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攻坚克难做大县域经济

时间:2022-07-21 09:28:52

广宁攻坚克难做大县域经济

勤劳朴实的广宁人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大手笔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努力争先进位,实现后发赶超,短短的几年时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

辟山建园,强势推进工业强县战略

坐落在广宁县五和镇的华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群山环绕间,记者眼前看到的园区是整齐排列着企业厂房的一片平地,很难想象这片占地1200亩的大型再生资源产业园,过去竟是一片荒山沟。“现在这里环境好,交通便利,靠近二广高速,园区管理服务也好,配套设施在招商之前都已建设好了。”一家企业部门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说,公司老总之所以选择到这里投资建厂,就是看好广宁有发展前途。

华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只是广宁县“辟山建园”带动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对于广宁发展工业的重要性,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要以一个园区带旺一片山区,与广宁人民共同走富民强县之路。作为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广宁没有上千亩的天然连片平地,土地资源十分匮乏,也正是受到用地限制,当地工业发展由此遭遇“瓶颈”。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广宁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抢抓二广高速公路建设开通的机遇,大胆辟山建园,坚持“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特色化”的发展思路,重点推进佛山三水(肇庆广宁)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打造二广高速公路沿线、绥江沿岸工业发展主轴,全面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按照“一园多区,圈园管理”发展模式,规划建设了林浆纸一体化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基地、华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高新产业基地、太和环保建材产业基地和江积工业基地等五大基地,规划总面积1.3万多亩、年产值达425亿元的“两园五基地”。

围绕“两园五基地”建设,广宁瞄准珠三角核心区的产业转移,着力培育壮大林浆纸一体化、再生资源、新型铝材和环保建材四大支柱产业,积极把广宁的工业基地纳入全省的产业转移园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构建具有广宁特色的山区现代工业产业发展体系。

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同时,广宁坚持实施绿色崛起战略,划分出重点发展区、一般发展区和生态发展区三大主体功能区。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严把环保准入机制,制订了园区严格准入办法,立足于招大商、招好商,把投资强度小、产出效益低,特别是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拒之门外,坚决落实企业环评、污水处理和节能减排等一系列措施,鼓励扶持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升广宁产业水平和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保双赢。

在县经信局,记者了解到,2012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38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2%,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22%。高新产业基地、华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太和环保建材产业基地三大工业基地已完成首期开发面积4700亩,已进驻企业45家,有20家企业投产或试产。肇庆华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被认定为“省市共建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和“广东省小企业创业基地”。基本实现县城、横山镇林浆纸一体化、新型铝材产业、五和镇再生资源产业、古水镇环保建材产业的集聚发展,中心镇带动、以产促城、以城带产、产城互动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如今坐着汽车,顺着南街镇去春水方向,沿途都是林立的工厂和企业,密密麻麻树立起来的烟囱给人感觉这里就像个工业城市一样。”说起不断发展的工业园区,当地群众无不兴奋地感叹。

“再造一城”,科学谋划提升城市品位

2011年8月25日这一天,对广宁人来说是个不寻常的日子。这一天,沃尔玛购物广场肇庆广宁商业步行街分店盛装开业。这是全球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在全省山区县内开业的第一家分店,也是粤西北地区最大的购物广场。

广宁是一个不起眼的山区县,却得到了全球500强企业沃尔玛超市及肯德基等商家的青睐。这让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而在沃尔玛看来,广宁是距离广州最近的山区县,随着二广高速肇庆段的开通和贵广快速铁路的加快建设,广宁的区位优势日益明显,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后发潜力巨大,广宁经济将迎来高速发展期,当地市民不断提升的购买力也给了沃尔玛足够的信心,所以沃尔玛看好广宁、选择广宁。

沃尔玛所在的商业步行街位于广宁中央商务居住区——城东区,与已落成的城东广场隔路相望,是广宁的商业龙头和标志,也是唯一一个集大型超市、电器城、数码城、国际电影院、动漫城、潮流百货、名店街、美食街等业态于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被人们誉为“广宁的北京路”。中华影业、大润发、耐克、阿迪达斯、佐丹奴、班尼路、以纯、劲霸男装、达芙妮、莱克斯顿、苏宁电器等几十家国内外知名品牌店都在这里现身。

广宁近年的发展中,城市建设与工业经济可谓齐头并进,短短几年时间,广宁的城区面积从不到6.8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走在广宁街上,你会惊喜地发现,县城越来越有“城市味”:漂亮广场、高尚住宅、高档商场、宽阔马路……都市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随着二广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广宁实现了山路变通途的华丽转身,大大缩短了与珠三角核心区的时空距离,为发展外向型经济、资源型经济和大中型企业的配套经济,提升产业层次,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未来的城市建设谋划中,广宁将坚定不移实施“东进西拓,南连北优,再造一城”战略,建设绥江城镇发展轴重要节点城市,全力打造30平方公里、可容纳30万人口的宜居宜业宜游新竹乡。

“广宁作为典型山区县,基础设施、城市功能相对落后,只有拓展、开发新的空间,才能为广宁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县城乡规划中心副主任吴再洪是江苏人,建筑设计专业毕业,1999年来到广宁工作。在他记忆中,那时的广宁简直不像一个县城,“我们家乡的一个镇都比它强,但是这几年来,广宁城市变化特别大,广场、商业街、房地产的开发,推动了城市建设,提升了县城品位。过去很多广宁人都在外地投资置业,现在看到广宁发展,都纷纷回来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

