与我创业极不相称的上网条件和环境,逼得我不得不另找出路。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搬出宿舍,在校外租房子居住,以便顺利地从事我的创业工作。于是,在大学宿舍居住了一年多以后,为现实所迫,我又回到了当初刚进京时“北漂一族”的那种状态,成为了北京许许多多“地下室创业一族”中的一员。

初到地下室的日子,是憋闷而痛苦的。地下室很小,只能放一张单人床和一张桌子,桌子的大部分面积也只能趴着我那台宝贝电脑。没有阳光照射,没有新鲜空气,环境逼仄,阴暗潮湿。思维恍惚的时候,有时觉得自己像是犯了什么罪,而被关进了地牢。

地下室也有宽带,但是只是每天晚上八点至十一点三个小时,可以按每月九十元包月消费,其余时段是每个小时两元。有时我弄我的网站入迷了,或者非要把某个程序弄出来不可,不知不觉超出了包月时间,我的上网费用就成倍增长,有时的上网开支甚至到了恐怖的程度。

但是我的经济来源却并没有“成倍增长”。作为一个正在就读的大学生,没有其他的经济收入,靠的只是家里寄给我的并不宽裕的生活费用,间或还有些我写稿的稿酬,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而我每月需要支付房租和网费,还有吃饭的开销。房东也没什么好脸色,因为我的房租总是因家里来钱晚了,而拖欠着。为了省钱,平时我的主食主要都是廉价的馒头、面包和方便面,因为外面饭店里贵得令人咋舌的饭菜,我是想都不敢想的。一成不变的主食有时吃得要吐了,想在小饭店里吃顿像样的饭打打牙祭,就得反复盘算口袋里的钞票。我甚至开始怀念起住学校宿舍的“惬意”来:交了学费后,住宿、吃饭、上网等基本上不要自己操心了,我现在弄到这步田地,又是何苦呢?

苦闷的日子里,我学会了吸烟,这是唯一能镇静思绪、舒缓压力的办法。我出身贫寒,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们从牙缝里省下钱来给我读书,已经不容易了,我无论如何不能再向他们伸手了。打退堂鼓,搬出地下室,不搞创业了?那我以前的努力不全都白费了?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徐方毅还不是那种意志不坚定的人,那种虎头蛇尾的人。

中国SOHO特区网

几个月后,我的网站开始有了第一批忠实的会员,他们大都是一些专职或兼职的自由撰稿人,或者对网上创业有兴趣的朋友,他们经常到我的网站浏览资讯、查阅资料。

这时我把网站的重点放在了自由撰稿赚钱这一SOHO领域,这样能够吸引更多的SOHO一族,而自由撰稿这个当时较热的文化行业,也是个极好的发展平台。

我的中国SOHO特区网开始从这个平台入手,为自由撰稿人提供正确无误的信息和切实可靠的帮助。我坚信,做网站首先应该赚的是人气、是流量、是好评,然后再水到渠成赚收入,而付出也是为了获得。

那时我办了个中国农业银行的信用卡,并把家里寄来的生活费打进了卡里。我并不是充当有信用卡的大款,这样做是有原因的:第一,有什么交易网上支付方便快捷,第二,信用卡可以透支,也许它能让我撑到艰难创业的最后关头。

我又一头扎进了网站的充实和更新中。经过一番调整,我将中国SOHO特区网重点偏向以下实用的方面,如每天更新全国报刊杂志征稿启事等。此外,我还利用身在北京创业,能接触到许多出版社的优势,开始为会员进行书籍出版的中介活动。

经过这样一番调整后,我网站的流量开始慢慢上来了,最多时一天能达到一千多的点击。很多会员留言称赞我这个网站作为SOHO一族的网站还真是名副其实,有些会员留言补充或更正了我网站资料上的一些错误,还有一些会员通过我的网站,互相交到了一些新文友。同时我的新会员也在不断增长。

网站有了一定的名气后,我试着开始了创业的第二步――开掘收入点的举措:为SOHO一族有偿提供报刊投稿邮箱和资讯。于是,我在更新网站内容之余,有意识地精心收集了一百多家经过验证的原创高稿酬报刊的网站和电子邮箱地址,打包成一个压缩包,我心也不大,标价也不贵,二十元一套,促销广告就放到了网站的显著位置,同时也以“中国SOHO特区网”的名义在别的论坛打出了这条广告。

