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兴“两不具备”贫困村搬迁纪实

时间:2022-08-29 03:01:40

始兴“两不具备”贫困村搬迁纪实

“那片正在施工的场地就是马市镇涝洲水村丰山组整村搬迁的安置房,房子统一规划为两层半带庭院建筑,今年底能做好第一层,村民们就能搬进新房过年了。”始兴县马市镇涝洲水村书记雷雨金激动地说。

顺着雷雨金的指向,我们看到,在不远处山脚下,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平坦的土地被水泥地基分成了一个个排列整齐的“格子”。

科学规划新村建设

涝洲水村是始兴县典型的边远分散革命老区,丰山组66户人零散分布在涝洲水村的各个山沟里,住的房子是建于解放初期和上世纪60年代的泥砖瓦房。

“从涝洲水到丰山走的大都是山路,单车都过不去。”丰山组组长卢维仁叹气道,“下雨天,家家户户不是谷仓漏雨就是被子淋湿,娃娃们上学要走2个多小时的山路,看个小病也要跑近10公里。”

当整村搬迁的消息传来之后,丰山组的村民们都异常兴奋,马上着手成立了整村搬迁理事会,选举会长,由理事会对新村建设进行全程管理。村民们还自筹资金50多万元,对新村安置点完成了“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

“双到”办检查组组长林书盛告诉笔者,在新村建设前,他们对土地利用、宅基地建设、道路设施、安全用水、污水排放、垃圾处理、新能源建设、绿化等进行了全面规划,在资金统筹、房子高度、规格、外墙颜色、门窗等做到完全统一,着力将丰山新村打造成为始兴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金融扶贫解民忧

笔者从该县扶贫“双到”办获悉,今年“两不具备”贫困村的搬迁工作,政府每户补助3万元,每户需另外出资3.8万元。丰山组村民主要收入以种植及外出务工为主,年人均纯收入仅为6504元。

“我申请到了3万元的贷款,再也不用为没钱建房犯愁了。”村民卢老伯笑呵呵地说。前几天,银行的工作人员来到村里,在村委会现场办公,与村民签订贷款协议,不仅低利息,还不需要任何抵押。目前,该村已有14户人家获得了建房贷款共39万元。

原来,始兴针对当地“两不具备”自然村搬迁工作的困难,如部分农户家庭困难、建房资金压力大、只有宅基地的房屋无法办理抵押登记等,想方设法拓宽资金来源。该县与大众村镇银行一起探索创新信贷产品,银行与丰山组签订担保合作协议,一次性给予该村66万元的授信额度,同时,与村民签订贷款联保协议,提升无抵押贷款的资金额度,解决了村民的燃眉之急。

林书盛说,除了银行贷款之外,他们还积极联系赞助企业或单位。目前碧桂园已答应赞助85万元,用于新农村体育广场建设,再加上整合乡镇、生态办、交通局、农业局、林业局和社会资金等多部门资金500多万元,预计共投入1000多万元。

“三架马车”拉动村民致富

“这是一个机遇,‘两不具备’搬迁将彻底改变丰山组群众生存发展环境。”始兴县农业局党委书记、“双到”办常务副主任卢德海表示,“丰山组整村搬迁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危房、茅草房、泥砖房和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对贫困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

始兴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不仅科学制定“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帮扶措施,把贫困村泥砖房改造建设作为突出重点,还科学谋划产业化扶贫各项综合措施,从长远角度建立完善贫困户脱贫致富长效机制。

笔者了解到,涝洲水村位于马市镇南边,省道S244线贯穿而过,距离韶赣高速度公路马市镇出口和马市工业园只有2公里的路程,交通十分便利。该村的黄烟种植、杂交水稻制种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经济增长点。

“不仅要让村民住上新房,还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雷雨金满怀信心地说,“丰山组村民住上新房后,我们将引导他们发展上造种烟、下造制种农业种植模式。并充分利用马市镇工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村民学技术,进工厂。同时,积极动员村民发展果园采摘、农庄观光等家庭经营产业模式。我相信,‘三架马车’齐头并进,定能拉动村民快速致富,让他们过上幸福生活。”

上一篇:潮南区掀起老区建设新热潮 下一篇:感恩老区 回报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