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国强:着力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时间:2022-07-21 01:22:48

程国强:着力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于2月1日正式,这是新世纪以来第9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今年的一号文件有何亮点?对于保障我国农产品安全有何意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程国强研究员作了如下解答,

粮食安全面临双重压力和双重挑战

今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坚持不懈地抓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大意义,为此,今年一号文件提出要“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的总体思路,要求进一步加大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夺取农业好收成,促进农民较快增收,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特别是,在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迈上5.7亿吨新台阶,实现连续八年增产的形势下,中央强调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其政策目标清晰,重点明确,意义更加深远,这要求我们在国内外形势甘益复杂的背景下,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更加注重强化农业基础,努力增强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增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今后我国不仅面临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约束甘益突出的双重压力,而且还面临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不断加剧的双重挑战,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不利因素逐渐增加、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要求我们必须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

目前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还面临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

一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难度加大,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现象严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重仅为48%,中低产田比例高达67%;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在粮食播种面积难以扩大的背景下,今后农业科技若没有重大突破、粮食单产水平不能进一步提高,将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增产的根本性制约因素。。

二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难度更大,今后农业物质投入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将呈快速增长趋势,保持合理粮价水平的压力日益增大,农民种粮效益难以持续提高,粮食生产的“兼业化”,“副业化”趋势将更加明显;粮食比较效益持续下降,经济作物挤占粮食播种面积的矛盾日益显现。

三是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目前虽然稻谷,小麦产需基本平衡,但保持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玉米加工需求快速增长,供需缺口逐步扩大;大豆大规模进口,继续依赖国际市场的局面不可逆转。

四是部分地方粮食生产积极性出现弱化倾向,有的地方仍然只重视抓工业、上项目,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抓得不够紧;一些地方粮食安全意识依然较为薄弱,发展粮食生产的主动性不足;还有的地方在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形势下,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对粮食生产的麻痹思想,这些都对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十分不利,

四大措施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今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将更加重要,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不动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重点要抓好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要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的耕地红线,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一要进一步创新投入机制,拓展投入渠道,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二要加大力度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大型灌区,中低产田改造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三要建立健全农业抗灾减灾体系,增强农业抗灾减灾应变能力,四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其次,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因此,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培育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形成大幅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动力机制;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加强粮食优良品种培育,加大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建立粮食生产科技支撑体系;充实健全农村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强化条件改善和能力建设,着力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建立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技推广新格局;以种养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大学生村官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为重点,加快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现代农业人才培育,

再次,保护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这是确保粮食稳定发展的关键,要完善和强化对种粮农民的各项支持政策,进一步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增加粮食生产直接补贴,适时采取临时收储措施,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创新粮食补贴方式,抓紧研究与农民水稻等主粮产品种植面积或交售商品粮数量挂钩的专项直接补贴办法,建立鼓励主粮产品生产的政策支持新机制。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种粮比较效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力度,建立完善的主产区和主销区产销协作和利益协调机制,强化主销区粮食安全责任,进一步调动地方政府,尤其是粮食主产区重农抓粮的积极性,

最后,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要健全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优化粮食库存结构,加快建立灵活高效的中央储备粮吞吐轮换机制,有效衔接安全储粮、储备轮换与调节市场。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建立基于全球视野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机制,深入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鼓励各类企业在境外投资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国际贸易,构建持续、稳定、安全的农产品进口渠道,建立全球农产品进口供应链。

陈萌山:谁来种地成农业严峻问题

今年中央1号文件为什么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如何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业科技的一系列新论述,新思路、新举措?农业部门将如何贯彻落实?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解读,

记者:新世纪第九个“中央1号文件”继续聚焦农业农村的总体考虑?

陈萌山:我们深受鼓舞,我们感到这充分体现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农业部门将全力以赴抓好落实,2012年,农业部将继续坚持“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目标不动摇,把握稳中求进的总方向,突出“巩固,加强、优化、改革”,再夺农业好收成。巩固,就是要巩固增产增收的好形势,扩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果,坚持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发展措施、工作机制,确保农业农村经济在新的起点上稳步前进,加强,就是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加强体系机构建设,切实提高基层科技服务能力,开展“农业科技

促进年”活动,更大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优化,就是要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支持主产区、生产大县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改革,就是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总结、推广基层经验,深入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扩大农业对外开放,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记者: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您认为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陈荫山: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科技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但是,从当前和未来发展看,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推进农业发展已难以为继;农业劳动力的素质里结构性下降,用工成本迅速上涨,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逐渐减小。在粮食产量“八连增”、农民增收“八连快”的基础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须更加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科技进步已成为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作为农产品生产保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加快推进“三化同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部署。

记者: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如何,不足在哪里?

陈萌山:虽然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要求相比,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突出表现在“三个不足”:一是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还不高,跟踪式、模仿式,甚至低水平重复式研究还较多,类似杂交水稻、黄淮海综合治理等重大成果多年少见,我国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种依赖进口。二是农技推广服务不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如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经费投入不足、条件建设薄弱、人员素质不高,等等,推广能力落后于生产和农民需要,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还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三是农业人才总量不足,农业科研缺乏领军人才,基层农技人员年龄老化问题突出,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谁来种地”、“谁来养猪”已成为绕不过的严峻问题,

记者;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业科技有哪些新论述、新思路、新举措?

