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时间:2022-07-21 02:54:03

试析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育生活,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就多年的经验,谈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数学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1.师生缺乏互动,教师以教为中心。以学生考试成绩为教师排座次的考核方式严重制约着教师的创新能力,你改你的,我搞我的。刚开学领导讲话要课改,一过期中考试就是教学成绩怎么样,无形中又要求教学质量第一,所以出现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与行为,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现象,课堂缺乏活力。大部分小学数学课堂还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老师们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在课堂中使用死记硬背、满堂灌、题海战术的情况屡有发生,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实实在在体现新理念的课堂不多,与新课程相应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没有得到有效建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得不到提高。此外,教师受到评优晋级的影响,不得不走传统道路,什么好都不如学生的成绩好,学生成绩提高了,教师自然就能在绩效工资或评职称方面得到更大的益处。反之,学生成绩不好,其他方面再全面发展也也未必能得到领导的认可。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其一,满堂问,以为是交流互动。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不断调控课堂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但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满堂问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以为多问就体现出了新的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显示师生、生生之间互动过程。而学生却被教师纷繁芜杂的“问”搞得迷迷瞪瞪、晕头转向,最终不知所以。其二,部分教师运用新课程教材的过程中,对“创造灵活使用教材”存在片面理解,随心所欲将教材的授课顺序打乱,随意改变教材,在课堂上不顾学生实际,对学生教学认知规律出现违反情况,如有的教师小学二年级已经开始教学流水问题、追及问题等应用题思路,这些尤其在年轻教师身上较为突出。这还体现在课前准备不足方面,当前小学数学集体备课知识对数学知识点的内容、备课的进度、课时计划进行准备,很少教师会对“相关知识的教学材料”学习,更忽视创新教学,这样有的教师会凭经验上课,甚至按照相关教学设计进行授课,未能结合学生实际授课,这样的“数学课堂模仿”带来尴尬的结果。

二、应对策略

1.摆正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长期以来,教学一向强调“师道尊严”。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居高临下,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的做法,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成了接受知识的“工具”。在小学,由于小学生的心理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正向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是学生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一改自上而下的传授方式,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都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应经常鼓励和表扬学生,教师一句赞赏的话,就能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授课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

2. 明确目标,激活思维。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通过知识的传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苏联现代教学论专家赞可夫说:“要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所谓一般发展,就是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发展情感、意志品质、性格的集体主义思想。”教学应着眼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教学目标不限于知识传授,而是包括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完整的统一体。新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观上也明确指出,“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后者对发展能力更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让学生机械掌握知识的结论,忽视让学生意义理解知识形成过程的做法,加强知识过程的教学,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在课堂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加大思维的广度、深度和频度等方面的训练。

3.课堂教学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做到学以致用。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是我们了解客观世界的工具。因此,数学教学要结合生活实际,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从而让学生热爱生活,快乐学习。

4.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进行教学。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最活跃的源动力。小学生年龄还小,对任何东西都好奇,借助电教有声、有色、有像的特点,给学生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机制。现在的新教材例题或练习题都绘有彩色的图画和文字,在没改版的老教材一道题还没有更形象的图像加以说明,不管是有图像,还是没有图像,但它都缺少声音。要是教学中有声、有色、有像,岂不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任何教材都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任何先进的教学理念也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因此,忽略对传统教学经验的继承,必将影响教学的效果。某些教师在教学时,由于新的教学方法没能很好地领会,而旧的经验又被丢弃,所以常常表现得不知所措。总而言之,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与没有抓住教学策略的实质和要领有关,而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欠佳。

参考文献:

[1]芮文斌,孙文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1(2).

[2] 崔连明.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7).

[3] 黄能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几点思考 [J]. 教师,2009(21).

上一篇:浅谈如何正确认识对高中数学的课程改革 下一篇:浅析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