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妈“背奶”,转动职场

时间:2022-07-21 10:40:59

辣妈“背奶”,转动职场

孩子要照顾,尤其在0-3岁;工作要加强,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奔波在孩子和工作之间,辛苦的妈妈们如何喘息?

辣妈“背奶族”给了职场妈妈以新的提示;杨澜也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姐妹们,趁年轻赶紧生!

妈妈在辛苦地煎熬,孩子在快乐地长大!当看到孩子纯真的笑脸,你就知道,你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有这么一群新妈妈,她们在产假后立刻投入繁忙的工作中,但为了孩子的健康,依旧坚持母乳喂养,给宝宝最好的粮食。可是上班时间孩子怎么吃到妈妈的奶呢?她们把专业的吸奶、储奶器具带到单位,利用工作间隙吸奶、冷藏、保存等一系列流程,晚上背回家给宝宝当第二天的“口粮”。她们把自己亲昵地叫做“背奶族”,行动口号是“人上班了,把最原汁原味的乳汁留给孩子”。

近日,上海的“背奶”妈妈们举行了一次聚会,约40名“背奶”妈妈齐声朗诵、歌唱、拍摄“喂奶集体照”。同一天,北京的一群“背奶”妈妈也在聚会……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妈妈选择并坚持母乳喂养,“背奶”妈妈正在成为女性、特别是职场女性的新时尚。

“背奶”妈妈队伍不断壮大哺乳孩子和工作两不落!

背奶理由:母乳对孩子才是最好的。

宋菡是上海一家世界500强公司的白领,她边工作边坚持母乳喂养16个月了,有一年多的“背奶”经历,她同时也是一家网站上名为“母乳最好”俱乐部的现任领队。

宋菡每天上下班的路程有50公里,她随身携带吸奶器、保温包等“背奶”用具,还买了一台车载小冰箱。她说:“其实,有许多方法可以让结束产假的妈妈们继续母乳喂养。在良好的冷冻条件下,母乳能保存三个月不变质。我坚持用母乳喂养儿子,看着他长得健康壮实,我的工作也没有落下,感到很满足。”

誓让母乳喂养进行到底

背奶理由:奶粉门事件症候群,安全第一。

镇江网友之家“母婴乐园”版的会员“豆豆妈”说:“我工作比较忙,雅培奶粉家里批了一整箱,可是前不久国产婴儿配方奶粉中检出三聚氰胺,上网搜索后又发现不少进口奶粉也都曾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豆豆的健康,我决定放弃奶粉,改做职场背奶族!”

职场妈妈长期坚持母乳喂养不是件太容易的事,“背奶”就更辛苦,办公室人多,一般躲在卫生间里吸奶,碰到同事往往很尴尬。但为了让宝宝吃到最健康、最放心的奶,豆豆妈还是无比坚定地把“背奶”进行到底。

母乳喂养

会一定程度地满足宝宝的情感需求

背奶理由:母爱分离焦虑族,延续甜蜜。

上午9点多,丹阳某企业白领许红芳放下手头的事,拎着一个大包走进单位休息间,开始吸奶,每天重复三次。她有一个六个月大的孩子。她告诉记者,产假后上班以来,她和宝宝都经历了心理学上的“分离焦虑”。宝宝慢慢变得忧郁,不爱吃也不肯睡,晚上一回家抱他,就哇哇大哭。每天长达10个小时离开妈妈的怀抱,对于刚半岁的婴儿实在太委屈了。

现代心理学认为婴儿通过与母亲的接触获得安慰的情感需求,否则长大成人后会存在某些缺陷,比如缺乏安全感、不自信、缺乏开拓勇气等。而母乳喂养的一大功效就是充分满足了婴儿的情感需求。试验背奶几天,并没有想象的辛苦,反而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和自豪。她说,亲自喂孩子的满足感是那些没有母乳喂养的妈妈难以体会的,自己会坚持“背”下去。

母乳既天然又节约,

再怎样也要发扬光大

背奶理由:都市酷抠一族,节约至上。

对任何小家庭来说,没有哪一种奶粉比母乳经济实惠。镇江某中学教师朱海燕的丈夫在媒体工作,家庭收入尚可,不过小两口要供房贷,宝宝出生后又增加一大笔开销,向来以“酷抠人士”自居的小夫妻决定“背奶”。

