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求突破 提速发展谋跨越

时间:2022-07-21 12:01:05

抢抓机遇求突破 提速发展谋跨越

地处黔中腹地的安顺市,自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全市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129.12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286亿元,年均增长1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6年的67.82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258亿元,年均增长30.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6年的9.73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24.89亿元,年均增长20.7%。这是安顺市近年来发展得最好最快的时期,为实现增比进位、赶超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现六个“新突破”

抓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取得新突破。科学筹划和编制项目库投资规模达8000亿元以上。安排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306个,项目总投资942.23亿元。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144.35公顷。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和水利工程、电网改造等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加大。2011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3.35亿元,同比增长118.6%,超额完成省下达的160亿元目标任务。其中,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56亿元,同比增长101.5%,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调结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坚持把工业作为推进全市经济发展的引擎,带一产,促三产,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得到全面提升。全市17个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有序推进,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业和特色轻工业加快发展。201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大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2.2亿元,实现增加值64.28亿元,同比增长14.9%。畜牧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6.1%。全国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启动实施。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黄果树国家公园已启动建设,格凸河、屯堡文化旅游区等景区深度开发加快。金融保险、交通物流、信息服务等行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8.59亿元,同比增长15.1%。

改面貌,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突破。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加快建设黔中经济区及贵安新区的重大机遇,超前谋划黔中新兴产业园区建设,促进贵阳—安顺一体化发展,安顺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推进。坚持规划引领发展,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同步推进,中心城区详规覆盖率达80%以上,县城详规覆盖率达60%以上,小城镇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基本实现全覆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7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面积120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21.89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9%。

增活力,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招商引资项目库不断夯实,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招商引资方式不断创新优化,建立了市县两级联动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招商引资目标考核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在北京、成都等地成立了4个招商分局,参加了各类招商引资活动,承接产业转移取得实效。2011年共签约项目138个,总金额达2214.71亿元,全年招商引资开工在建项目490个,实际到位资金180亿元,同比增长205%。积极推进“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改革试验区”各项改革试验,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3.9%。

惠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十大民生工程”深入推进,累计投资42.37亿元。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24万人,新增城镇就业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0.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5%。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建成廉租住房25.66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3.46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1438户。

优环境,行政服务效能取得新突破。干部队伍素质和作风不断加强,执行力和落实力有效提高,依法行政持续推进,行政效能大幅提升,发展环境得到优化。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由522项减少到101项,办理时限从19.24个工作日压缩到7.5个工作日。政务服务工作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

创造“安顺速度”

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号文件)。

全市上下迅速行动起来,深入学习领会文件精神,积极做好对上衔接汇报工作,细化落实相关工作责任。1至2月,安顺市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保障有力,工业经济增长较快,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7.6亿元,实现增加值13.7亿元,同比增长18.5%;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13亿元,同比增长27.62%;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项目建设进度推进有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2亿元,同比增长50.5%。预计一季度将实现“开门红”。

努力在项目建设上实现跨越发展。凡是国发2号文件提到的涉及安顺的项目,就坚定不移地抓好对接落实,与省里合力向国家、向大财团、向大银行攻关。把扩大投资规模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进实施、政银企合作及直接融资等方面下功夫,全力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确保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超过400亿元,增幅继续保持全省前列。未来5年,将重点发展航天航空、特种装备制造、能源原材料、特色轻工、IT产业和商贸物流等相关项目。

努力在招商引资上实现跨越发展。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努力提高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以招商引项目,以项目增投资,以投资推跨越。支持企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能力。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确保招商引资项目库规模保持在5000亿元以上。

努力在产业发展上实现跨越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充分考虑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将“快”和“好”、“赶”和“转”有机结合、统筹协调。积极借助省经信委帮助安顺工业提速发展的契机,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增强融资能力,合理配置和科学调度生产要素,最大限度释放工业产能,迅速做大工业增量。用工业化理念组织农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全市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不断推出精典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服务业全面发展,将旅游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

努力在城乡统筹上实现跨越发展。借助贵安新区规划建设,围绕建设百万人口生态旅游城市的目标,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以黔中兴新产业园为先导,加快建设贵安新区,积极申报设立“贵安新区综合保税区”、国家级出口基地和无水港,充分释放这一区域的发展潜能,将其培育成为支撑全省和带动黔中的核心增长极。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抓手,加快实施城市重点区域、重要路段和节点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统筹推进城市组群及快速干道和特色小城镇建设,以城镇化促进“三化”协调发展,为全市经济加速发展起到“舞龙头动龙身”的作用。

努力在民生改善上实现跨越发展。围绕国发2号文件“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事业,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抓紧办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实事。将促进安顺经济加快发展与实现群众共同富裕相统一,让群众更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作者分别系安顺市委书记,安顺市委副书记、市长 责任编辑/张 蓓)

上一篇:苦干实干 开放创新 下一篇:为贵州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