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小涵情牵足坛游子:怎样都要在一起

时间:2022-07-21 04:46:26

蒋小涵9岁开始涉足演艺圈,先后主演了《只要你过得比我好》、《青春节拍》和《风雪夜归人》等热播影视剧,成为炙手可热的超级童星。随着年龄的增长,她遭遇了学业和事业的双重打击。为了逃避窘境,她只身远赴英国留学,由此结识了足坛新星张晓彬,并在爱情的滋润下走出了困惑。

两人回国后,蒋小涵进入央视担当主持人,张晓彬却在事业上饱受磨难,但是爱情给了他很大的力量。如今,蒋小涵在主持、影视剧表演、话剧舞台上全面开花,重新成为引人注目的明星,而张晓彬也跃居一线球星行列。两人的感情日趋深厚……

温暖的棉绒护耳

2001年底,蒋小涵高中毕业后,来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戏剧学院留学。这所学院此前不但从未接收过中国学生,甚至连一个亚洲学生都没有,而同学们除了对她表示好奇外,谁也不知道她辉煌的过去,交流甚少。这一切让她倍感寂寞和无助……

一天下午,蒋小涵在上语言课时,突然看到一个中国男生走进教室,他高大挺拔,长发飘飘,英气逼人。凭感觉,他是一个运动员。下课后,蒋小涵主动走到男生的面前,自我介绍道:“你好,你是中国人吗?我也是中国人。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男生闻言看了她一眼,惊喜地说:“咦,你是蒋小涵吧?我是你的粉丝呢!”

没想到在英国还有人认识自己。蒋小涵心中一阵激动,跟他攀谈起来,得知他名叫张晓彬,在英格兰斯托克港足球预备队踢球。他平时训练,每周一和周四下午来曼彻斯特大学学语言,而这是他的第一堂课。

回到寝室,蒋小涵打开电脑,查阅张晓彬的资料。让她惊讶的是,张晓彬年纪轻轻,却在中国球迷中很有知名度,他6岁进入体校,17岁就到英甲豪门斯托克港俱乐部试训,他因出众的意识和速度被对方看中,主动承担他在英国的培训费用。少年球员由国外俱乐部全额承担培训费用,开了中国足坛的先河。

真是“少年得志”啊!蒋小涵在张晓彬身上仿佛找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接下来的日子,每逢上语言课时,两人不管谁先到教室,都会给对方占座位。课余就一起在校园咖啡厅喝咖啡,或者散步、聊天。

一天,漫步在校园的小径上,蒋小涵告诉张晓彬,她来英国学习,完全是被逼的。原来,她上高中以后,由于学业繁忙,逐渐在演艺圈销声匿迹。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北大,可她由于学习基础一般,尽管刻苦学习,高考时却未能如愿。

蒋小涵觉得上普通大学与自己的名气不符,决定放弃上学,重返演艺圈。孰料,她四处毛遂自荐,各大剧组和唱片公司却纷纷婉拒。“天啊,难道童星的经历竟然成了我的负担,我无路可走了?”蒋小涵极其失落和沮丧。经过深思熟虑,她听从了家人的建议,决定远赴英国留学……

见蒋小涵有点难为情,张晓彬若有所思地说:“都说中国的童星长大后很难再有大发展,我想观众还有业内人的挑剔是一方面,和来自你自身的压力也有很大关系,少年成名,其实是成长的负担啊……”

两人对视一眼,都沉默了,真是他乡遇知音啊!

冬天来了,蒋小涵遇上了麻烦:房东不管气温多低,每天晚上睡觉时却一定要关掉暖气。蒋小涵有中耳炎,耳朵露在外面受不了寒冷,可用毛巾包住耳朵睡觉,耳鸣,老做噩梦。无奈,她只能搬到两条街外的另一套租屋。距离虽不远,可找搬家公司太贵了,她想到了张晓彬,就向他求援。

接到蒋小涵的电话,张晓彬急忙赶了过去。蒋小涵把自己的耳朵指给他看。见她的耳郭肿得就像两个弯弯的红月亮,小耳垂肿得像樱桃,张晓彬真是又好笑又心疼,突然产生一种想呵护她的强烈愿望!