超级节约主义的海燕在网上做足功课后,选择了最经济的背奶装备:手动吸奶器、“某雪糕品牌赠送的冰包”、“矿泉水瓶自制白冰”。海燕还介绍了她的背奶流程:每天7点上班,到单位立马把吸奶器和奶瓶放冰箱,冰包和白冰放冷藏室;上午10点半吸奶,把吸满的奶瓶放进冷藏室内的冰包里;下午2点半左右再吸一次奶,6点下班把两瓶奶取出带回家,交给孩子的奶奶,宝宝第二天的口粮就搞定了。

背奶是项细致活

背奶族的装备和技术很专业

①基本装备:吸奶器、冰包、冰盒、蓝冰、车载小冰箱等。首先,要准备一只吸奶器。背奶族们熟知市面上所有电动、手动吸奶器的优缺点。最好的吸奶器是适宜冷冻、密封良好的塑料制品。其次为玻璃制品,最好不要用金属制品。然后,选一个好冰包很关键。冰包是起隔热作用的,隔温效果不好,保温时间就不能保证。背奶族通常选购乐柏美和爱斯帕克牌两种冰包。第三,选择好冰种。蓝冰,自制白冰,黄冰等诸多冰种中,蓝冰效果最好。蓝冰又称环保冰,是新型功能性高分子蓄冷剂,具体分为软冰、硬冰、可折叠冰。其中,可以把奶瓶整个包起来的可折叠冰保温效果最佳,价格也最贵。不少条件宽裕的背奶族还在爱车上、单位里都准备一个迷你小冰箱藏奶。

②入门技术:背奶族个个都是熟练工,熟知从吸奶到储存的整个“背奶”流程,以及一整套解冻热奶方法,还掌握着不同气候下冰包保温效果的详细数据。知道要把母乳分成小份(60―120ml)冷冻,方便家人根据宝宝食量喂食,不造成浪费;装母乳的容器如何留空隙,防止容器冷冻结冰胀破;如何在15分钟内搞定300毫升奶……

背奶妈妈们的期盼

随着背奶族的增多,很多“背奶族”在网络上开帖记录“背奶”教程,交流经验。大家异口同声提到的一个忧虑就是:背奶族处境尴尬,“背奶”环境普遍不理想。一般在卫生间操作,能有更衣室、休息室等场所就很不错了。

为了坚持给孩子最好的食物,“背奶”妈妈们遭遇着旁人无法体会的困难。一位妈妈曾这样回忆开始母乳喂养的日子:“每天喂奶都是一场战斗,浑身浸在汗里。”上班后,忙碌的工作,不便的挤奶条件,别人的异样目光……都让“背奶”的过程充满辛苦。

值得庆幸的是,在不断努力下,“母乳最好”俱乐部里的多位“背奶”妈妈反映,在单位里不仅争取到了更衣室,甚至争取到了特设的“哺乳室”。虽然“哺乳室”只是一个小小的密闭空间、一两把椅子,却让无数妈妈感到鼓舞和感动。

比硬件条件更需要改善的,还是“背奶”的外部软环境。家人乃至单位同事、领导的理解与否,成为“背奶”妈妈能否坚持到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有长远意识和开放心态,勇于尝试接受新理念的职场妈妈们,正用自己的“背奶”行动,誓将母乳喂养进行到底。

母乳储存小技巧

容器:前一天挤出母乳,装进消毒好的容器。装母乳的容器不要装得太满或把盖子盖得很紧,以防容器冷冻结冰而胀破。

冷藏:冷藏母乳与冷冻母乳混加时,切记新加入的母乳要比原来已冷冻的母乳少,否则已冷冻的母乳会被新加入的解冻。

使用:冷冻母乳先用冷水或放置在冷藏室慢慢解冻退冰。如需快速解冻时可隔水温热。一旦加温后若未食用,不可再次冷藏,需要弃。

期限:冷藏的母乳不得超过24小时,冷冻的母乳最好在一个星期内喝完。

“职场妈妈”杨澜:趁年轻赶紧生

新性独家对话杨澜女士:作为职业女性来说,多大年纪生小孩比较合适?此外,您生育之后重新回到职场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