值得庆幸的是,过了一个多星期后,我陆续收到了几十张汇款单,银行卡上的存款也是二十几元、二十几元往上涨(因网上汇款的朋友,为了区别谁是谁,一般都要求他们多汇点零头)。一个月后,我得到了两千多元收入。当然,我也及时发出了一百多份投稿资料。

这也许是我出售的资料要价并不高,二十元一般自由撰稿人都能承受得起,而他们得到的是一套已经验证整合好的实用投稿资料。

我终于尝到了地下室淘金的甜头,也证明我的创业并没有白干。那天,我缴清了房租水电费用,还上了信用卡的透支贷款,叫上了学校里我最好的兄弟老铁等几个人,第一次在一个饭店里“奢侈”了一番。

五百元博到第一桶金十万元

2003年7月,我大学毕业了,拿到毕业证的那天,我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告诉爸爸妈妈自己暂时不会回家了,请二老放心,千万别挂念。

创业也开始遇到了瓶颈,而最大的问题是我的网站并没有主要赢利模式。

当时,我的网站已拥有注册会员两千多名,日浏览量八万,总浏览量已经超过了五百万,日访问我网站的独立IP也有五千。但是,我却有种越做越累的感觉,甚至感到有些心力交瘁了。很多会员对我一直微利经营的“高稿酬报刊投稿资料”很感兴趣,希望我能把这本资料编得更全面些、更权威些,他们愿意出资购买。说老实话,如果经营得当的话,这是个商机。但我当时已经被网站的事务拖累了,无法顾及也没有精力再去重新搜集整理投稿资料。

于是我开始全盘考虑:怎样让我的创业转型,让我的网站起死回生,让我这个网站能变成一个具有赢利模式的网站。

2004年元旦刚过,我一边维护着我的网站,一边在网上的一些论坛上寻找写作素材,忽然发现一个并不起眼的信息:“北京文友中心”正在出售一套名为《投稿荐稿必备――实用投稿大全》的资料,资料由昆仑出版社2003年10月份出版,分上、下两册有三千多页,定价一百二十元。

看过这套书的广告后,剥去其中有些夸大其词的成分,敏锐的直觉告诉我:这是个机会,这是个商机,并且也许,这就是我第一桶金的底子!

我分析了市场需求后,立即和“北京文友中心”取得了联系,表示愿意包销他们这套《投稿荐稿必备――实用投稿大全》,经过一番商业谈判,对方答应:他们也急于回笼资金,如果我在他们这本书要货一千套以上,就按每套十元的最低价格批发给我,并且货一发出,销不完也不能退还,自己消化。

应该说,这是个很好的机会了,我暗暗地算了一笔账:进他们这一千套书,我总共得付出一万元:书明码定价一百二十元,即使销售不乐观,我按半价优惠处理一千套也能赚五万元,更何况我如果通过努力不一定要半价抛售呢?

2004年2月底,我春节前夕进的一千余套《投稿荐稿必备――实用投稿大全》,以每套一百元的价格(比定价优惠了二十元,但和成本价相比,每本赚了九十元)基本上售完了。忙碌之余,清算了一下我收到的汇款单和信用卡上那一串串的数字,望着电脑上显示的计算结果,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这第一桶金,我足足赚到了十万元!

接下来,我着手开办一个全新的网站,这是个将赢利模式玩得淋漓尽致的网站。这个网站的主题是“书”,关键词是“财富神话”,而网址是:,网络实名是“博书在线”……

由于我的博书在线是网络实名的原因,加上价格特别优惠,在行业内有了不小的名气。2004年7月以后,博书在线和当时北京比较有名的3721特价图书批发网等网站合作,增加了品种、扩大了规模,几个大订单下来,我的特价书籍批发生意又上了几个大台阶!

这时我已经拥有了九十多万元个人资产,早已搬出了甘露园的地下室,正式成立了博书在线图书批发公司,在朝阳区繁华高尚而又交通便利的地方租了一套写字楼作为办公场地,楼下的车库则作为我庞大的书库和物流中心。

上一篇:北京奢侈品展6月举行 下一篇:午夜阳光下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