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中职女生原发性痛经的中医体质研究

时间:2022-07-21 02:57:37

淮安市中职女生原发性痛经的中医体质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痛经的体质特征。方法2013年5~6月,随机整群抽取淮安市1200名中职女生进行中医体质与原发性痛经相关性的问卷调查,数据用SPSS17.0进行x2检验统计处理。结果(1)平和质与偏颇质在原发性痛经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和疼痛程度上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平和质和偏颇质原发性痛经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血瘀质(81.82%)>湿热质(81.25%)>阳虚质(79.31%)>气郁质(75%)>阴虚质(72.73%)>气虚质(61.54%)>特禀质(57.43%)。结论原发性痛经有好发的中医体质类型,体质调摄可以对原发性痛经早期干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中医体质;中职女生;流行病学调查

原发性痛经是指月经初潮后2~3年的青春期少女或未婚的年轻妇女,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以经期或经期前后1周以内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为主症的疾病。该病给女大学生带来了痛苦,影响了生活和学习。体质是指在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一种在形态结构、心理状态和生理功能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由于体质差异,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以及产生病变的类型与疾病传变转归都具有某种倾向性。不同体质类型与疾病关系的研究揭示了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本质规律。为揭示淮安市卫生中职女生原发性痛经的中医体质特点,对我校1200名中职女生进行了中医体质与原发性痛经相关性的流行病学调查,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5~6月,随机整群抽样调查了淮安市某校护理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在校女生1200名,年龄在16~18岁,经入学体检为健康女性。调查问卷共发放1200份,回收1200份,回收率100%,剔除无效问卷64份,有效问卷1136份,有效率94.67%。

1.2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诊断标准(1)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规划教材《妇产科学》相关内容制定。(2)中医体质诊断标准: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主要分为平和质和偏颇质,偏颇质又包括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八个类型。(3)原发性痛经疼痛强度衡量标准:参照目测类比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s,VAS),即在纸上划出10cm长的直线,0一端为无痛,10一端为极痛。痛经者目测后根据自身情况用笔在直线上划出与其疼痛强度相符合的某点。以0~100范围内的数字表示疼痛程度。为便于后期健康指导,将0~25为轻度疼痛,25~75为中度疼痛,75~100为重度疼痛。

1.2.2纳入标准我校护理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在校女生,年龄在16~18岁,入学体检为健康。

1.2.3排除标准(1)有精神疾病或其他重大疾病不能完成问卷调查者。(2)调查问卷填写不完整者。

1.3调查方法

根据上述诊断标准和内容,结合卫生中职女生的身心特点,由课题组成员设计,中医临床专家和流行病学专家多次论证修改,最终形成了《卫生中职女生中医体质与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性研究》的调查问卷,包括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原发性痛经的目测类比量表两部分。对所有进行调查的调查员进行集中培训和预实验,用指导语讲明调查方法和注意事项,培训合格后,在调查人员的正确指导下由被调查者独立完成调查问卷。

1.4数据录入

采用不同人员双录形式,数据核对无误后锁定。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x2检验分析,P

2结果

2.1平和质与偏颇质在原发性痛经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和疼痛程度上的比较

通过x2检验比较平和质与偏颇质原发性痛经发生时间(表1),显示原发性痛经的发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x2检验比较平和质与偏颇质原发性痛经持续时间(表2),显示原发性痛经的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x2检验比较平和质与偏颇质原发性痛经疼痛程度(表3),显示平和质与偏颇质原发性痛经的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平和质与偏颇质在原发性痛经发生率上的比较

通过比较平和质与偏颇质原发性痛经发生率(表4),588例平和质中痛经256例,痛经发生率为43.54%;548例偏颇体质中痛经368例,痛经发生率为67.15%,平和质和偏颇质原发性痛经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

2.3偏颇质中各类型体质在原发性痛经发生率上的比较

通过比较偏颇质中各类型体质原发性痛经发生率(表5),偏颇质中各类型体质原发性痛经发生率由高到低排列:痰湿质(83.33%)>血瘀质(81.82%)>湿热质(81.25%)>阳虚质(79.31%)>气郁质(75%)>阴虚质(72.73%)>气虚质(61.54%)>特禀质(57.43%)。提示: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阳虚质(取前四位)是原发性痛经发生的主要体质类型。