不过,张晓彬什么也没说,肩上扛着蒋小涵的大箱子,左手护着箱子,右手还提着她的被卷,往门外走。蒋小涵也拎着一些小件跟着走。如此反复几趟,虽然是冬天,他的额头还是布满汗珠。蒋小涵掏出纸巾给他擦汗,觉得很过意不去。他笑着说:“这算什么,我今天请假了,要是还在训练场上,流汗只会更多呢!我已经算是偷懒了……”

第二天,张晓彬找到蒋小涵,递给她一副灰色的棉绒哈巴狗造型护耳,涨红了脸说:“这里的东西太贵了,我只买得起最便宜的,可能不太好看……”

可爱的人体沙袋

在与张晓彬甜蜜拍拖的同时,蒋小涵在学业上也更加勤奋。大二时,她所在的专业有一门课是电影纪录片研究,老师要求每个小组制作一部纪录片,蒋小涵和三个英国同学被分在了一组。

蒋小涵觉得这是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好机会,可到底该做一个什么题材呢?她为此绞尽脑汁。一天夜里,张晓彬给她打电话说:“我刚想起来,记得我刚到球队时,队友们得知我来自中国,首先想到的是中国功夫。你能否做一个介绍中国武术的作品呢?”

蒋小涵茅塞顿开,兴奋地说:“太棒了,就是它了!”

张晓彬给了蒋小涵更多的惊喜,他把一个在英国的朋友介绍给她认识,这个朋友曾经获得五届中国大学生武术比赛的冠军,来英国留学后开了一所武术学校。朋友告诉蒋小涵,中国武术不仅是种宝贵的精神,还是一门艺术。她深受启发,以此做主题。

在拍摄太极推手一节时,朋友做示范,需要一个对手来配合。这可是要实打实挨揍的事,谁都感到胆寒。张晓彬主动站了出来,充当“人体沙袋”。结果,朋友先后使用五种招数,将他放倒在地。虽然是在草地上,朋友也未用全力,可张晓彬由于身材壮实自身重,结果倒地时摔得很惨。当拍摄结束时,蒋小涵心疼地掀开他的衣服,居然全身青紫了好几处。

见女友流下了眼泪,张晓彬轻松地说:“没关系,就是皮肤擦了一下,没伤着筋骨,不影响踢球!”

结果,蒋小涵的这个作业获得全班最高分,老师和同学们对蒋小涵刮目相看,认为她非常了不起!

根据英国的有关规定,张晓彬培训结束后,要想正式参加英格兰职业联赛,就必须取得劳工证,获取的第一种途径是他代表中国国家级球队在两年内参加75%的比赛,但对他来说难度太大;另一种方式是他娶一个英国女孩……

在咖啡馆,张晓彬凝视着蒋小涵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我不会娶英国女孩,在这里踢不成了,我可以回国,也可以去其他国家踢球,但不管在哪里,我和你的感情是不会变的,没有什么比我们在一起更重要!”

这番肺腑之言,让蒋小涵百感交集,她原本以为张晓彬会犹豫,甚至会提出分手,可是他的答案却是义无反顾地坚守爱情。她再也控制不住感情,也不顾是在幽静的咖啡馆,扑到男友的怀里失声痛哭……

张晓彬回国,加入了中国超级足球联赛陕西国力队。自此,两人一个在中国,一个在英国。蒋小涵每次问起张晓彬的状况,他总是说:“很好,很好。”

蒋小涵揶揄道:“你呀,典型的报喜不报忧。”而她一有心事,就会打电话向男友倾诉,说完就轻松了。

2005年夏天,蒋小涵以“上好”的成绩毕业,引起了很多英国电视台关注,纷纷邀请她加盟,但她毫不犹豫地一一婉拒了。男友在中国,她归心似箭!