杨澜:这个问题非常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学习的职业技巧和社会技巧越来越复杂。所以我们实际上在社会角色的定位上,成熟得越来越晚。

1现在大学毕业生从心态上还很像小孩子,但是你的生理年龄并没有同步推迟。最佳的生育年龄还是在23岁到30岁之间,起码第一胎的生育年龄是这样的。但往往是人们在准备生孩子之间会有很长时间的考虑或担忧,要准备好心态,要职业安定,要买房子,或者开始做按揭,还应该有收入达到多少千块钱才可以付得起孩子的奶粉钱、尿布钱。当把这些都已经想好的时候,你真的已经33岁了,甚至更大一些。那个时候已经过了最佳生育的年龄。第一个你会担惊受怕,一开始怀了这个孩子就担惊受怕,担心出现健康问题的几率会增加,因为这个是医学已经告诉我们的。

2如果你的生育年龄较晚,那么生育以后恢复工作状态,哪怕是恢复体形都会变得更难一些。我一直鼓励我们公司的女孩子,但凡能找到做孩子爸爸的,你觉得很爱你的,就赶紧生。

首先不想钱的问题,不一定要做到公司的主管。不要担心你休产假、生孩子,别人就把你替代了。你要是那么容易被替代,你也该被替代了,你要有这个自信。而且事业如此长远,你永远不会缺少这半年的时间。但如果你错过了生育的最佳年龄,真的是没有办法弥补的。所以我会鼓励大家30岁以前能够和自己相爱的人一起生一个小孩。而且在这个时候生一个小孩一定是最漂亮、最聪明的。不一定一出生就买最昂贵的玩具,上贵族小学,你对他的爱是他成长最好的伴侣。生孩子的前提是一定要找一个相爱的人,起码相互信任的,能够承担父母责任的,早一点比晚一点好。

所以我们公司的文化,在我的带领下就是――“赶紧生吧!”

结语:这就是女老板、女领导的好处,因为她很理解女员工的心态。据调查,女性在面对生育和升职做必须选择的时候,会有63%的女人选择生育。

职业咨询师支招

宝宝和工作,不是矛盾,而是生活赐予的幸福!

和孩子一起享受生活 给予我们的全部

先讲个故事:教授5岁的儿子小约翰闹着要去迪斯尼乐园,教授嫌烦就将一幅世界地图撕成小碎片,说如果儿子能够重新把地图拼起来就带他去玩。不到十分钟小约翰便拼好了。教授非常吃惊,小约翰却不以为然地解释说:“很简单呀!地图的另一面是一个人的照片,我虽然不懂地图,但只要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到一块儿,然后把它翻过来。我想如果这个人拼对了,那么这张世界地图也该是对的。”是啊,人对了,世界就对了。换句话说,我们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取决于我们每个人是什么样子。

孩子和工作如何平衡?有了孩子如何从容生活?完全取决于你自己,以及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如果你认为它们有很多矛盾,那你一定会如愿陷进这样的矛盾里;如果你认为它们是你幸福生活乐章的音符之一,你就会愉快地弹奏出美妙的曲调。因为,你是你认为的你,你是一切的根源。

地图不是世界的疆域,我们却往往把地图当世界;眼睛看到的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却往往只相信那看得见的;心灵的地图只记录了我们过往生活的痕迹,如果只是简单地按图索骥,就等于在用过去的模式应对当下以及未来的生活,于是,发现什么都不对。

其实,每一个人都具备创造幸福生活的全部智慧,与生俱来就拥有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前提是,你是否愿意怀着积极的期望去生活,去学习,享受生活给予你的一切,相信所有的发生都有其因果,都有助于你。

当年,我也曾经历现在看起来充满挑战的生活:儿子三个月的时候,老公在外地工作,公公住院,婆婆每天陪护,我独自在家照顾儿子。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开始马不停蹄的一天:孩子醒着,陪他玩;孩子睡了,就洗衣服、做饭、收拾房间、料理无数婴孩的琐碎事;每天中午把孩子交给邻居带一会儿,骑四公里的自行车给公婆送饭;晚上十一点多才能睡觉;夜里要醒六、七次给孩子喂奶(谢天谢地,我可以喂母乳)。有一次,公公说想吃饺子,我包饺子到凌晨2点,第二天送到医院的路上,虽然有点缺觉,可是心里美美的。

