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市收购收紧 粮库大“洗牌”

时间:2022-07-21 03:29:51

推行了八年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又名托市收购),今年出现了改革动向:民营粮库没有参与收购。

这是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在粮库领导连续外逃、被“”的背景下作出的决绝之举。托市收购—这个靠政策吃饭的“伪市场”行业,面临着一次无可奈何的洗牌。

民营粮库出局

“它(指中储粮河南分公司)不叫你收,你能怎么办呢?”2012年8月15日,河南周口某县人王军(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王军拥有一间3万多吨库容的粮库。今年,因河南民营粮库未被批准参与托市收购,他的粮仓空空如也,收入完全断绝。

现在躺在医院病床上的王军,与记者通话时不停地唉声叹气。为了建这间粮库,他债台高筑。那个去年出逃美国的周口直属库主任乔建军,将他推入了事业和人生的低谷。

托市收购,是国家为稳定粮价、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进而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性收购。自2006年开始,国家五部委确定当年收购价格及具体计划,敞口收购小麦。全国小麦主产区有6个省,其中河南的小麦产量独占鳌头,每年占全国总产量的1/4。

2006年,全国收购的托市小麦达4200万吨,其中45%来自河南。

中储粮即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成立于2000年,属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央企,受国务院委托,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的经营管理,也是托市收购的主体。

相对于庞大的收购量,其直属库容不足,便委托地方粮食系统的粮库及民营粮库进行收购,收购资金由国家农业开发银行提供贷款,仓储保管费用则由中央财政提供。对于分到中储粮收购指标的民营粮库来说,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河南十八个地级市中,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在每个地级市大致都设有两个直属库,直属库大多为独立企业法人,独立经营核算。

王军与周口直属库主任乔建军有20多年的交情。“要不是他,我哪能建粮库呢?他叫我建,我建起来了。”王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业内知情人士介绍,2010年时指标分配已经较为紧张,但王军的粮库依然分得一杯羹,收了几百万吨粮食。

2011年,因小麦市场价格较高,国家未实施托市收购政策。当年9-10月间,乔建军曾跟王军联系,说要用钱。

“我原来没有钱,他说他急用,我找别的老伙计借钱(送给他)。(结果)他拿着我的钱走了。”王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2011年11月,乔建军携款潜逃的消息震动全国。当地方司法人员找到王军时,他否认曾给乔建军送钱。他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当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不想找麻烦。至于这笔钱的数量,王军也未透露详情。

像王军经营的这种民营粮库,自2006年以后,在河南曾涌现出大大小小近千家,按业内人士的说法,超过了河南与5个小麦主产省的总和。这些民营粮库主要依靠庞大的托市收购政策生存。其中,有些大型标准化的民营粮库,要么从地方国营粮库改制而来,要么是地方投巨资建成,库容规模、管理水平堪比中储粮的直属库。当然,没有中储粮的批准,它们都拿不到收储指标。

而彼时乔建军的潜逃,拉开了粮食收购环节的灰幕。

2011年12月,中储粮河南分公司总经理李长轩被“”。2012年4月,相关部门接到举报,称驻马店直属库主任郭玉林购进大批假五粮液酒,不仅用于自己招待,还将该批假酒加价向下属分库销售,郭玉林旋被调查。安阳直属库主任李守根、商丘直属库主任魏显龙,也都被司法机关控制。2012年春节后,从外地调入的总经理张威临危受命,执掌中储粮河南分公司。

张威调入后,中储粮河南分公司针对民营粮库的政策开始发生变化。

河南一位大型民营粮库的杨姓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2012年6月,河南粮食收购会议结束后,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出台收购政策:规定收购企业必须达到1万吨库容;上缴200万保证金(现金)等;“还得进行同等资产抵押,假如收购一万吨小麦,必须有同等价值的资产房产或者土地抵押给中储粮。”

这位负责人介绍,上述标准不针对直属库,只针对粮食局的粮库和民营企业。在双方多次沟通后,这些“苛刻”的条件逐渐取消,后经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的多次验收和地方粮食局的推荐,确定74家民营粮库达到收储标准。

上述杨姓负责人介绍,正是因为这些争执及其他原因,今年河南托市收购启动工作推后了两个星期。“往年都是6月初开始,今年延后到6月中下旬。导致很多地方卖粮难,有些地方的价格甚至低于托市收购价。”

“农户辛辛苦苦大半年种一季本来就微利的小麦,变现时每亩仅有200-300元的收益,因不得不白白失掉每市斤3-5分的价差而变得大打折扣。仅此一项延津县种麦农民直接收入至少减少3000万元。”河南金粒麦业有限公司(民营粮库)提供给时代周报记者的一份材料显示。近期内,有关河南卖粮难的报道也经常见诸报端。

自6月以来,中储粮河南分公司有984个库点、地方粮食局下属37个库点进行托市收购,而74家民营粮库至今无一家参与。民营粮库收入断绝,有些已被银行逼债。

“张威让我们自寻出路,我们问张威,究竟是哪个部门不同意,请以文件形式告诉我们,张威也没有满足要求。”上述杨姓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些民营粮库经营者们,正在发起筹备河南民营粮油收储企业协会,准备对中储粮河南分公司提讼。

收储库点大幅压缩

为什么民营粮库没有进入托市收购市场?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给时代周报记者回复的文件中解释:

“五部委制定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为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优先作为委托收储库点安排’。因此,执行托市任务的库点选择按照先中储粮直属企业、再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最后是其他收储企业的顺序进行。”

业内人士介绍,国家2006年启动粮食托市政策时,中储粮河南的仓容量仅有200万吨,仓容不够。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2008年4月,有5家大型粮库获得河南省发改委批准立项,库容达到20万吨,投资方要么是中储粮河南分公司,要么是地方粮食局。如今,仅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的仓容量就增加至1000多万吨。

上一篇:?尤努斯教授:要敢于想象一个没有贫困的社会 下一篇:房产税不应承担过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