蒋小涵回到北京后,张晓彬立刻赶了过来,双方的朋友在一起聚会。席间,蒋小涵惊奇地发现,很多人在问张晓彬相同的问题:“你工资一分钱都没到手吗?”

直到此时,蒋小涵才知道张晓彬效力的陕西国力队因为无力支付球员和教练工资而被取消了参赛资格,他至今一分钱工资也没领到……

成功与否我们都在一起

蒋小涵回国后,被央视《佳片有约》栏目聘为主持人。工作之余,她四处托人为男友寻找踢球的机会。

在朋友的帮助下,张晓彬远赴澳洲加盟澳大利亚超级联赛新西兰骑士队踢球。在机场临行前,蒋小涵拉着他的手,嘱咐道:“拿出你当年在英国的劲头来,在我心里你是中国足坛的No.1……”

蒋小涵每天除了紧张的工作,就是关心男友在异国的训练比赛和生活情况。有时,两人视频聊天时,她撒娇地让他跑几步跳几下,见他安然无恙,才放心。

女友的关心,让张晓彬倍感温暖,觉得在国外一点也不孤单。但是,在球场上,他却非常的落寞。由于得不到主教练的重用,他在整个赛季只出场了12场,其中只有两场是首发。一年后,张晓彬没有与球队续约,黯然回到了国内。

与男友的落寞不同,蒋小涵在主持界却大放异彩,不但采访了张艺谋、高仓健、李连杰和让・雷诺等中外著名电影人物,而且在万人瞩目的奥斯卡颁奖直播中担任后方主持人。看到女友在事业上再度风生水起,张晓彬在高兴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丝惆怅,自己甚至到了无球可踢的地步,和女友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蒋小涵一有休息时间,就约张晓彬出来见面,帮他排解烦恼,可是他总是推托。

蒋小涵很清楚,如果只是对张晓彬进行语言安慰,恐怕起不到什么作用,她得想更好的招。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2007年,一档日播栏目《我爱我的2008》开始录制,邀请蒋小涵担任主持人,她答应下来。

蒋小涵特意找来好友、著名演员黄海波,制作了一期有关足球的节目。把小足球场搬进演播厅,邀请专业足球教练为观众讲解相关足球知识和基本动作,用运动员的标准要求明星嘉宾完成挑战项目。蒋小涵意味深长地说:“其实我们每个人距离奥运都这么近,只要心中有梦想,不能上场又何妨……”

这期节目,蒋小涵录制得出奇的好。她打电话给张晓彬,让他收看这期节目,说里面有自己对他说的话。果然,张晓彬全神贯注地看完节目后,忍不住泪流满面。他知道,这是女友在用特殊的方式为他打气,也在表白她的爱和关心。他感动地给她发去短信:“放心吧,我不会倒下的,有你在身边,我输得起,也一定能赢回来!”

历经磨难,张晓彬的足球生涯终于有了转机。2010年,张晓彬转会到天津泰达队,距离北京只有半小时车程,蒋小涵一有空就去天津探班。

张晓彬在事业上更加努力,彻底激发了潜能。在2010赛季中超联赛最后一轮比赛中,天津泰达队客场挑战河南建业队,张晓彬下半场补射空门得手,帮助天津队以1比0战胜了对手,排名超过上海队荣获中超亚军,创造了球队历史上最佳战绩。由于在整个赛季表现突出,张晓彬正式跻身国内一线球星行列。

蒋小涵不但成为知名的主持人,而且重新在影视表演方面大展拳脚。2011年2月,由她主演的电视剧《毕业时刻》在央视八套热播,引起了80后年轻观众的共鸣。

2011年11月1日,蒋小涵应邀参加郭德纲主持的《今夜有戏》节目。她第一次对外公开恋情,说她和张晓彬心有灵犀,已经婚期在望……

上一篇:严宽的爱情之旅:当瓶子遇到瓶子 下一篇:开眼:美国评选“最愚蠢死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