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阐述

时间:2022-07-21 03:36:39

关于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阐述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较大的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措施,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打造出高质量的工程,造福于人民。本文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意义进行分析,针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加强其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工程产品与其他工业产品不同,具有其特殊性,在产品形成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也较多。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加强技术力量和技术条件的支撑,从而在施工过程中更好完成各项交叉作业,多项技术及多个工种的协作。同时,有效的增加工程的科技含量,使工程的质量得以实现预期的目标,达到所需的质量要求,在最低的成本下,保证了工程的优质。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意义

1、工程质量管理管理的定义

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疑管理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改进、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策划,使其实现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对所有的质量要素进行严格的控制,来满足用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并对这些控制活动从技术上和管理上进行系统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审核和检查。

2、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必要的质量管理,这是十分重要的。首先,从某一方面来说,质量管理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了建设企业的企业信誉,以及经济效益甚至是企业的生存问题。因此,建筑工程的施工必须要在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的基础上进行建筑施工,为了更好的使用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则需要企业良好的施工组织管理水平来进行实施和支撑。

二、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分析

1、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

基础及主体施工阶段,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易出现质量问题的阶段。在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灌注桩的施工,因此在施工中极易发生灌注桩缩颈、断桩及未达到规定的支承土层等问题,同时还存在着基层表层没有进行很好的处理、断面尺寸不足及构造柱移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而混凝土浇筑是建筑工程的重要一道工序,但在实施浇筑过程中,极易出现漏振、蜂窝及麻面等问题,不难影响美观,也使混凝土无法达到施工的标准要求。当前施工中框架结构应用的较多,这就导致施工中易出现混凝土的梁、板、柱支模歪斜、箍筋间距存在误差及在水平或是垂直尺寸上存在着偏差的情况。对于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存在的质量问题还有许多,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为工程的质量留下了安全隐患。

2、装修及设备安装阶段

在工程进行装修和设备安装阶段,其较易发生的问题即是渗漏、门窗密封不严及设备没有严格按照安装要求进行施工。渗漏发生在屋面、卫生间和地下室的情况较多,而门窗问题的发生,多为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及缺乏施工管理所导致的。电器安装工作中,存在着不接零钱、零线和火线错位及灯具、开关插座等安装位置出现偏差等情况。

三、影响工程质量管理的原因分析

1、环境因素

施工过程中环境对于工程的质量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关注气象变化情况,及时关注温度、恶劣天气,采取提前预防措施,从而将其可能给工程质量带来的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

2、机械设备因素

随着施工的现代化,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离不开各种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其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工程施工的速度,同时也对工程施工的质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确保其性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因为一旦机械设备发生故障,不仅会影响工程的进度,同时也无法保证施工的质量。

3、人的因素

任何一项工程的实施都离不开人这个主要的施工要素,而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对工程产生影响的人即包括领导者,也包括施工人员,这两者之间任何一方的素质及行为都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高低。特别是项目法人和业主对于工程的质量影响至关重要。而在当前的施工队伍中,专业性的队伍较少,多数施工队伍都是为了工程项目的实施而进行临时组建的,而这些施工人员当中包括大部分的农民工,这些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及施工的基础知识,所以在施工中是质量隐患的最大制造者,对工程质量的影响较大。

4、方法因素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括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正确的施工方法是保证工程按期保质完成的前提。例如,铝合金门窗安装中,门窗框与墙体接缝处按规范要求应嵌填矿棉等弹性材料,其最外面的 5mm 厚度中应注入密封胶,但现在很多建筑工程却没有按规范要求去做,而仅在接缝处嵌填水泥砂浆。不按规范要求施工的做法必然会导致建筑工程质量的下降。

5、材料因素

材料是建筑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产品的质量,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其建筑工程的产品也不可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当前我国建筑材料市场较为混乱,很大一部分建筑材料没有达到质量标准却在市场上以次充好进行销售,一旦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则会对工程的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

四、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1、强化施工质量监督,落实完善管理制度

为促进施工现场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根据工程实际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比如消防管理制度、例会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保卫管理制度、施工现场考勤制度、仓库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临时用电管理制度。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对施工人员及施工班组进行每一道工序的技术质量交底,做好质量要求及检查方法、材料准备、施工技术要点、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项目施工人员必须牢固掌握工程的工艺流程及施工技术质量要求。

2、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

对于建筑材料的管理,要建立管理台帐,进行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技术管理。必须按照要求做好材料的源头控制,挑选具有较高质量鉴定能力和扎实专业知识的采购人员负责各种建筑材料的采购,对各个材料生产厂家的详细信息做到详细掌握的程度。此外,还要做好施工材料的现场管理,提前安排好材料的路线和运送计划。当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为了避免不合格的原材料和混料使用在工程上,要加强检查验收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做好建筑材料的储存工作,提高工地临时仓储的防潮、防水功能。

3、施工工艺的管理

严格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实际情况,进行施工组织设计,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案以及施工技术措施等。认真做好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同时,针对不同工程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方案,并组织进行技术革新,保证施工技术的先进性和可行性。对于一些技术上的难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操作方案,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进一步加快施工进度。

4、加强设备管理

为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取良好经济效益创造条件,提高生产效益,必须遵守合理装备、安全使用、服务生产。搞好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尊重科学、安全第一、规范管理、预防为主。在施工过程中,根据不同技术要求以及工艺特点,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并确保机械设备的良好保养、管理和正确使用。同时加强对操作人员和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定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包括维修人员、指挥人员及操作人员),贯彻“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的机械设备检查制度,以及持证上岗制度等,做好日常保养、小修、中修等维护保养工作,严禁带病运转。

结束语

目前,建筑业的规模还在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更应注重质量,将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的提高工程质量意识,从而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磊,岳鹏.建筑施工工程管理之我见[J].科技与企业,2012

[2]符浩浩.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及措施[J].现代装饰(理论),2012

[3]胡泉.建筑施工质量优化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4]罗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浅谈.中华建设[J].2012

上一篇:航空摄影测量在道路测量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下一篇: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