算起来我每天连三四个小时都睡不到,整天都在忙着,产后不到三个月就恢复得很好,状态更年轻。有一次带孩子打预防针还被医生误会:孩子妈怎么不来呀?让小姨带着!看到现在有的孩子四、五个人带还搞得人仰马翻、焦虑疲惫,孩子老上医院,真是很佩服自己的。

其实谁都可以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唯一的秘诀就是做一个简单宁静、活在当下的母亲。我享受着陪伴儿子的过程,享受着他成长的每一个瞬间,生活就是一出饶有趣味的轻喜剧,每天都在计划怎样让自己和儿子今天过得顺利而开心。我微笑,儿子会模仿;我运动,孩子在旁边伸胳膊蹬腿地学习;我愉悦的心情也给孩子积极的能量,让他健康活泼,每天都有一些小变化,带给我更多惊喜,即使是他制造的小麻烦也是那么可爱;坐在熟睡的儿子身边看书,又会产生更多灵感给今天的日子来点新的玩意。我从来不担忧明天会出什么乱子,孩子以后会有什么问题,果然,一切都很好。儿子健康聪明,除了打预防针基本没去过医院,各方面的发育都很好,还不会说话时就可以从一堆识字卡片里找出我说的字。不好意思,这种游戏类似于训练小狗。呵呵!不过他也很喜欢。

找到了保姆,我就上班了,工作很忙,会经常加班,还在进修一些课程。现在想来,儿子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那几年,他在快速成长,我的进步也是很大的,连续几年都被评为先进,奖励出国旅游,薪水比生孩子以前翻了几倍,参加了很多培训,认识了更多朋友,拿到了在职的硕士学位。怎么做到的呢?和大家分享一下:

1调整身心状态,活在当下。

产后由于体内激素的变化,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每天再忙也要抽时间做简单的运动,让自己保持简单宁静的状态,专注地做好当下的自己。工作时不担心孩子,保持职业形象;下班后不操心工作,恢复家居状态;学习时偶尔会让旁边充满探索精神的小家伙停一下他的探险活动,听我念一段,不管他是否能听懂,也要表扬他爱学习、懂道理,同时,自己也加深了印象,效率更高。母子连心,母亲的状态一定会投射到孩子身上,所以,母亲的身心状态调整好了,孩子连病都会少生一些。

2和谐家庭关系,明确分工。

多和家人沟通,赞美家人对家庭的付出。家庭事务分工合作,我们家是婆婆负责采购和日常家务安排,保姆负责儿子的生活起居和家庭杂务,晚上我和老公轮流陪儿子玩,讲故事陪他入睡。周末我们会带孩子出去转转,或者回娘家,让孩子当一回外公外婆的玩具,我们自己出去HAPPY一下。分工以后,一定要放弃追求完美的想法,不是原则问题就不要纠缠于细节,挑剔别人的过错,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不可能完美,都有上天赐予的福报,也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不要太焦虑,否则,自己累死,别人还不满意。我从来不做这样的傻事。

3做好时间管理,把握重点。

每年为自己设置一个重要的成长目标,每天上班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做好计划,列出当天最重要的6件事,按重要程度和时间排序,依次完成。回家的路上想好今天要教儿子玩什么,做好相应的准备。每天保证30分钟的运动和60分钟的学习时间。学习和运动都是一种修炼,让你持续提升,不紧急但是很重要,所以需要每天坚持。这个可以见缝插针,安排在午休时间或者晚上都可以。这样,自己和孩子每年都有新的成长,更自信,而这种安排让自己始终能抓住工作和生活的重点,在不同的角色中从容转换,保持平衡。

人生就像骑自行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向前走;生活就像开飞机,想克服重力和阻力就必须保持足够的动力和速度。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接受生活给予的全部吧,持续学习和成长,每天对生活怀着美好的期待,相信自己有智慧把一切安排好,相信孩子会平安健康地长大,因为,积极的信念是幸福生活最强劲的动力,也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上一篇:“离婚墙”上的战役 下一篇:写给你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