陈萌山:以中央1号文件的形武统一全党意志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改革发展,在我国的农业发展历程中是首次,在科技发展进程中也是首次,有许多创新之处。

关于农业科技创新问题,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科技的定位、定性和定向,在农业科技的定位上,文件明确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就进一步指明了,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在农业科技的定性上,文件明确强调,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要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在农业科技上,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财政承担主要责任的基本政策取向,在农业科技的定向上,文件明确强调,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这更加明确了农业生产要依靠科技,农业科技要服务生产的要求,明确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按照这一要求,我们要坚持产业需求导向,切实解决科技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与农业农村经济的融合。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业科技的“三定”非常令人振奋,非常鼓舞人心。必将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安心工作,潜心研究、热心服务,对农业科教工作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关于农业技术推广问题,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要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拉、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明确公益性定位,根据产业发展实际设立公共服务岗位;要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切实改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条件,按种养规模和服务绩效安排推广工作经费,按照这些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和人员在保障和支撑生产,引领发展等方面的作用。着力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要完善激励、评价考核机制,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要大力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扶持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关于教育科技培训问题,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振兴发展农业高等、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并明确提出要实施一系列的人才培养计划。这就进一步明确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地位,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农业科技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各个层次的农业人才智力支撑,取决于具有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

记者:1号文件支持农业科技有什么特别值得关注的政策亮点?

陈荫山:今年中央l号文件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新论述很多,斯政策很多,新亮点也很多,包括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重点、机制,条件问题,也包括种业科技创新问题、强化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问题,扶持多元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等等,其中最受广大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人员欢迎的政策亮点有两个:一个是关于农业科技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的“三性”论述,这一论述给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吃下了定心丸;另一个就是关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政策,即:乡镇农技人员工资待遇要与当地事业单位的平均收入相衔接,明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所有农业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是中央财政支持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重大政策突破,是基层广大农技推广人员的长期期盼,是激励和发挥他们作用的关键所在。

记者:今后一个时期农业部门加快农业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与主要目标?

陈萌山:农业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要求,进一步增强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紧紧围绕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目标,坚持把农业科技进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体制机制,强化联合协作,全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广服务能力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建设,创

造条件让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能够安心工作、潜心研究、热心服务,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

为此,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农业科技发展,对农业部门来讲,最重要是“三加快”。一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尤其是种业创新,着力解决制高点的问题,重点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大力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做大做强;加大水稻机插、玉米、棉花机收等攻关力度,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发,加强应对农业灾害、节本增效等关键技术研发,二是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尤其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重点是加快健全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发挥县乡农技推广机构的整体功能,提倡服务在乡、管理在县。同时,引导鼓励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开展农技推广,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适应生产环节、农时季节、重点区域和重点品种的需求,组织发动广大科技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三是加快农业人才培育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包括现代农民培训,着力解决“将来谁来种地”的问题。重点是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以种养大户、经纪人、大学生村官、农机手等培训为重点,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业服务人员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依托现有重大科研计划等,加强科研优秀人才及创新团队建设,分期分批选送农技骨干到大专院校深造,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岗计划,引导和鼓励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农业部决定今年在全国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

记者:“农业科技促进年”的总体考虑和重要举措?

陈萌山:活动的总体安排是:全面落实中央部署,紧紧围绕实现“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目标任务,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重点推广重大实用技术,支撑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着力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全面做好农业科技各项工作,确保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进展。

围绕深入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农业部今年将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上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一是全力推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落实“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政策部署,要重点实现三个突破。即在落实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经费上有大的突破,在乡镇公共服务机构条件能力建设上有大的突破,在充实县乡农技推广力量上有大的突破。为了确保实现这三个突破,农业部今年将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建设情况开展绩效考评,推动政策到位、人员到位、资金到位、条件到住、制度到位。

二是全力推广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重大实用技术,今年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抗灾夺丰收仍然是关键。及时针对性强的抗灾减灾应急预案和技术指导方案,加大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投入,推动落实大幅度增加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良法补助,以多种形式继续开展科技大会战,组织全国70万名农业科技人员下乡、进村、到场、入户,扎实开展全年全程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实现对农业大县、重点乡村全覆盖。

三是全力推动农作物种业发展取得新进展。今年将把加快种业发展作为“农业科技促进年”的重要着力点,制定并实施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种业发展布局和重点任务。推动出台一批种业扶持政策,扶持一批骨干种子企业,探索建立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新体系,加强优势制种区种子基地建设,开展良种引进和展示示范,加快新品种推广步伐,保障明年生产用种需求,确保生产用种安全。

四是全力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取得显著成效,加大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实现全年1亿人次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培育500万职业农民和科技示范户的目标,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农广校和科研推广单位的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

上一篇:国内食用植物油产业调整趋向小品种 下一篇:国内玉米走势将随国际局势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