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

时间:2022-07-21 01:08:02

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

【摘要】孩子受教育的第一环境往往是家庭,因为家庭是一个具有面对面交往特点的初级群体,因此孩子在第一环境中接受教育的影响非常巨大,在家庭中学到的知识往往也是最牢固的。本文通过对2012年湛江市5间幼儿园20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4.00%,男性儿童有行为问题者35人,行为问题发生率为28.53%;女性儿童有行为问题者13人,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为17.11%;男女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存在着显著差异(2=10.587,P

【关键词】家庭环境;儿童;心理;影响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91-02

目前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结构变得多种多样,儿科医师每日都会看到来自不同家庭类型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家庭教育往往是与孩子的生活相统一的,名教育家鲁洁认为:“家庭不仅影响受教育者的在校学习,而且参入塑造他们的全部个性和人格行为,家庭教育复制着现实的社会关系,孕育着未来社会的风貌。”可见好的家庭环境不仅能塑造一个孩子的个性,对他们的生活也是至关重要的。笔者于2012年选取湛江市5间幼儿园20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湛江市5间幼儿园200名儿童;其中男孩124名,占比62%;女孩76名,占比38%;年龄分布为3-6岁,平均年龄4.9岁。

1.2研究方法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gna Minnen av Barndoms Uppfostran,简称EMBU)是由瑞士学者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编制的,通过让被试回忆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来考察父母亲的教养方式。标准版的EMBU包括四个核心维度:拒绝(Rejection)、情感温暖(Emotional Warmth)、过度保护(Over Protection)和偏爱被试(Favoring Subject)。问卷由父亲和母亲两部分组成,各81道题,题目内容完全一致,分别测量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由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EMBU在很多国家得到修订和应用。

2结果

共筛选出行为异常儿童48例、正常对照儿童152例。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4.00%。男性儿童有行为问题者35人,行为问题发生率为28.53%。其中15人表现为社会退缩、抑郁,12人表现为攻击,13人表现为违纪等。女性儿童有行为问题者13人,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为17.11%。其中有7人表现社会退缩、抑郁,5人表现为攀比、攻击,4人表现为违纪等。男女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存在着显著差异(2=10.587,P

3讨论

3.1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

3.1.1家庭关系父母经常争吵、家庭婚姻状况不良等也会成为孩子心理创伤的背景,还可能导致孩子在神经―心理上的某些病态[2]。因此稳定和睦的家庭对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具有积极的作用。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培养上多些耐心和体贴,这些都会给孩子以安全感,有利于他专心学习和社会能力的发育。而父母经常争吵或离异的家庭使儿童长期处于警惕和应激状态,在这种没有安全感的状态下儿童可以形成胆小退缩的性格,有些则造成品行问题,导致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增加。

3.1.2教养方式通常把家庭教养方式分成三类,这三类方式造就了三种不同人格特征的孩子:权威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为过度的权威性,孩子的一切均由父母来控制。在这种教育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自卑、退缩、压抑、胆怯,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放纵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有认为孩子年龄还小,立规矩尚嫌早,对于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尽量满足,甚至达到失控状态。这种家庭里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等不良心理特征;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地位,父母尊重子女,给他们一定的自、自由空间,并给他们以积极正确的指导。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形成了活泼、快乐、自立、善于交往、容易合作、思想活跃等积极的人格品质。

3.1.3父母行为家长的言传身教也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儿童其依从性、归属性,模仿性都很强。不良的榜样作用,常常会诱发幼儿不良行为,形成不健康心理。在每个家庭,父母和其它长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喜一怒,都会对孩子施加影响。更不用说家长的教育失误将会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3.1.4家长文化素质父母的文化水平严重影响着子女的行为,因为父母文化素质的高低也决定了他们对儿童的教养态度和方式,父母如受高等教育,与子女往往容易沟通,能对孩子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以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而受教育低的父母,教育方式比较简单、粗暴,有时甚至不理不问的,这些都不利于儿童良好行为模式的形成。

3.1.5家庭经济状况庭经济条件同儿童心理健康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贫困家庭促使孩子心理早独立、现实、老成,有较强的耐受力和坚韧性,也可促使他们养成自卑、孤僻和倔强等不良性格特点。家庭经济宽裕的,能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学习条件,使其积极、主动、乐观的健康心理会多一些,但良好的物质条件也会使他们产生傲慢、自私、依赖性等不良心理现象。

参考文献

[1]陆桂芝,李响.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探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9):16-18.

[2]沈晓明,金星明.发育和行为儿科学[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成作霖.浅议家庭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卫生职业教育,2008(12):145-146.

[4]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长治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率调查 下一篇:精神病院糖尿病患者营养治疗及健康教育干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