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论自然本质的异化

时间:2022-07-21 07:14:13

海德格尔论自然本质的异化

摘 要:在海德格尔看来,自然应该和人一样,有着平等的地位。然而,现在人们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把自然限制了,人们认为自然就是为人所用的附属品。人们为了利用、掠夺自然,为了更好的征服自然,给自然打上了人类的标记,已经使自然失去了它本来的本真状态。

关键词:自然 异化 持存物 能量库

中图分类号:B516.54 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c)-0230-01

海德格尔认为,自然为人类生存的原始基础。自然既可以作名词,指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也作形容词,指天然的、非人为的。众所周知,自然是人类的生活场所,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自然为人类提供生存的基本和必须条件,但人类也必须保护自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把自然当成是敌对的状态,为了满足自身无休止的欲望,利用高科技手段去改造、掠夺自然。结果导致,自然开始报复人类。

1 海德格尔对自然的阐释

在对“自然”这个概念,海德格尔有一番解释,并且前期和后期的看法还有所不同。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认为,从自然出发,世界的存在方式、世界的世界性不能得到理解,必须相反地,从我们的存在于世的生存结构去解释自然。因此,自然本身在海德格尔对“自然的世界概念”的筹划中并不在场,它是无历史的和非生存的东西,只能得到这样否定性的规定。后期,在《艺术作品的本源》的报告中,海德格尔把作为“大地”的自然区别于历史的世界,自然是历史的人在世界中建立自己的居住的基础。他认为自然是非常“实在的东西”,是存在本身。“自然是‘存在’及存在的到达。”[1]“我们在这里必须在宽广的和根本的意义上来考虑自然,也意味着我们要在莱布尼茨所使用的“Natura”基础上来思考自然。它意味着存在者之存在。存在作为原始作用力成其本质。这是一种开端性的、集万物于自身的力量,它在如此这般的聚集之际使每一存在者归于本身而开放出来。”[2]这里的自然不对立于历史,它不是指自然科学的对象领域,它也不对立于艺术。这里的自然乃指历史、艺术、和狭义的自然的基础,也就是我们所指的“生命”,即存在者整体意义上的存在。“存在――除‘生命’外,我们没有别的关于存在的观念。某种死亡的东西又怎么能‘存在’呢?”[3]所以这里的自然乃是“完满的自然”,即人、动物、植物的基础,也就是芸芸众生的基础。

2 自然异化为储备物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统治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取代了昔日所见和习惯所为的物的世界的内容;这不仅把一切物设定为在生产过程中可制造的东西,而且它通过市场把生产的产品送发出来,在自我决断的制造中,人的人性和物的物性,都分化为一个在市场上可计算出来的市场价值。“这个市场不仅作为世界市场而遍及整个大地 ,而且也作为意志的意志在存在的本性中进行交易 ,并因此将所有的存在物带入一种计算的交易之中;这种计算在最不需要数字的地方 ,统治得最为顽强。”[4]在此过程中,自然俨然已经异化了。因此自然界万物成为了一种人类所拥有的“储备物”,具体来说就是被人类打了或者限定在使用价值或者实用价值的标签上。何谓储备物?海德格尔对这个概念作了解释,认为被强求被限定的事物“到处被预定了要立刻到位,而且还为了进一步的预定而作好了被预定的准备,这样地被预定的东西具有它自己的等级。我们称这等级为储备物。”[5]这里的意思是,在现代世界中,事物所呈现的面貌(未隐蔽状态),是被预定了要立刻到位以服从于我们的需要、随时供我们生产驱使、支配、利用和消耗掉。大自然仿佛成了工业社会的庞大的原材料仓库,大自然中的万物仿佛成了工业生产的各种被储备的原材料,所以,海德格尔把具有这种等级地位的事物称为“储备物”。这个词说的东西比“储存”更多和更基本。储备物这个词现在成了等级名称。它表明的正是一切遭受强求性的展现的东西如何存在的方式。凡是处在储备物的意义上的东西就不再作为对象站在我们对面。储备物在等级地位上连对象都不如,因为对象这个词它的基本意义是可以面对人站着,还保持着它的一定的独立性,而储备物已不再面对人站着,已失去了对象的一定的独立性,随时服从技术生产的需要。我们现在已经活动在不再有对象世界中了。

3 自然异化为能量库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自然本质被扭曲的时代,自然的本质被人类用利益的眼光限定成了另一种“未隐蔽状态”,即自然界所有存在着的事物都被人们限定为可供人们使用的东西,这些事物被人们囤积在“大地”上成为一切可供利用的能量,甚至“大地”都成了能量的仓库。“自然成为现代技术和工业的唯一巨大的加油站和能源。”[6]人们利用高超的技术手段强行向事物索取,迫使事物进入非自然状态。海德格尔曾经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种非正常的状态,那就是人们利用高超的技术在莱茵河上架起了水电厂,在发出电能的这一过程领域中,水流表现为某种被预定的东西了;水电厂不像几百年来联接两岸的古老木桥那样被建造于水流上;反而像是水流被误建到发电厂中才被隔断的,由于发电厂的本质,水流是它现在作为水流所是的东西,即水压提供者。这说明,在技术的干预下,自然的一些本真状态被隐蔽了,自然显然已经失去了它原来的独立性,这里,莱茵河代表着我们生存的基本环境,它给我们提供可开垦的土地,居住的场所。即使古代人们在河上架上一座桥,可它并没有影响河水的流动,并没有违背它本真的状态而影响它天然的作用。然而现代却截然不同,人们利用精湛的技术在河上建立了发电厂,发电厂却把河水的自然状态预定了,河流被整个的拦截,河水成为发电系统中的水压供应者。再没有独立性可言,完全失去了它原来的天然作用并彻底打破了自然界原本的平衡状态。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面临着巨大的危险,自然被人限定为某种可以供人类所利用的东西,失去了其本真状态而被扭曲了,我们看见一棵树,然而它已经不再是“树”本身,其本真状态已然被“遮蔽”。现在所展现出来的“未遮蔽状态”便是能造纸的原料,或者是建筑的木材等等。这就是一种异化,异化必然就会带来威胁。自然状态下的能量是怎么也不可能、也不会对人类造成这样严重的威胁,只有被展现成非本真或者非正常的自然状态的能量才会威胁人类。然而,这样的发展趋势是危险的,因为这关乎生态的平衡协调与否。

参考文献

[1] 赵异.康德、马克思、海德格尔实践与认识关系思想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

[2]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

[3]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上一篇:商用车柴油机国四之排放 下一篇:医学超声病灶图像自适应滤波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