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阑尾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时间:2022-07-21 12:38:00

原发阑尾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阑尾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特点以及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方法:对一例阑尾原发淋巴瘤手术标本进行常规组织处理、石蜡包埋、HE染色并进行免疫组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男性,50岁,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隐疼,为持续性,疼痛突然加剧,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大体阑尾表面灰白灰褐色相间附少许白苔,切面阑尾腔闭塞,管壁明显增厚,厚薄不均,1.0-1.5厘米,灰白实性质地嫩。组织学镜下粘膜缺失,管壁内大量中等大异型淋巴样细胞呈一致性增生浸润,核卵园,部分可见核仁,胞浆少易见核分裂像,伴毛细血管增生,局灶出血坏死。结论:原发阑尾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是阑尾极罕见肿瘤,在临床外科容易误诊。

【关键词】:原发阑尾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鉴别诊断

原发阑尾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是胃肠道原发B细胞淋巴瘤中少见的亚型,本文报道一例2013年11月收治的原发阑尾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并复习、总结文献进一步了解原发阑尾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特点以及诊断标准、鉴别要点。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0岁,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隐疼,为持续性,疼痛突然加剧入院。实验室检测:血常规:白细胞计数4.80(109/L),红细胞计数4.18(1012/L),血红蛋白浓度137(g/L),血小板计数157(109/L);生化:白蛋白43.6(g/L),血肌酐83.00(/L),尿酸241(/L),尿素:3.42(mmol/L),钠尿肽:51.00(pg/ml),血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8.14(g/L), 免疫球蛋白A1.48(g/L)免疫球蛋白M1.30(g/L)。血浆EBV-DNA6.87*102Copies/ml,CMV(-),淋巴细胞:EBV-DNA2.87*102Copies/ml,CMV(-);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骨髓像:粒红比例正常,巨核细胞增多,淋巴细胞26.0%(幼稚细胞0.5%),腹部B超、浅表淋巴结B超未见明显异常。

1.2方法

标本经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常规包埋石蜡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采用EnVision两步法,石蜡切片脱蜡至水,PBS浸泡5分钟,抗原修复,PBS冲洗3次,3%H2O2室温孵育15分钟,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PBS冲洗,3分钟*3次,分别滴加CD20,CD79α,CD3,CD56,CD10,BCL-6,MUM1,BCL2,LMP1,CD138,CK,EMA,Desmin,Syn,Cga,Vim-,Ki-67抗体,37°孵育2小时,3分钟*3次,0.05%DAB+0.03%H2O2显色,自来水充分水洗,苏木素复染,脱水透明封固。

2.结果

2.1大体检查

阑尾组织7*2.5*1.5,表面灰白灰褐色附少许白苔,切面官腔闭塞,管壁不规则增厚1.0-1.5厘米,灰白灰红色实性质嫩。

2.2显微镜检查

阑尾粘膜缺失,管壁内大量中等大异型淋巴样细胞呈一致性增生浸润,核卵园,部分可见核仁,胞浆少易见核分裂像,伴毛细血管增生,局灶出血坏死。膜充血,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未见肿瘤浸犯。

2.3免疫表型CD20+++,CD3-,CD56-,CD10-,BCL-6+,MUM1+,BCL2+++,LMP1-,CD138-,CK-,EMA-,Desmin-,SYN-,Cga-,Vim-,Ki-67指数80%。

2.4病理诊断(阑尾)非霍奇金淋巴瘤(WHO: 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非生发中心型)

2.5治疗

患者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性感染,无法应用CD20单克隆抗体,给予CHOP方案化疗,期间充分水化、碱化以保心、保胃、保肝辅助化疗。

2.6临床随访

患者治疗后随访至今,PET-CT腹膜后多个淋巴结肿大,葡萄糖代谢增高,符合淋巴瘤累及。

3.讨论

3.1临床特征

原发阑尾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在临床表现与急慢性阑尾炎极其相识,往往表现为右下腹疼痛不适,血白细胞正常/升高,腹部B超及术前诊断困难,手术探查并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由于临床表现非特异性,常常容易误诊漏诊。

3.2命名及分类

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是发生于淋巴结内外的大B细胞弥漫增生形成的一组异质性肿瘤,瘤细胞核一般等于或大于正常巨噬细胞的核,或超过淋巴细胞的2倍以上,属侵袭性肿瘤。形态学分型为普通型和变异型,免疫表型可分为非生发中心型(ABC)和生发中心型(GCB)。发生于阑尾与淋巴结内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相同。

3.3诊断

阑尾(胃肠道)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学改变与淋巴结内发生者无差别。形态学分为中心母细胞型、免疫母细胞型、间变型及特殊的少见亚型,如纵膈大B细胞淋巴瘤、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富于T/组织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等等。

3.4鉴别诊断

原发阑尾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少见,组织学形态改变需与以下肿瘤相鉴别:①Burkitt淋巴瘤;②低分化腺癌;③神经内分泌癌;④髓外浆细胞瘤等

3.5预后与治疗

目前主要参考国际预后指数(IPI)判断预后治疗。预后不良因素:年龄>60岁、Ⅲ/Ⅳ期病变、结外淋巴结受累≥2处、LDH大于正常上限、ECOG体能状态评分≥2;低危组(0-1分)、低中危组(2分)、高中危组(3分)、高危组(4-5)分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70%-80%、50%-60%、40%-50%、20%-30%。文献报道来源于瘤细胞生发中心型预后好于非生发中心型。治疗方式采用手术+化疗能够显著提高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武忠弼.中华外科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55.

[2].WHO消化系统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

[3] 回允中,胃肠病理学,第三版,2011年

[4] 陈国璋,淋巴瘤病理诊断图谱,2010年

[5]周晓鸽,陈辉树 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第四版

上一篇:小胶质细胞与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接骨丹加快骨折愈合临床300例疗效分析