据介绍,近年来,广宁县按照“再造一城”的总体规划,以“一城四组团”为城市发展新格局,结合当地山多平地少的实际情况,辟山建城,努力构筑城市发展平台,重点打造“城东新城”和“城西新区”组团,全力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目前,规划建设10.2平方公里的“城东新城”已建成商业步行街,沃尔玛、肯德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先后入驻,御景国际、鸣翠花园、幸福之城等大型楼盘销售畅旺,恒裕花园、明珠新城等加快建设,将通过已建成的百花广场和城东广场连成集中高档住宅、商贸流通、旅游餐饮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城西新区目前已集聚百盈花园、万丰现代城等大型商住项目和国土资源、林业等近10个行政单位,通过今年的体育公园建设、人民医院改造等十大城市工程建设,逐步形成商贸、公共服务、文体、居住等于一体的县城新中心区。

“到2016年,基本构建起‘一个中心城区,三大经济板块’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格局,初步实现与肇庆市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谈起今后在新型城市化建设方面的设想时,吴再洪说。

工业反哺,助推现代农业规模化

位于江屯镇的新坑村是该镇龙须菜的主产区,素有“龙须菜走廊”之称。这里几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满了龙须菜,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层层叠叠,到处都是碧绿的龙须菜。

在广宁,除了龙须菜,还涌现了沙糖桔、大肉山楂、蔬菜、竹子、速生丰产林、油茶种植,优质生猪、竹园鸡养殖等区域特色农业典型。记者在县农业局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广宁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重点抓好该县优质沙糖桔出口基地、华南最大种猪基地、特色蔬菜生产加工基地、竹园鸡养殖基地、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基地、竹木生产加工贸易基地、竹文化科普教育与旅游度假基地、大肉山楂种植基地等基地建设,把握二广高速和未来贵广快速铁路所带来的交通优势,全力发展现代生态特色农业,广宁农业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

县农业局局长罗宗庆曾在县委办、乡镇都工作过,接触过不少革命老区。谈起广宁老区现代农业发展,罗宗庆感触颇深。他说,广宁农村人口有46万,16个乡镇都是革命老区,农村覆盖面广,发展比较缓慢,如何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一直以来特别关注的问题。“依托老区本地资源,工农结合,用工业反哺农业,是县里最大的一个亮点。”近年来,广宁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工业,建设水电站;致力发展农机农业,走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农业机械化道路;打造农机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率;致力打造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带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发展品牌农业,申报QS认证,注册商标;着重培育特色产业等,通过采取这一系列有效措施,广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特色农业产业已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初步建立具有自身特色以及地方优势的产业带。全县现有省、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54家,其中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家、省级扶贫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5家,县级45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68家;竹木加工企业300多家。

二是现代农业规模效益显著,全县已形成千亩以上农业生产基地116个,万羽以上山地鸡养殖大户52个,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基地3个;加快了优质新品种推广步伐,高产优质稻、蔬菜、三元瘦肉猪、山塘鱼和家禽优质化率大幅提高;推进了农产品质量建设,全县已获得认证的有机食品1个,绿色食品3个,无公害农产品2个,省名牌产品(农业类)2个。2012年,全县沙糖桔种植面积20万亩,产量达18万吨;优质蔬菜种植面积7.8万亩;优质生猪上市量26.2万头;竹园鸡上市量650万羽;竹子种植面积108万亩;速生丰产林面积48万亩;油茶种植面积5.65万亩。新培育的大肉山楂产业达到2.6万亩。

“未来两三年,作为农业总产值,最大的增长点就是山楂和油茶,如果发展深加工,就能为农业总产值增加15-17个亿。”罗宗庆感慨道:“一业兴百业旺,农业资源如果能充分利用起来,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对农业产业未来发展规划,罗宗庆思考了很多。他认为,广宁要从自身资源优势出发,以培育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为切入点,采取有效措施,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开辟途径、创造内在发展条件。

“发展现代农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也是建设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把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摆上重点位置,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努力促进广宁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依托资源,倾力打造文化强县

“竹修林茂佳景清新旅步寻踪风景这边独好,海阔天空宁山荟蔚游人览胜江山如此多娇。”广宁竹海大观景区大门上镌刻的这副对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浩如烟海、气势雄伟、景色奇特的天然竹林美景。

广宁依托竹资源优势,建成了竹海大观、宝锭山风景区、广东省唯一的竹文化博览馆等旅游载体展示广宁独特的竹子文化。而一年一度的竹子文化节总会吸引大批国内外客商,吸引众多经济项目投资,进一步弘扬了竹乡文化,提升了广宁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为加快广宁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广宁经济发展需要文化来支撑,而且文化产业本身也已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广宁县把实施公共文化设施覆盖工程作为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项目来抓。目前,“三馆”建设领跑全市各县区,其中,县文化馆是国家二级文化馆,县图书馆今年通过国家一级图书馆的初评,县博物馆是肇庆市首家达标的县级博物馆;镇综合文化站一级站4个,其余全部为达标站;全县建有农家书屋190家,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该县先后开展了以创建教育强县、创建卫生村和计划生育等中心工作为专题的送戏、送书、送影下乡活动,为农民群众输送先进文化。特别是去年和今年,把“文化三下乡”列为县政府十项惠民实事的重要项目,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此外,还大力培育和扶持有广宁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全县有纸业、竹木工艺、玉雕、旅游等文化企业30多家,使我县文化产业附加值领跑全市各县区,促进了全县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上一篇:渔民企业家三代共筑科技梦 下一篇:活用老区建设政策 实干造福老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