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司和股东权的常见误解

时间:2022-07-28 11:54:31

关于公司和股东权的常见误解

笔者在为企业法律咨询中,经常见到一些志同道合的股东之间的股东协议,对于公司和股东权存在很多误解。这些误解,会影响公司的经营,会导致股东承担法律风险,会影响股东之间的合作关系。主要的误解有以下方面。

一、认为可以罢免或开除其他股东

股东基于相互信任决定一起投资创业,合作过程中难免有冲突与矛盾,股东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违约,比如没有按约定出资,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公司造成损失,侵占公司财产或者抽回出资等等。于是,其他股东召开股东会或董事会,通过决议罢免或者开除该股东。这种错误混淆了合伙企业与公司的区别。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有上述违法行为,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有权决定将该合伙人除名退伙。对于公司股东,股东会或董事会开除股东的决议不发生法律效力。公司有权开除员工,股东会可以罢免董事、监事,董事会可以另聘经理,但是对有违约或违法行为的股东,其他股东以及公司只能追究其违约责任或者要求其赔偿,不能将该股东开除。

二、认为公司成立后股东可以撤资或者退股

有的股东不愿继续当股东,想取回当初投入的股本,其他股东以及公司同意,于是就与公司或其他股东达成了撤资协议。这违反公司法而无效。我国目前的公司法采取法定资本制,股东抽回出资或者退股都会导致注册资本的减少,损害债权人利益。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公司法》第75条规定只有在三种情形下,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向公司主张出资回购请求权:(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二)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所以,公司一旦成立,除非属于三大法定退股事由之一,股东不得抽回股本也不能要求公司退股,只能向他人转让股权。

三、认为不论公司盈亏如何,股东可以拿固定回报

鉴于经营风险,有的股东在投资时犹豫是否能盈利,其他股东往往会做出固定回报的承诺,并且签订书面协议。这类股东之间的内部约定,混淆了股东与债权人的区别。债权人可以要求公司到期偿还本息,公司的股东,其收益是对公司未来经营利润的分红,公司将来的获利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任何关于股东固定回报的约定,只有在公司有利润,且公司决定分配利润,且利润大于约定的固定回报时,才有可行性。

四、认为公司的钱就是股东的钱

这样的误解,忽视了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股东和公司各具有法律上独立的人格,在财务和资产上二者是严格分开的。股东将资产投入到公司以后,那份资产的所有权人就由股东变成了公司。因此,公司财产属于公司,而不是股东,只有等到公司注销关闭之时,公司资产经过清算还债程序以后,才向股东分配。如果滥用股东权利,将公司资产当作股东的财产占有或者使用,公司或者其他股东有权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

五、认为股东永远承担有限责任

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者认购的股份承担责任,这就是股东的有限责任。有限责任制度对股东是非常有利的。但是,股东承担有限责任的前提是保证公司的独立性,否则债权人就有权请求法院揭开公司面纱否认公司的独立法人人格,让股东对无清偿能力的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常见的会导致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有:股东财产与公司财产混淆;一人组成多个公司,各个公司表面上独立,但实际上混同;股东未履行足额出资义务,出资存在瑕疵或者抽逃出资等等。

公司股东应当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上一篇:“血拼”有道 下一篇:那惊心动魄的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