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梨果市场观察

时间:2022-07-21 08:04:07

2012—梨果市场观察

河北省是全国梨树主产区,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其产销状况直接影响国内梨果的行情。本来,对产区周围的市民来说,梨花盛开的4月是很多人每年期待出游赏玩的季节;而生活在梨乡花海中的梨农,也会陶醉在祈望梨果丰收的梦想之中。然而,2013年的梨花盛开之时,果农的心情就像2013年4月19日石家庄那场突然袭来的鹅毛大雪一样,痛苦而寒冷。春节过后,梨果的行情延续着去年的低迷,总体效益甚至还不如去年,大量优质梨果还囤积在冷库中,梨果正在遭遇春天里的寒冬。自去年梨果上市以来,石家庄各地集贸市场的价格就一路走低,一直维持在鸭梨10元3.5千克、雪花梨10元3千克的水平,而且总体来看后期梨果的销售形势不容乐观。通过多方面的调查,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 果树品种日渐丰富,梨果不再受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果树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许多地方都把发展果树经济放在重要地位,各种果树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果树产量、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果树品种日渐丰富,人们对果品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果品保鲜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且南北流通日渐顺畅,可以保证一年四季果品不断。就是南方的果品,在北方也已经司空见惯,且价格并不算高,可谓物美价廉。因此,梨果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果品宠儿,销量下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2 客商减少,致使主产区梨果难以外销

在梨果销售行情较好的年份(世界金融危机之前),作为梨果主产省份的河北省(包括石家庄市各主产县)可谓客商云集,常常是梨果还不到成熟时期,各路客商就已经来到产地预订,甚至带青采摘。但在金融危机之后,尤其是进入2011年,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物价高位运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2011、2012年我国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经过央行连续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信贷规模得到有效控制。也许受此影响,进入果品流通领域的资金也明显减少。因资金所限,一些果商退出了这个行业,导致客商急剧减少,致使主产区的梨果外销量大幅度下降。

3 种植成本增加,果农积极性下降

河北省是我国梨果的主产省份,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总产都居全国首位,而石家庄市(赵县、辛集、晋州、藁城等地)是梨树种植的集中地区之一,鸭梨、雪花梨、包括近年来大力发展的皇冠梨是当地的主栽品种。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各种生产成本也在急剧增加,梨树种植也是如此。以本地梨园为例:老龄梨园l亩地有二十七八棵树,20年龄的盛果期树每棵产量可达150千克,亩产4000~5000千克,20千克的包装能装200多箱,每棵树平均不低于7箱(纸箱)。每年打药防治梨木虱、红蜘蛛、介壳虫和鸡爪病、黑点病等病虫害,一般情况下需用药8次,多雨或病虫害严重的年份需用药10次以上。像“亩旺特”这样的高价药,对1桶200千克水,大树能喷八九棵,小树可喷十几棵,每桶药的成本就100多元。如果全部按中等价位的农药计算,折合每箱成本2.6~3.0元。鸭梨、雪花梨施肥2次即可;黄冠梨则要浇1遍水施1次肥,需要施肥5~6次。按每棵梨树施肥3.5千克,每千克肥料按中等价位3.4~3.6元计算,每箱梨的肥料成本就是1.7~1.8元。每个梨果套袋成本1分5厘5到1分8厘,按60号梨(净重18千克的纸箱装60个)计算,每箱成本增加l元。梨果去袋采摘后经过包纸,戴网套,装箱,加上冷库制冷费用,每箱成本大致在15~16元。以上各项费用均取最低值,每箱梨果从采摘到出售,成本为20~21元。20世纪90年代,每个人工十几元到二十几元,现在一个工一百二三十元。从剪枝、疏花、疏果,打药、施肥到采摘,按100元一个工计算,折合到每箱梨果,成本又增加10元。这样计算下来,每箱梨果总成本在30元以上。而现在每箱60号梨的市场售价是30~31元,也就是说,在目前的情况下,由于成本增加,种梨几乎没有利润可赚。

4 投入降低,影响了果品质量

由于种植梨树经济效益下滑甚至没有效益,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种植积极性,因此,对梨树的投入也逐步减少。前些年,梨果价格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时候,果农还会购买一些经过加工的优质有机肥(如加工鸡粪等)施入梨园,而最近2年,则主要是施用化肥。因为大量使用化肥,致使果形变长,失去了正宗鸭梨或雪梨的品味,果实品质不好,价格自然就上不去,果不好卖,也就只能放到冷库里随行就市。而随着冷库梨果的大量积压,价格不断下滑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外,农村假冒伪劣肥料较多,品牌混杂,许多不合格的肥料充斥农村市场。不少果农害怕买的肥料不顶事,不放心,只好增大使用量,导致土壤板结,理化性质变劣,同样影响梨果品质的上升。而在农村市场,假冒伪劣农药问题同样突出,多用、滥用农药的情况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不仅不能很好的防治病虫害,还增加了农药残留、降低了梨果的品质。就连果农自己都说,“上百年的大树生产出来的梨色泽、口感都好,十几年内的小树结出的梨口感要差些。”

