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一般质量通病的施工管理

时间:2022-07-21 11:52:45

建筑工程中一般质量通病的施工管理

摘 要:“质量通病”指的是在建筑工程中较容易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文章分析了质量通病的引起原因及采取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在房屋或楼房建筑工程中,对于存在的普遍性的一般质量问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并且影响工程的正常使用功能及外部观感。通过实践可以直接了解质量通病的危害,直接受害者是业主,业主不仅在建筑物使用中受到质量通病的困扰,而且要承担全部的维修费用,因此,必须认真客观地对待建筑工程质量上存在的一切通病,正确认识其危害性和形成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从根本上消除或基本消除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问题。

1 引起工程质量通病问题的原因分析

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通病,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管理方面、设计方面、建设方面、材料方面、施工方面等,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以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引发建筑质量问题,甚至几个环节同时出错。

1.1 管理方面

建筑业的特点目前劳动密集型,就业条件低,从业素质差,根本上是供需决定的,属于卖方市场,客观上给各方主体造成了恶性竞争的状态,且形成了一定时间,短时间内如果不改变这种形式,从根本难以消除目前的弊端,根本上的问题是价格太低,税赋太大,形成了压低价格,腐败操作等问题。相互责任体之间缺乏第三方监视。

1.2 设计方面

往往由于设计单位质保体系不健全或设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疏忽等原因,使工程设计留下了产生质量通病的隐患。往往在施工进程中,设计图纸不详或者设计考虑不周到,也是产生工程质量通病的原因。如设计施工图上就没有考虑圆形窗台下,窗台经过雨后,雨水和窗台上的灰尘混合流出,造成外墙饰而的毁坏,形成质量通病。

1.3 建设方面

原因有造价上过低价格,不平等条约太多。有些责任属甲方应付责任全部推给施工方;甲方指定建筑材料和部分劳务队伍情况也很普遍,给施工单位造成相当大的管理难度。

1.4 材料方面

在当前突出的质量通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材料、生产、设备质量末过关或质量低劣而造成的。有如某工程刚刚竣工,内墙装饰涂料。由于质量不合格,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变色脱皮等情况。

卷材等柔性防水材料物理性能较差、高温流淌、滑动、低温断裂、抗老化性能、不透水性等都不符合要求。防水层所采用的材料不符合要求,如采用泌水性高的水泥、含泥量较大的骨料、不适当的外加剂等。

1.5 施工方面

由于施工组织不合理,造成各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好,专业工种之间各自为政的进行施工,结果相互干扰、相互破坏,影响了工程质量。有些工程主体施工结束后,水、电等其它专业队伍才开始进行施工,因此违背了施工程序,造成在承重墙、梁、板、柱上随意凿沟开洞,成为破坏主体结构、甚至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通病。

2 针对质量通病采取措施

2.1 管理体制

例如监理方如果不独立出来脱离与甲方的经济关系,它的公正性和素质始终会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要建立健全各项施工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质保体系。以制度做保障,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做到每个分项的每个施工部位都能责任到人,且留有记录,使其具有可追溯性。

2.2 针对施工单位的措施

据统计我国由于施工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占所有质量问题的80%左右据统计,现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自有工人真正能到现场规范操作的只有4%;建筑施工现场直接从事操作的工人中,90%的都是流动性质的农民工。因此对施工单位的管理的加强,提高施工企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减少因施工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至关重要。

(1)应编制有针对性、科学、先进、可靠的施工技术方案,并及时进行交底。方案应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应明确质量标准和防治质量通病的措施;(2)施工人员应进行岗位培训,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施工企业管理人员技术素质,特殊工种应具有上岗证,如电焊工、防水工等;(3)设备质量(包括测量设备)对工程质量也有较大的影响,对设备应及时进行校核和检修。

2.3 针对监理方的措施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提高对监理单位的准入门槛,加强对皮包监理公司的查处,各监管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监理单位的项目监理机构应针对工程特点将易发生质量通病的检验批、分项工程或节点部位作为质量控制的重点,纳入监理规划或监理实施细则,并在施工中进行重点控制。

2.4 针对设计方的措施

设计单位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要严格按程序对图纸进行审核,特别是建筑和结构构造设计是预防工程质量通病的基础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对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尤其要考虑各专业间的协调配合,要重点审核设计中是否存在常发质量通病的工艺做法。

2.5 针对建设方的措施

建设方在项目开工报建前,应按有关规定设置项目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管理人员,制定有关工程项目质量的管理制度;在工程发包时,应向承包单位提出质量目标要求。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将项目的施工或监理业务发包或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监理单位。不得肢解发包工程。

2.6 针对材料方面的措施

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产品的基础,建筑材料不合格,建筑工程质量就无从谈起,由于材料选用方面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也比较常见。由于材料及质量低劣而造成的质量通病比较普遍,造成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所以要重点把好材料、制品及设备质量关,材料使用前严格遵守“先检后用”的原则择优选购。材料进场后,要实行自检,对需要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测的材料,应送交有资质条件的实验室检测。同时应保证送检样品的真实性。为做到这一点,要明确责任,增强责任心,取样时,监理人员必须旁站封样,从根本上杜绝不合格的产品流入社会。

参考文献

[1]于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及对策初探[J].建筑期刊,2005.

[2]张栋梁.工程建设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李子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上一篇:HXD3型机车防空转系统特点及空转故障处理探讨 下一篇:现代信息技术在火灾调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