3讨论

3.1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率

关于原发性痛经的发病率国内外报道为20%~90%。在本调查中,1136名中职女生近一年有原发性痛经624例,原发性痛经发生率为54.93%,超过前者报道的平均水平,说明原发性痛经是困扰淮安地区中职女生常见疾病;同时,这一数据接近吕玲双等对徐州某医学院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率53.19%;但是低于孙艳明等对天津五所高校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率77.94%、白洁宇等对河南新乡某医学高校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率74.5%、郑良琴等对广州某医学高校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率73.71%。存在上述情况,主要考虑地域因素。《黄帝内经》认为,人体健康不仅与天气有关,而且和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就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所以研究某一地区的同类人群的原发性痛经能够反映当地该病流行的实际情况,对于全面认识病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2原发性痛经的体质特点

本研究显示,淮安地区中职女生中偏颇质更易出现原发性痛经,即淮安地区偏颇质是原发性痛经的易感体质。这一结果与郑良琴等对广州地区女大学生研究结果、董娟等对青岛地区女大学生调查结果和王晓娜等对河北地区女大学生研究结果一致。这种情况说明原发性痛经与中医体质密切相关,偏颇质是原发性痛经的易感体质。

本研究显示,淮安地区15~18岁女生的原发性痛经的主要体质类型为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阳虚质,以实证体质为主。这一结果与郑良琴等对广州地区18~23岁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偏颇体质由高至低排序为:气虚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血瘀体质>痰湿体质的结果取前四位进行比较,说明后者偏颇质痛经主要体质类型为虚实各半,两者的主要体质类型都包括湿热质和阳虚质;这一结果与董娟等对青岛地区19~25岁女大学生调查显示气郁质、血瘀质为原发性痛经的易感体质的结果相比较,说明后者偏颇质痛经主要体质类型均为实证,两者主要体质类型都包括血瘀质;这一结果与王晓娜等对河北地区19~23岁女大学生研究显示气虚质、阳虚质为痛经的常见体质类型的结果相比较,说明后者偏颇质痛经主要体质类型都是虚证,两者主要体质类型中都包括阳虚质。本研究结果与上述三篇文献均有所出入,主要考虑与调查地域和调查对象的年龄、生活习惯有关。本研究结果中的血瘀质、湿热质、阳虚质三种体质类型与上述文献研究均存在着相互印证。虽然排在第一位的痰湿质在上述文献研究中没有印证。但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新的研究进展显示,王琦教授的体质四项基本原理:体质过程论、心身构成论、环境制约论和禀赋遗传论,是中医体质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从环境制约论的角度看,中医体质学强调处于不同社会背景、或不同地方区域、或饮食起居的差异,会造成不同体质的人或人群。而且,在年、季更替中,人体变化表现出一定地域季节的再现性与非再现性。也就是说,在一定地域的某一季节中,人体现象有着相当大的再现性(普遍性的现象),但在很多情况下,则未必会出现完全相同的现象,这是由于因体质、气候条件以及心理因素、社会环境等的影响,会造成特殊性的现象发生,而形成一个个不同的体质特征。这为本研究结果中痰湿质是原发性痛经最好发的体质类型提供了理论支持。本结果主要考虑与环境制约论之气候有关。痰湿质对梅雨季节和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本研究的流行病学调查的时间为2013年5~6月,淮安地区时值阴雨天为多,在这样的天气中,痰湿体质更容易发生原发性痛经。所以本样本调查显示痰湿质是原发性痛经最主要的体质类型。

体质的形成是先后天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动态可变的,掌握了原发性痛经的体质特点,有助于有针对性改善体质偏颇,并运用体质杠杆对原发性痛经早期干预,为进一步开展淮安市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预防保健提供参考。

上一篇:拓宽教学思路开启学生习作之窗 下一篇:针灸联合刺络放血拔罐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