5 套袋不科学,存在不少问题

由于果品经销商单纯注重外观的短期行为,致使梨果套袋存在着很多问题。如:鸭梨、黄冠、中梨一号和砂梨系统的绿皮梨等,这些品种都应该套黄色、黄褐色,具有一定透光率的单层袋。而流通渠道要求果面黄白色,许多梨农采用袋内加黑层的方法,这样就降低了含糖量。这一误区是致使鸭梨品质下降的原因之一。而在国际市场上,日本和韩国出产的青梨品种,如二十世纪、黄金梨等都是绿皮或黄皮,一直畅销不衰。这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又如雪花梨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套袋后易生果锈。研究结果表明,锈果是由于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袋内高温、高湿同时发生造成的。这种气候条件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极易出现。因此,这一地区的雪花梨套袋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我国梨的有袋栽培技术尚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制袋工业的规范化还有待于广泛深入的工作。五花八门的纸袋加之市场炒作,已经给梨果生产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一个最为简单的例证就是:在袋底留出通气放水口是果实袋最基本的构造,但许多纸袋都没有留出通气放水口,致使袋内湿度过大而造成果实伤害。其他如纸质、袋形、颜色、透光率,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梨用袋种类都需要予以规范。

6 外贸出口减少,压低了梨果价格

在金融危机之前,由于世界经济一路向好,我国的水果出口形势也是一路走高(包括梨果出口),而且出口价格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由此带动了国内梨果价格上升,经济效益提高,调动了广大果农的种植积极性,梨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果园投入也有所增加。但是,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到来,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我国的水果出口数量大幅减少。以石家庄地区为例,2011年以前,梨果出口每年都呈上升趋势,带动了梨果产业的发展,但自2011年后,梨果外贸出口严重受阻,导致梨果库存大量积压,致使后期贮藏梨果的销售速度滞缓。

赵县一位果农说:“我家种了6亩梨树,2011年2000箱梨挣了4000元,每箱挣2元。2012年9月把一部分鲜果卖给了冷库得了现款,比上年强点,毛收入6000元。另外800件在冷库代存,春节后一看行情不行,20元一箱,不挣一分钱就都处理掉了。”

2011年春季,赵县外贸部门组织了一部分货源出口,库存梨果让不少农户挣了些钱,而去年和今年,卖鲜果得现钱还能有些利润,那些存放在冷库的梨果几乎都赔了钱。

一位果农坦言:“虽说种梨的效益一年不如一年,但是,就算赔钱也得种,这就叫‘庄稼不收年年种’。说实话,还真不如出去打工。”

7 效益下滑,令冷库经营者左右为难

为了调节市场供应,增加果品的经济效益,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地修建了大量的果品贮藏冷库,但冷库的经营并不总是令人满意。赵县一位在当地算得上有名气的农民,他自己的经营情况就像一张完整的梨果行情走势晴雨表。他家建有两座冷库,最早的一座建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7年。做了二十五六年的梨果生意,他已经把赔赚看得很淡。他说,“目前不少新品种扛得老品种卖不出去,赵县的雪花梨和鸭梨鲜果出售率还不到5%,95%的梨由农户寄存到冷库里,冷库再自己收购一部分。为农户代存,冷库经营户挣些冷藏管理费,如果冷库收购梨果存放起来;就有赌博的意思了。就像这两年,收购梨果的冷库等于转嫁了果农的风险。这么多年下来,赔的时候很惨,一下子赔几十万,揭不开锅。可以说,挣少赔多。”

分析冷库的经营情况,这位农民算了一笔账:拿建造一座容量为3万箱梨的冷库为例,需要投资50多万元,为农户代存梨果,收取管护费用,每年的利润在3万~5万元。因为冷库经营户要为果农提供配套的纸袋、网套、纸箱等,假如后期一箱梨卖不到成本价,农户就会连梨都不要了,这些配套的东西都由冷库主往里搭钱。这样一座冷库,往往要十几年才能收回建设投资。

在2011年前,外贸部门每年都能组织一些货源出口,2011年下半年以来出口受阻,只能靠经营户自己在梨区消化。由于这两年梨价下滑,很多冷库贮藏梨果都赔钱。“农户连续两年由冷库代存梨果不能增值,以后会考虑直接卖鲜果得现钱,而冷库经营户去了代存这一块,日子将很难过。”一位冷库主说。但是,为了维护好已有的市场,给以后经营打基础,许多冷库经营者仍然坚持“赔本赚吆喝”。

尽管冷库经营户不景气,但是各种税费负担仍然较重。例如,在某县,按一个冷库20~30个车皮的贮量算,一车皮收取地税450元,一个冷库要交税八九千元甚至上万元;水费按每箱l毛钱收取,每个冷库都要交费四五千元。目前一半以上的冷库安装了循环用水制冷设备,整个生产周期抽取一两次地下水即可;有些冷库没有上循环水设备,用水全是一次性的,排放后继续抽取地下水,整个生产周期用水量非常可观,而水务部门按一个标准收取水费的做法,让部分经营户不满。另外,电力部门让冷库预交几千元到上万元电费押金的做法,也使经营户意见很大。

正因为冷库贮藏果品赔多赚少,令人心寒。因此,现在已经有不少冷库经营户开始转向其他农产品的贮藏(如蔬菜等),这对当地梨果的生产、销售无疑又是一个打击。

上一篇:政府埋单租蜂授粉 果农蜂农双双受益 下一篇:我国柑橘产业的损耗及其减损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